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晋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一八五九年)洪仁玕到天京担任军师初时上奏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草拟的建国方案。

资政新篇首先提出「审势」、「立法」的思想,详细阐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美、法,称赞这几个国家「技艺精巧,邦法宏深」。介绍英国说:「英吉利,……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介绍美国说:「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五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有事各省总目公议,……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者为公也。」介绍法国说:「佛兰西邦,……各邦技艺,多始于此。别邦虽精,而佛邦不在其下。」又对德意志、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历史和地理等都作了扼要的论述。指出俄罗斯原是落后挨打的国家,自经向西方学习,也强盛起来说:「俄罗斯邦……百余年前,……屡为英、佛、瑞、罗、日耳曼等国所迫,故遣其长子伪装凡民,到佛兰西邦学习邦法,火船技艺,数年回邦,……大兴政教,百余年来,声威日著,今亦为北方冠冕之邦也。」对日本发展的形势作出准确的预见说:「日本邦近与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项技艺,以为法则,将来亦必出于巧焉。」

资政新篇分析这些西方先进国家和正在兴起的国家,不只是看到它们技艺之精,而尤其强调了它们政教体制的「善法」。俄罗斯与日本的兴起,就是向西方「学习邦法」,「以为法则」,并非仅师其「火船技艺」的长技。它还指出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昧于大势,守旧不变,因而国势衰颓,挨打受欺说:「土耳其邦……不知变能,故邦势不振,而于丙长年为俄罗斯所侵。」它沉痛地说:正是由于不知变通,中国在世界上也沦为被欺凌的弱国,「不能为东洋之冠冕,暂为失色,良可慨矣!」它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吸取土耳其的教训,「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立法定制,否则「悔之晚矣!」力劝天王洪秀全,「曷不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以顶天父天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也。」这就是说,要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不应当再走中国传统的老路。而必须学习当时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科学技术。

洪仁玕(公元1822—1864年)是洪秀全的一个族弟,在洪秀全创“拜上帝教”的时候,他就积极参加,随同洪秀全做宣传工作。他于太平天国后期才到南京。洪秀全封他为干王,任命他为军师,“总理朝政”。他一跃成为太平天国的第二号人物。他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这是他的一篇施政纲领。

这篇文章的开头说:“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然本末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则自今而至后,自小而至大,自省而至国,自国而至万国,亦无不可行矣。其要在于因时制宜,审时而行而已。”

“因时制宜”四个字是《资政新篇》的总精神,也是这篇文章的理论上的大前提。从总精神出发,这篇文章又泛论了各国的情况和经济方面的进步,认为西方强国“技艺精巧,国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也就是说西方有先进的工业文明,所以落后的国家应优先与其交往,向其学习。文章中又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实例以为证明,例如:“俄罗斯邦……屡为英、佛(法)、瑞、罗、日耳曼等国所迫,故遣其长子伪装凡民,到佛(法)兰西邦学习邦法、火船技艺,数年回邦,无人知其为俄之长子也。及归邦之日,大兴政教,百余年来声威日著。”“暹罗邦近与英邦通商,亦能仿造火船、大船往各邦采买,今亦变为富智之邦矣。”又预言:“日本邦近与花旗邦(美国)通商,得有各项技艺以为法则,将来亦必出于巧焉。”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认识到这个程度是很难得的。洪仁玕论及各国情况,就是要点出“因时制宜”的那个“时”字,以见太平天国所处的“时”,这个“时”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工业化。这是这篇文章在理论上的小前提。

在这种“时”中,所制的“宜”应该是什么呢?照上面所说的大小前提推论下来,应该是走工业化的路,推行一些工业化的措施。这是这篇文章的理论结论。这篇文章通篇看起来是一个三段论法。在太平天国的官方文件中,这是一篇大文。

《资政新篇》也讲了不少向西方学习、推行工业化的具体措施。一个是“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一个是“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天国兴此技,……国内可得无虞,外国可通和好”。一个是“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一个是“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再一个是“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其它还有采矿、发展邮政等具体办法。其基本的精神是,具体的工业化应该交给民间的商人和能工巧匠自己去做,国家可以提倡和鼓励,用政治权力保护私人企业的经济权益和技术专利,并用税收的办法予以调节,但不必插手。这是洪仁玕论述工业的特点。

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学习和实行工业化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主流。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谁来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并不是一个空谈,它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力量来带动它。有两种可以走的道路:由下而上的道路和由上而下的道路。这两种道路在开始的时候好像是相差不远,但是越走差别就越大。洪仁玕所主张的是由下而上的道路,可以称为以商带工。曾国藩在清朝政权下所走的道路是从上而下的道路,可以称为以政带工。

洪秀全对于《资政新篇》表示同意和赞赏,但是经过洪杨内讧,太平天国内部已经是四分五裂,不能有所作为了,所以《资政新篇》所提的建议都没有得到实施,一篇大文成为一片空谈。以商带工的道路没有实际走下去,其实践中的效果也就不得而知了。

《资政新篇》的内容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

《资政新篇》的内容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强调“设法用人”。“设法”也即制定法律、制度,反对结党联盟,加强中央统一领导;提出了一些带有民主色彩的措施:一、一人犯法一人当,不应涉及家属子女,家属只有在同案犯罪的情况下才可逮捕治罪;否则应善视抚慰。二、罪行不同,应分别对待;服刑期满应予释放,以利改过自新。三、死罪必须公布罪行及行刑日期,以教育群众。较之封建刑律中株连九族等刑法,是一大进步。所谓“用人”,即要做到人尽其用,赏罚严明,延揽人才,广采意见,鼓励人人奋力上进。同时反对私门请谒及依恃父兄朋友权势,钻营仕途,发现此类情事,立即审实革职,二罪俱罚。洪仁(王)干还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办报纸,设立意见箱,在各省设立新闻官,搜集新闻,供天王参酌,以使中央在听取众人意见的基础上,能够“明决断”。他提出护国必须除奸保良。认为用人不当,足以坏法;设法不当,足以害人。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权归于一”。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制造火轮车、火船、汽船,以坚固轻捷为妙;发展制造、开采、冶炼业,业主享有专利,国家予以保护,凡金、银、铜、铁、锡等矿物,探出者受赏,并允其招民开采;发展金融、邮政事业,国家设立邮亭,传递朝廷文书,民间可办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并准许私人创办银行。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办学馆,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凡轮船、火车、钟表等等“正正堂堂之技”,必须学习;认为文化遗产并非一无可取, 但反对骄奢之习。社会改革上,严禁鸦片,取缔迷信,禁止溺婴和蓄奴,兴办医院、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育婴堂等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反对闭关态度,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国人不得触犯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得干涉天国内政。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答: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如下:1、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作者洪仁环认为,“治国必先立政”“因时制宜,审势而行”立政的关键,在于设法用人。“用人”有一项,“用人察失类”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之事”。2、革除腐朽习俗,如女子缠脚及吉凶军宾琐屑仪文等,提倡福音真道。3、实行新的社...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资政新篇》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中央领导权,“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二、普设乡官乡兵;三、各省设置地位独立的“新闻官”,专收中外报纸呈缴,以备天王阅览;四、建立省、郡、县钱谷库和市镇公司;五、严禁贪污;六、禁止私门请谒,杜绝卖官鬻爵之弊;七、创立“罪人不孥...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呢?
答: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强调“设法用人”。“设法”也即制定法律、制度,反对结党联盟,加强中央统一领导;提出了一些带有民主色彩的措施:一、一人犯法一人当,不应涉及家属子女,家属只有在同案犯罪的情况下才可逮捕治罪;否则应善视抚慰。二、罪行不同,应分别对待;服刑期满应予释放,以利改过自新。三、...

简述《资政新编》的主要内容.
答:《资政新编》是一套较为完整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1)政治上,主张“设法用人”,反对“结党联盟”,强调“权归于一”.(2)经济上,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金融事业,资本主义工商业.(3)文化习俗上,主张兴办教育医院慈善事业,禁止旧的风俗...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答: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介绍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第一,在政治方面,主张“禁碰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指定法律制度。第二,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之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第三,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已监督...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呢?
答: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强调“设法用人”。“设法”也即制定法律、制度,反对结党联盟,加强中央统一领导;提出了一些带有民主色彩的措施:一、一人犯法一人当,不应涉及家属子女,家属只有在同案犯罪的情况下才可逮捕治罪;否则应善视抚慰。二、罪行不同,应分别对待;服刑期满应予释放,以利改过自新。三、...

简述《资政新篇》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评价?
答:内容:(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3)在思想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1、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作者洪仁玕认为,“治国必先立政”,“因时制宜,审势而行”。立政的关键,在于设法用人。“用人”有一项,“用人察失类”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之事”。2、革除腐朽习俗,如女子缠脚及吉凶军宾琐屑仪文等,提倡福音真道。3、实行新...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答:2、革除腐朽习俗,如女子缠脚及吉凶军宾琐屑仪文等,提倡福音真道;3、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4、采用新的刑法制度。首先说明“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其次指出立法的人要经“磨炼”,具备一定知识,明了国内外情况。《资政新篇》的性质:改革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