如何解决作文中语言拖沓的毛病 本人初中生写作语言较拖沓,语句杂乱无章,怎样使语言精练?烦高...

作者&投稿:濮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纵观同学的考场作文,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素材运用上表现出语言拖沓、不精彩的毛病。有的文章照搬照抄所谓的经典素材,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有的文章毫无节制地叙述社会热点素材,不知道怎样裁剪;有的文章所举事例尚能论证中心论点,但其在运用的过程中,语言水分太多,毫无精彩可言: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作文的得分。
【技法指导】
考场作文要规避“素材语言拖沓、不精彩”的误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紧扣论点,突出重点。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一则材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分析,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观点。所以,陈述材料时要围绕论点进行概括,突出侧重面。
(2)详略得当,巧妙组合。议论文要求材料充实,但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运用概括性的语言与具体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材料时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议论更有力度。
(3)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如果使用多个事例,要尽可能采用排比式罗列素材,增强气势,然后再综合评价。在句式上可采用整散结合的方式,表意灵活,也可以采用长句与短句相结合的方式,使句子形式富于变化之美。
【病文展示一】
挑战人生路,需要挫败征途厄运的百般坚韧。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分,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把他一个人和提琴关在家里,或整天逼在羽管键琴旁边练习。8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没有系统的。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1796年26岁时便已开始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痛苦和绝望――苦难变成了激励他创作的力量和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表达他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他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只有走下去,才能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行走人生路》)
【诊断分析】
上文的分论点是“挑战人生路,需要挫败征途厄运的百般坚韧”。以贝多芬为例论证观点无可厚非,但在使用素材的过程中,语言非常拖沓冗长,不精练,芜杂紊乱,素材中出现较多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影响了对观点的论证。所以,修改的时候,应该对贝多芬的素材进行浓缩提炼,保留与中心论点有关的内容,其他无关内容可以删去。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再扩充事例素材,使观点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升格展示】
挑战人生路,需要挫败征途厄运的百般坚韧。贝多芬中年时就两耳失聪,生活的挫折,使他的人生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可他没有被艰难、挫折击倒,而是以百般的坚韧迎接命运的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创作,终于越过险滩,击败挫折,《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伟大的作品应运而生。再有,司马迁忍辱负重创《史记》,曹雪芹满腔心酸著红楼,诺贝尔惊天炸响震世界。他们挫败征途上的艰难、挫折,靠的都是超出常人百倍的坚韧意志。面对艰难、挫折,他们做到了咬牙挺住,跌倒了爬起来,坚持走下去,最终征服高山、沼泽、激流,到达了人生成功的彼岸,靠的就是一股非凡的韧劲。
(《行走人生路》)
【升格策略】
修改后的文段在语言方面更加简洁凝练。关于贝多芬的素材,只保留了他两耳失聪后的事迹,这样能更加紧扣论点,突出重点。语言表述的概括性更强,论证更有针对性。同时,文段还增加了司马迁、曹雪芹、诺贝尔等人的事例,但均一笔带过,高度凝练。修改后的文段点面结合,内容上详略有致,有效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病文展示二】
生命中的苦难往往是奇迹的温床,奇迹常常伴随苦难而生。
司马迁就是在苦难中创造奇迹的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能忘记,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帕格尼尼的苦难与奇迹。他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昏厥症,险些使他夭折。7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又患上严重的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0岁时,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大部分的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57岁时,他因病不治而亡,一代音乐大师黯然陨落。但他的琴声却永远地留在了人间,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声魔力无穷。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东坡失意而大呼“大江东去”。无疑,他们都是不幸的,但他们又都是幸运的。他们的人生布满了荆棘,但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笑着走了过去。于是,他们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俯瞰着大地,露出绝美的微笑。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苦难在强者的手中会幻化成一个奇迹,闪烁着让世人惊羡的光芒。苦难是弱者最好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奠基石,当你处在最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放弃梦想,不放弃希望,你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奇迹。
(《苦难与奇迹》)
【诊断分析】
上文所运用的司马迁和帕格尼尼的素材问题较大。司马迁的素材对其生平的介绍过多,且与主旨不符合,语言拖沓冗长不精彩,建议删去无关内容;帕格尼尼的素材也存在拖沓的问题,可以适当浓缩。同时,两个素材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所以修改时,要在压缩素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句式的选择和素材间的关联。
【升格展示】
生命中的苦难往往是奇迹的温床,奇迹常常伴随苦难而生。
不能忘记,在大汉王朝中,有一个握笔的勇士,虽遭宫刑而不屈不挠,苦难囚禁不住他心灵的自由,他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千年的风起云涌,用自己的意志支起了一部“无韵之离骚”。
不能忘记,一个双耳失聪、步履蹒跚的老人,用手中的小提琴,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奇迹。苦难抑制不住他那喷涌的音乐灵感,他,帕格尼尼,这个“琴弦上的魔术师”,用自己的拼搏和激情,成就了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东坡失意而大呼“大江东去”。无疑,他们都是不幸的,但他们又都是幸运的。他们的人生布满了荆棘,但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笑着走了过去。于是,他们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俯瞰着大地,露出绝美的微笑。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苦难在强者的手中会幻化成一个奇迹,闪烁着让世人惊羡的光芒。苦难是弱者最好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奠基石,当你处在最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放弃梦想,不放弃希望,你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奇迹。
(《苦难与奇迹》)
【升格策略】
升格后的语段,关于司马迁和帕格尼尼的两则素材经过压缩概括后,语言更加简明扼要,指向性更加明确,表达也更加流畅精彩。同时,两则素材之间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句式基本一致,都用“不能忘记”开头,一气呵成,而且做到整散结合,以整体的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气势,语言富有表现力,很好地论证了文章的论点。

其实这个问题要说简单也简单,要说复杂也够难的。
首先,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了,往往几句话就可以了。但作文毕竟要有个艺术加工的过程,而对这个过程的把握就是难点所在。
其次,我们之所以写成了这样,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写才是最好的。这是一个主观的体现,要在很短时间内推翻自己的主观意识是很难的。
最后,对语言的凝练过程是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时间多角度的练习才能实现。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多读古诗古文,但少读骈文。古文可以多读一些像《史记》、《战国策》这样的读本,因为这些读本的语言都非常凝实简练。古诗也最好读己知大家的五言、七言这样的作品。比如杜甫、李商隐等的诗。可以读一读《诗经》中的“风”这一部分。结合现代文解释,对写作提高很有帮助。就练习而言,可以多写一些记叙文或心情随笔等,不一定拿给人看,但起码自己过后看应该是有耐性看下去的。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什么,然后理清思绪,循序渐进,先打好草稿也行,事后再检查一遍下去。而且要写好作文那就一定要有感情,不然写了没感情也就是麻木的文字。。。

文中运用相关材料,不宜面面俱到地铺叙,
而巧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之效。

提取主干,简明扼要,表述有力,一步到位

作文我拖拉的毛病~

九龙小学三年级一班大家好,我叫杨思琪,今年8岁,我有一个坏毛病——办事超拖拉!我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最慢的。
早趁起床拖拉,早上我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什么时候起床的,我反正是妈妈叫我才起床,妈妈不叫我,估计要睡到12点了,每次,直到妈妈发火了,我才慢慢的穿衣服,慢慢的刷牙洗脸,等我这一切做好,桌上的早餐已经凉了。
吃饭拖拉,每天早上,我一粒一粒的数着稀饭的米粒,慢慢的拼出每一粒米的味道,才咽下去,等我数着吃饭饭的时候,妈妈的唠叨也让我耳朵起茧子了。有一次,我在学校吃饭,别人都吃完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还在教室里端着大半碗饭,老师也想治好我这个坏毛病,可怎么也治不了。每天晚上在家吃饭的时候,爸爸总是第一个吃完就到电视机哪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妈妈第二个吃完也到电视机旁陪爸爸看电视,餐桌上就剩下我和饭碗了。得了这个慢病,苦啊,批评没有少挨,电视看不了,玩的时间也变少了。帮我改改这个毛病吧,祖啊!

平时多看些 小说 之类的 语言用的 好的 书
作文书 语言精练 ? 郭敬明的 小说 语言都不错 本人比较喜欢
名著的话 没看过多少 不一定非看名著的 我内朋友 天天看小说
现在都在网上发表 小说了 他才是个学生
相信自己 坚持 一定能成为个 语言精练的人

孩子写作文拖沓也么办?
答: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

怎么写记叙文不拖沓
答:所谓拖沓,就是你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所以记叙文要捕捉细节,把一个动作花上一百字来写,显得重点突出。贵精不贵多,作文就要有亮点,不然写得长反而糟糕。其次,不要铺陈直叙,课本上都有倒叙,插叙,你的作文怎么不能用?再次,记叙文也要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不要一写母爱就是妈妈晚上背我去医院...

读张中行《作文杂谈》之《累赘拖沓》
答:一是因为还不能很清楚地了解语言文字的功能,所以不能熟练地使用它。二是随波逐流,学什么唱什么。6.措施:一是多读名作(名作不会是累赘拖沓的),逐渐求简练的写法在脑子里占上风;二是下笔时努力避繁就简,以求逐渐形成下笔能简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成,如果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

怎样使作文的语言活泼起来
答:所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学会把修辞巧妙地镶嵌在文章里,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炼字炼句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断地锤炼语言,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只有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好,文字才会出现整体的协调和优美。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亮丽生辉
答: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的语言生动亮丽起来,使之无“阅读疲劳”之虞,有“赏心悦目”之感?本人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保证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种修辞手法中,有这样三种值得关注: 1.排比 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炼,气势充沛。文中适当使用...

孩子做作业拖沓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1、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2、学习期间禁用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机。3、保持房间内安静无噪音,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4、跟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有榜样可学。5、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让孩子参与规划写作业的时间,而且要允许孩子自己安排写完作业后的时间 (如果担心孩子玩手机、家长可以提供几个可...

新教师准备:作文讲评课
答:五、作文讲评课要及时给予有效评价—— 在学生修改后,我也应该及时对他所修改的内容作出点评,或者找同学来进行点评,这就要求我对于这个类型的作文非常得心应手,心中有着丰富的作文素材、作文语言以及清晰的作文评判标准,这也是检验学生心中是否清楚这个标准的一个机会。另外一个就是要求课上不能出现拖沓冗长现象,不能...

...写作文时,总是觉得文章无味,语言也不够优美
答:你要是写记叙文需要些文笔情怀,就去看大家的散文,比如毕淑敏,张晓风,迟子建,亦舒,宗璞,季羡林,梁衡,余秋雨之类的,不过更推荐女作家的,因为更有点小资情调可以让你抒发。真正想提高语言的话就是写练结合,一周两篇作文的练着,每天阅读不用多,半个小时,坚持下来你就是牛人了。不过用过来人的...

4个实战方法有效解决孩子粗心马虎的问题
答:如在游戏中多花精力,那么必定在学习上的精力付出较少,即常说的心思没放在学习上。 (3)考试做题需要做到大胆细心,需要神经绷紧,付出精力、心思!考试粗心马,”是平时学习精力投入不足导致。 二、如何改掉粗心&马虎的毛病 1、想要学习细心,就要生活细心,孩子必须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习惯; 可以理解家长们疼爱孩子的...

高三 作文语言问题
答:引经据典,力求新颖那就错不了.要做到环环相扣.相信像你这样傲气的文笔肯定能行.提高语言能力,多读魏晋文章,自有建安风骨.呵呵,你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