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能工巧匠有哪些 我国古代有哪些能工巧匠

作者&投稿:师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的技术高超的能工巧匠,根据对历史文献的了解,按时间来排序列举几个供您参考:

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爷。

他曾经帮助楚国制造兵器,如创制云梯去攻打宋国,但被墨子劝阻并让鲁班多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鲁班接受了墨子的建议,随后一直专注于生产工具的制造。他的许多制造思想都是来源于生活,如有次爬山被小草割破手了,他根据这个制造出了伐木的锯子;观察小鸟飞行制造出了飞鹞。除了这些,他还在早期制造了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还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实用的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伞等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的工具。著名成语“班门弄斧”也是和他有关而流传下来的。正是由于他的突出贡献,他才被人们尊称为木工匠的开山鼻祖。

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 年—公元前376年),名翟,华夏族,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要是宣传他的政治思想,发扬墨家。但是他在器械制造上也是一位大家,善于制造器物。想古代最早的风筝就是他制造出来的,还有对于车辆的制造也是深有研究,他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除了这些,墨子还对小孔成像也是有着研究,是世界上最早对此研究的人。

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蔡伦,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进者,被评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当然蔡伦的发明创新也不仅仅就是改进造纸术纸,他制作的秘剑和其他的如杯盏等皇家御用器物都十分精美耐用,他的这些制作工艺都流传于后世,得到皇家的认可。

张衡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汉族,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衡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但他除这外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在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器械上,制造了三个轮子的机械(有人认为是记里鼓车或指南车)和一只木雕(能在空中飞翔);在天文上,制作出了最早的地动仪、闻名于世的浑天仪,还编撰出了天文学著作《灵宪》,可谓是个全才。

马均

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人。

马均本人善于思考,注重实践,对于器械方面深有体会,对不上擅长言辞。他改进了前人所造织绫机、百戏木偶,再次发明了已失传的指南车、自己独立发明翻水车(即龙骨水车),改进了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能工巧匠。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族人,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他主要是从事政治与军事方面,但他在器械方面也不可小觑。相传他在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发明了天灯(亦称孔明灯)求救,最后得以脱险;除此之外,还发明了至今赫赫有名的诸葛连弩,此连弩的发明对于军事方面影响巨大;还在北伐时发明了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

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和发明家,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专门从事于政治和军事方面,而器物发明创造只是相当于爱好,但是基于这种爱好,他也发明了许多器械。他积极发明创造,如制造成功人排新器和重新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欹器,亲自主持修建富平津大桥等,在天文上修订出了《二元乾度历》。

马待封

唐朝时期的一代巧匠,他的器械方面的才能被唐传奇篇名所记录,广为流传。

唐德宗贞元末时期,他擅长与器物制造,改进了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古人的作品,还为皇家制造器物,如为皇后制造妆具,设计精巧;后又给后帝制造妆台和欹器等,制造出来让人叹为观止,可见他技艺之高。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天文上,制造过我国古代观测天文的主要仪器——浑天仪;在数学上,创造了新的高等级数求和法—隙积数,还发明了会圆术;在物理学中,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晚年写出了著名的《梦溪笔谈》,他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黄道婆

黄道婆(1245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改革家。

她师从黎族人并从黎族姐妹中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重返故乡后,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除此之外,她还跟木工师博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提高了两三倍。由于她的突出贡献,到了清朝时期,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宋应星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他28岁考中举人,后赴京赶考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后来终以放弃,而专注于科学研究。在去赶考几次途中见识大增,他还经常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著名的《天工开物》。

以上列举若是对您有所帮助,请顺手点击采纳!



黄道婆(棉纺织能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中国古代的著名能工巧匠除了鲁班都有谁?~

1.鲁班(公输班):春秋著名能工巧匠
2.蔡伦:东汉人,发明造纸术
3.张衡:东汉人,曾制作浑天仪、地动仪、候风鸡等仪器
4.祖冲之:南朝宋人,天文学和数学家,推算圆周率,比欧洲人早了1000年。
5.毕升:北宋人,发明活字刻印术
6.李时珍:明人,名药物家,著有《草本纲目》
7.徐光启:明人,著有《农政全书》
8.徐霞客:明人,著有《徐霞客游记》,是著名的地理及地质学作品。

有:鲁班、蔡伦、张衡、毕升、墨子、黄道婆、沈括等。
1、鲁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3、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4、黄道婆
黄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5、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道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班

有关风筝的资料有哪些
答: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公输般)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翔。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

晋代的能工巧匠们把已发明的磨改进成了由什么驱动的磨,用以磨粉?
答:晋代的能工巧匠们还把西汉时就已发明的磨改进成了由水力驱动的水磨,用以磨粉,这说明农业在恢复之后仍然能够很快提供充足的粮食。

厚植工匠精神沃土 推动能工巧匠竞相涌现
答:1. 近年来,我国成功培养了大量中高级技能人才。尽管如此,当前人才培养仍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升。2. 作为一名拥有34年生产一线经验的“大国工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江南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对制造业人才缺口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

中间有匠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答:『壹』 用匠组四字词语 别具匠心、 能工巧匠、 宗匠陶钧、 一代宗匠、 目营心匠、 梓匠轮舆、 能人巧匠、 匠石运金、 大匠运斤、 匠遇作家、 郢匠挥斤、 匠心独运、 匠门弃材、 神工意匠 『贰』 带匠的成语有哪些 带匠的成语有 : 别具匠心、 能工巧匠、 ...

发明吃螃蟹工具的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国人食蟹的历史,最早又可追溯到西周时代。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自古以来,食蟹似乎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创制出一整套 精巧的食蟹工具。据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

形容设计师的成语有哪些?
答:能工巧匠、心灵手巧、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巧夺天工。1、能工巧匠[néng gōng qiǎo jiàng]释义: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出处:宋·李恪非《洛阳园记》:“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按以他木;与造化争妙。”2、心灵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释义: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出处:清·...

能工巧匠造句用能工巧匠造句
答:19、 请能工巧匠在地洞之上建造几座建筑!然后将韩府的围墙加厚加高,然后将韩府周围的地买下,建造几个养鸡场,然后多种树。20、 天下能工巧匠多的是,这个机关算不了什么,以后你会看到比这巧妙得多的机关!用“能工巧匠”造句 第3组 21、 制作精油的能工巧匠均为古印度原班制作人马的第52代嫡系子孙...

请问代有“能”字有哪些成语
答:能不称官 才能跟职位不相称。能工巧匠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能近取譬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能屈能伸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能说会道 形容很会讲话。能言巧辩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能者多劳 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也多。能...

有没有关于能工巧匠的诗词?
答:1、《谒金门·赠雕銮匠》元.善住 天赋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迹江湖今欲老。尽传生活好。万物无非我造。异质殊形皆妙。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时能事了。2、《踏云行·赠骆进道先为铁匠》元.马钰 跳出红炉,身无烧烙。水云游历非流落。晨昏调弄自然琴,清清滋味胜酥酪。逗引灵童,常交欢乐。八渠...

中国历史、朝代、祖先、还有哪些重大发明?
答:我们的祖先应该可以追索到远古的北京人。2中国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朝。两宋(南宋与金国西夏并存辽被金国灭掉)。元朝。明朝。清朝。最重要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最崇拜的人是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