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怎么发现万有引力的? 牛顿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的?

作者&投稿:养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牛顿看见小外甥正在玩小球。他手上拴着一条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系着小球。他先慢慢地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小球就径直抛出。

牛顿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两种力量作用于小球,这两种力量是向外的推动力和皮筋的拉力。同样,也有两种力量作用于月球,即月球运行的推动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才会落地。

牛顿首次认为,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他深信炼金术,认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这使他断言,相互吸引力不但适用于硕大的天体之间,而且适用于各种体积的物体之间。苹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人们普遍认为,适用于地球的自然定律与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径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沉重打击了这一观点,它告诉人们,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是很简单的。

扩展资料:

万有引力的推导

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

 

(T为运动周期)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另外,设k′为常数,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k′= 

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代入上式的k′的值,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从太阳的角度看,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怎样被发现的
1666年,23岁的牛顿还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三年级的学生。看到他白皙的皮肤和金色的长发,很多人以为他还是个孩子。他身体瘦小,沉默寡言,性格严肃,这使人们更加相信他还是个孩子。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和整天写满怒气的表情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黑死病席卷了伦敦,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那确实是段可怕的日子。大学被迫关闭,像艾萨克·牛顿这样热衷于学术的人只好返回安全的乡村,期待着席卷城市的病魔早日离去。
在乡村的日子里,牛顿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惑: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到太阳上?
在随后的几年里,牛顿声称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坐在姐姐的果园里,牛顿听到熟悉的声音,“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转头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第二只苹果从外伸的树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弹了一下,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这只苹果肯定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的苹果,当然第二只和第一只没有什么差别。苹果落地虽没有给牛顿提供答案,但却激发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思考一个新问题:苹果会落地,而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
第二天早晨,天气晴朗,牛顿看见小外甥正在玩小球。他手上拴着一条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系着小球。他先慢慢地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小球就径直抛出。
牛顿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两种力量作用于小球,这两种力量是向外的推动力和皮筋的拉力。同样,也有两种力量作用于月球,即月球运行的推动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才会落地。
牛顿首次认为,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他深信炼金术,认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这使他断言,相互吸引力不但适用于硕大的天体之间,而且适用于各种体积的物体之间。苹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人们普遍认为,适用于地球的自然定律与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径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沉重打击了这一观点,它告诉人们,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是很简单的。
牛顿推动了引力定律的发展,指出万有引力不仅仅是星体的特征,也是所有物体的特征。作为所有最重要的科学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数学公式已成为整个物理
学的基石。
当然,当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却未能得出万有引力的公式,因为公式中的“G”实在太小了,因此他提出:F∝mM/r^2。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著名的卡文迪许扭秤(即卡文迪许实验)较精确地测出了引力恒量的数值。

百科上有,你查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怎样被发现的
1666年,23岁的牛顿还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三年级的学生。看到他白皙的皮肤和金色的长发,很多人以为他还是个孩子。他身体瘦小,沉默寡言,性格严肃,这使人们更加相信他还是个孩子。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和整天写满怒气的表情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黑死病席卷了伦敦,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那确实是段可怕的日子。大学被迫关闭,像艾萨克·牛顿这样热衷于学术的人只好返回安全的乡村,期待着席卷城市的病魔早日离去。
在乡村的日子里,牛顿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惑: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到太阳上?
在随后的几年里,牛顿声称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坐在姐姐的果园里,牛顿听到熟悉的声音,“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转头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第二只苹果从外伸的树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弹了一下,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这只苹果肯定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的苹果,当然第二只和第一只没有什么差别。苹果落地虽没有给牛顿提供答案,但却激发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思考一个新问题:苹果会落地,而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
第二天早晨,天气晴朗,牛顿看见小外甥正在玩小球。他手上拴着一条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系着小球。他先慢慢地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小球就径直抛出。
牛顿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两种力量作用于小球,这两种力量是向外的推动力和皮筋的拉力。同样,也有两种力量作用于月球,即月球运行的推动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才会落地。
牛顿首次认为,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他深信炼金术,认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这使他断言,相互吸引力不但适用于硕大的天体之间,而且适用于各种体积的物体之间。苹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人们普遍认为,适用于地球的自然定律与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径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沉重打击了这一观点,它告诉人们,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是很简单的。
牛顿推动了引力定律的发展,指出万有引力不仅仅是星体的特征,也是所有物体的特征。作为所有最重要的科学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数学公式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石。
当然,当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却未能得出万有引力的公式,因为公式中的“G”实在太小了,因此他提出:F∝mM/r^2。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著名的卡文迪许扭秤(即卡文迪许实验)较精确地测出了引力恒量的数值。

是苹果落地导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吗

美国哈佛大学科技史教授柯亨不久前撰文,对苹果落地的故事表示怀疑。柯亨引证史料,说明牛顿走向万有引力理论的重大一步是在1679年末到1680年初。 1679年 11月24曰,胡克写信给牛顿,向他介绍一种分析曲线运动的新方法。胡克聪明地看到,物体沿曲线轨道的运动有两个分量,一个是惯性分量,一个是向心分量。惯性分51量势必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作直线运动,而向心分量则总是拉物体偏离惯性的直线轨道。月球运动的稳定轨道就是这两个分量互相匹配,使得月球既不会沿切线方向跑掉,又不会螺旋式地接近地球。笛卡儿认为物体作曲线运动只是运动物体企图逃离中心的力造成的,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力存在。胡克信中请牛顿对这个假设提出意见或评论。这个假设显然是牛顿后来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一个惯性分量和一个向心分量这种想法的入门。因为在此之前,牛顿还常常用笛卡儿的离心力来描述运动。胡克在信中还大胆提出,将行星吸向太阳的向心力大小,与两星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由于胡克缺乏牛顿的数学才能,因此他不能再往前进,不能由直觉的预感与猜想,飞跃到严格的科学结论。

11月28曰,牛顿回信说,在未读胡克的来信之前,他没有“听到过您的把行星的天体运动看作沿曲线切线方向的直线运动”以及被“吸引”向太阳的运动两者“所合成之假说”。随之牛顿立即把自己的研究课题换成:地球自转对自由落体的影响。但是他却不正确地描绘了自由落体物体的路径是一条螺线。胡克发现了牛顿的错误,在12月9曰的信中指出,自由落体物体的路径“将类似一个椭圆”。12月13曰牛顿谨慎地答复了胡克对他的指正,但并没有对胡克提出的行星运动是“圆周运动”的分析发表什么意见。胡克并不灰心,在1680年1月6曰的信中重述了向心吸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量的假设,而且说明他的这种分析“十分清楚而正确地说明了天象”。牛顿仍未作答复。1月17曰胡克发了一封简短的补充函件,请牛顿找出:一个中心引力使物体偏离它的惯性轨道作曲线运动,当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时,曲线是怎样的,它的性质及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牛顿几乎就是按照胡克的思路去做的。但他一直没有把证明的结果告诉胡克或任何人。直至1684年8月,著名天文学家哈雷来访,说起他和雷恩都不能解决行星运动这个问题,胡克虽声称他已解出,却拿不出一个公式。牛顿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是椭圆。”哈雷问他怎么知道的,牛顿回答:“我算出来的。”经哈雷敦促,牛顿为皇家学会写了《论运动》,详细谈了他的计算过程。

应该说,牛顿在其大约是1684年11月写成的《论运动》的初稿中,还未建立万有引力这一概念。这时,牛顿还没有领悟太阳吸引每个行星,每个行星还要吸引太阳,而且行星间也互为吸引。不久,牛顿发觉了反作用定律的重要意义,1684年12月在他完成的《论运动》的修改稿中已用相互作用来描述行星运动。1685年春季,牛顿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初稿,才完整地得出一切物体以万有引力互相作用的理论。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胡克声明是他向牛顿建议采用了“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多历史学家也同意胡克的看法。

牛顿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发现万有引力的,但牛顿毕竟比巨人们看得更远。胡克只提出了行星与太阳的关系问题,而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宇宙间一切物体。这一质的飞跃是胡克的学识所难以达到的。后来,牛顿却想否认胡克曾给予他以提示。他于1717年编撰了一段苹果落地的故事,把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提早20年,变成了17世纪60年代的事。不过这个故事牛顿从来没有发表过,只把它写在一封给法国作家皮埃尔·德·梅佐的信的草稿内,而且又把它勾去。但是后人却将这个故事传开来。

为什么月球围绕地球转?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在太阳上?“咚”,随着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牛顿猛然间意识到,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还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



牛顿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的?~

为什么月球围绕地球转?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在太阳上?“咚”,随着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牛顿猛然间意识到,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还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

为什么月球围绕地球转?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在太阳上?“咚”,随着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牛顿猛然间意识到,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还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是谁发现的
答: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发现还是发明?从上述的分析来看,牛顿公布的万有引力定律应该属于发现。因为那个事情,本来就存在着,只不过人类之前没有察觉到,或者有人察觉到,但是并没有公布与众而已。或者是公布与众,但是并没有流行。所以,万有引力定律,即使不被牛顿发现,早晚也会被马顿、候(猴)顿、杨...

求高中物理史实
答:还制成了第一架观察天体的望远镜;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3、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

如果没发现地球是圆的、牛顿能得出万有引力吗?
答:万有引力是会被发现的 但是“牛顿”只是“得出万有引力”这个必然事件的偶然因素 因为这个事件“本来”存在 当然发现地球是圆的 也是必然事件 只是时间的问题 也许早点发现了 地球是圆的 那么 那个得出万有引力的人 也许 就叫 “顿牛”呢 所以 牛顿得出 万有引力 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

地球有多重
答:地球的重量:59万8千亿亿吨.(1)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字家年顿从树上的苹果落地开始深思:是不是所有物体之间都有吸引力?苹果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下落。1687年他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吸引力,这个引力和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物体间距离平方成反比。(2)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

为什么重力的单位是“牛顿”?
答:因为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

人类在月球上都发现了什么?
答:据俄罗斯媒体10月31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前高级雇员肯·约翰斯顿在10月3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抛出惊人消息,称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登陆时曾发现人类活动留下的古遗迹以及一种此前未知的万有引力控制技术,而这些封藏40年的秘密很可能是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的真正原因。正式公布的照片被“动过...

都有那些关于科学家的知识
答: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

关于名人的成长故事作文350字
答:鲁迅在桌子角上刻了一个“早”字,以后就再也没有迟到了:我在桌子角上刻了“我是天才”4个字,被老师骂了一顿。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就当了丞相;妈妈一早上3次进屋叫我起床,第三次进屋时提了个鸡毛掸子。 牛顿在苹果树下睡觉,一只苹果砸在他头上,让他悟出了“万有引力”;我在桃子树下睡觉,一...

科学家的小故事
答:牛顿在探索光色之谜的同时,还在探索引力之谜。他从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的事实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且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把力学确立为完整、严密、系统的学科。他在概括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提出了“运动三定律”。这三条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共同构成了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

走近科学家的资料
答:秋寒暑,到三十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这时期牛顿还对光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颜色的根源。一次,他在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时,无论怎样调整镜片,视点总是 不清楚。他想,这可能与光线的折光有关。接着就实验起来。他在暗室的窗户上留一个小圆孔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