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分别是多少啊 混凝土配合比是什么

作者&投稿:倚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是按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进行的。现分别介绍如下。 细节一 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在工程使用时其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95%的强度保证率,配合比设计时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应高于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1)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中的“大于”条件: ①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 ②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小于25 组; ②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级和C25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 3.0MPa; ③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 50204的规定取用,见表4— 2。 (3)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1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3个月。 细节二 确定水灰比 细节三 用水量的确定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与成型工艺有关。常规成型工艺的干硬性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用水量与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有关。水灰比在0.4~0.8范围时,见表4—4和表4— 5。 表4—4、表4—5中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采用粗砂时可减少5~10kg。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和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 表4-4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单位:kg/m 3 拌和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40 16 20 40 16~20 175 160 145 180 170 155 维勃稠度/s 11~15 165 150 185 175 160 5~10 185 170 155 190 180 1 65 表4-5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单位:kg/m 3 拌和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 65 坍落度/mm 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 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1)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如碾压混凝土等)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不掺外加剂的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以表4—5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时用水量增加5kg计算。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细节四 确定水泥用量 根据用水量和灰水比,便可计算1m3混凝土水泥用量mc为 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一定的密实度,采用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满足表4—6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要求。如不能满足时,则应采用表 4—6中规定的数值,此时,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用水量可不减,增加水泥用量,但配制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 550kg/m 3 。 表4—6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kg 环境条件 结构物类别 素混 凝土 钢筋 混凝土 预应力 混凝土 素混 凝土 钢筋 混凝土 预应力 混凝土 干燥环境 正常的居住 或办公用房屋 内部件 不作 规定 O.65 O.60 200 260 300 无 冻 害 高湿度的室 内部件 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 土和(或)水中 的部件 O.70 O.60 O.60 225 280 300 潮湿环境 有 冻 害 经受冻害的 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 土和(或)水中 且经受冻害的 部件 高湿度且经 受冻害的室内 部件 O.55 O.55 O.55 250 280 300 细节五 确定砂率 砂率是指砂的重量占砂、石总重量的百分率。砂率可根据本单位对所用材料的使用经验确定,如无使用经验,可按骨料品种、规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参照表4—7选用。 表4-7混凝土砂率 单位:% 水灰比 碎石最大粒径/mm 卵石最大粒径/mm /(m。/m。) 15 20 40 10 20 40 0.40 O.50 O.60 O.70 30~35 33~38 36~41 39~44 29~34 32~37 35~40 38~43 27~32 30~35 33~38 36~41 26~32 30~35 33~38 36~41 25~31 29~34 32~37 35~40 24~30 28~33 3l~36 34~39 注:1.表中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粗砂或细砂,可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砂率。 2.本表适用于坍落度为16~60mm的混凝土,坍落度如大于60mm或小于10mm时。应相应地增加或减小砂率。 3.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值应适当增大。 细节六 确定粗、细骨料用量 (1)重量法 重量法是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等于各组成材料的重量(质量)和。按以下两式计算 联立求解即可解得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 (2)体积法体积法是假定1m 3 混凝土的体积应等于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之和。按以下两式计算 联立求解式可解得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及混凝土的配合比。 细节七 提供试配的配合比 只要把水泥用量除各种材料的量,就得出水泥为1的比值,即计算的理论配合比。 (1)试配混凝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 按工程提供的原材料,初步计算配合比,称取材料进行试拌。试拌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4—8的规定。若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将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均匀后测定坍落度,并检查其黏聚性和保水性能的好坏。如果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黏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当坍落度低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适量水泥浆。如坍落度过大,可在保持砂率不变条件下增加骨料,如出现含砂不足,黏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可适当增大砂率,反之应减少砂率。每次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应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表4-8 混凝土试配用最小搅拌量 骨料最大粒径/mm 拌和物数量/L 431.5 15 40 25 (2)调整与确定 经过和易性调整后得到的基准配合比,其水灰比不一定选得恰当,即混凝土的强度不一定符合要求,所以还应检验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值,应对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0.05,这两个配合比的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可分别增加或减小 1%。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相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以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每个配合比应至少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28d 试压。在制作混凝土强度试块时,尚需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及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这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 通过试验,在三个配合比中选出既满足强度要求、和易性要求,并且水泥用量最少的配合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也可以绘制出三个配合比的水灰比与强度曲线,求出试配强度(f cu,0 )所对应的灰水比,再计算出试验室配合比。 这样,初步定出混凝土所需的配合比,其值为: 用水量(m w )——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值,并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值或维勃稠度加以适当调整; 水泥用量(m c )——以用水量乘以经试验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粗骨料用量(m g )和细骨料用量(m s )——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按选定灰水比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则该配合比应确定为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值d,即为确定的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3)施工配合比的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是以干燥材料为基准的,而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如砂、石都含有一定水分,并且经常变化,所以应该按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情况对配合比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才可供工程使用。现假定工地存放砂的含水率为。%,石子的含水率为6%,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为施工配合比,其材料称量为:

又没有统一标准。水泥标号。砂子含水率都会影响配合比 何况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好几种

楼主,我有个配合比表,+我我传给你吧

混凝土配合比分别是多少啊~

又没有统一标准。水泥标号。砂子含水率都会影响配合比
何况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好几种


C40混凝土配比是多少?
答:C4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 :水 :砂 :碎石::减水剂 10 : 3.9 : 12.9 : 28.8: 100 kg 1 : 0.39 :1.29 : 2.88 : 1 432 :168 :558 :1242 kg/m3 C4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标号 40是40兆帕 意思是立方体标准抗压强度。混凝土标号现在叫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

混凝土配合比如何求?每立方的用量是多少?
答:石用量 = 水泥用量 × 4.6 = 1518 kg 结合含水率,求出砂、石的实际用量:砂实际用量 = 砂用量 ÷ (1 + 砂含水率) = 698.95 ÷ 1.04 ≈ 671.05 kg 石实际用量 = 石用量 ÷ (1 + 石含水率) = 1518 ÷ 1.015 ≈ 1493.80 kg 所以施工配合比为水泥 : 砂 : 石 = 1 : 2...

c4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答:混凝土c40的配合比:432:168:558:1242kg/立方米。C40混凝土: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中粗砂。每立方C40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3、碎石0.79m3。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答: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1、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2、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3、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分别用42.5水泥和32.5水泥配C10~C55混凝土配合比各是多少?
答:C20 混凝土配合比: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0混凝土就表示该等级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 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
答: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00kg;B.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如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2.4:4,水灰比=0.60.3.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4.凝土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混凝土的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最大用量规定
答: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

c20混凝土配比
答:1立方c20混凝土配比为水泥:水:砂:碎石=1:0.51:1.562:2.898。1立方的C20混凝土的用料量为:水175kg/m3;水泥330kg/m3;砂621kg/m3;石子:1260kg/m3;调整步骤:设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答:C30混凝土的配合比为0.38:1:1.11:2.72。每一立方米C30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如下:水175公斤,水泥461公斤,砂512公斤,石子1252公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41的技术要求包括强度等级C30和抗渗等级。塌落度应在120至140毫米之间。原材料包括:- 水泥:P.O 32.5 - 河砂:光滑的中砂 - 碎石:16至31.5...

c20混凝土配合比
答:C20混凝土配合比为:0.47:1:1.342:3.129,C20混凝土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kg、水泥:404kg、砂子:542kg、石子:1264kg。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