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DC-10的研制历史

作者&投稿:阎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66年,美国几家航空公司提出1970年代需要一种经济性好、对机场配套设施的需要符合当时普遍水平,载客量300人左右的大型客机。道格拉斯公司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开始方案的研究。最初道格拉斯公司宽体客机设计方案为双发翼下吊舱布局,随着1964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取消了对三发动机飞机的“60分钟限制”,可执行横越大西洋的航线,以及为确保可在较短跑道上起飞、降落,道格拉斯公司设计方案应客户的要求而改为三发动机宽机身方案,在垂直尾翼根部加上第三台发动机,这是DC-10的最显著特征。麦道DC-10载客量较747少,航程与波音747相近,既可以执飞横跨美国本土的航线,又可飞越洋国际航线。开发计划在1967年道格拉斯公司和麦克唐纳公司合并后展开。1970年7月麦道DC-10第一架原型机出厂,1970年8月29日首次试飞,1971年7月29日获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交付美国航空公司,1971年8月5日首航投入运营。 麦道 DC-10投入运营后,发现在设计上有的缺陷,较严重的是货舱舱门设计,直接导致几次事故,需要对货舱舱门进行重新设计。到1979年,DC-10在一年内涉及两起重大空难事故,当时航空当局以安全理由要求全球的DC-10停飞,损害了DC-10飞机的声誉。
当时道格拉斯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各自开发三发动机宽机身客机,为争夺市场两家公司展开了两败俱伤的竞争,DC-10因运营及维修成本较低,最终在销售量上击败了竞争对手洛克希德的L-1011三星客机。
伴随着石油危机的到来,三发动机客机的使用成本大幅上升。1970年代,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全新设计的空中客车A300宽体客机开始交付,装备性能有很大的提高的两台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而双发客机延程飞行限制放宽进一步拓宽了双发客机的航线范围,足以飞行横越大西洋航班。A300在性能和使用成本上明显优于L-1011和DC-10,在250座级宽体客机市场大受欢迎。DC-10因相对耗油,逐渐丧失订单。
DC-10于1989年停产,DC-10各型共获订货386架,最后1架DC-10于1989年交付完毕。由DC-10研制的KC-10空中加油机共获美国空军订货60架,1990年4月4日交付完毕。麦道公司1990年推出DC-10的衍生型MD-11。MD-11运营成本及整体性能仍然不敌新一代的空中客车A330/340及波音777。DC-10及MD-11大多凭借三发动机飞机在最大起飞重量方面的优势,改装成全货机用途。



传统照相机会不会被数码相机取代~

从本质上来说数码相机是有很多优势的。它不用胶卷,所见即所得,输出方便等这些都是他本质上的优势。虽然目前来看数码和传统相比还有一些劣势,比如价格太高,图像品质和传统的中高端相机产品比还不够,拍摄方面的机械性还不是很强,但是这些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传统相机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能够改进的机会很小已经止步不前。数码相机则在不断的进步,目前来看数码的劣势都是非本质上的,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可以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改进不断得到完善。基于这点,我们相信数码一定会代替传统,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是必然趋势。

  目前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主要差别有二点。

  一是实时性以及便利性,这点数码相机占了上风;二是分辨率,一般数码相机目前顶多是到四百万像素,而传统的相机是两千多万,所以是传统相机占上风。不过,随着技术不断改进,数码相机取代传统机相是指日可待的。

  一、聚光与对焦

  1、快门
  快门就像是一个窗户,控制光线进入的时间长短。光线进入太久会曝光过度,太短则会偏暗变黑。目前数码相机尚未使用真正快门,为获得较高品质影像,将数码技术与机械式快门结合。

  2、光圈
  光圈则是调整光线进入的量,较小的光圈允许较少的光线进入。两者皆采机械式组件来调整光圈大小。

  3、镜头
  通过镜头让光线折射,将光线聚焦于底片或CCD上。两者大同小异,皆可使用具有长景深的固定式镜头,均能对焦清楚。有些数码相机还可超越固定焦距的限制,拍摄一些特写镜头。

  4、底片感光度
  感光越敏锐(快)的底片,接触光源时的反应便越迅速。较低感光度的底片会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纪录影像细节能力。数码相机内建的CCD目前只有同一种感光度,就像传统相机大多使用ASA100(100度)底片。不过,内建芯片可以另行调整CCD的感光度。

  二、感光过程

  传统底片是由卤化银的感光乳胶层,对进入的光线产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

  数码相机CCD是由数千个光敏电子感应器组成表面的芯片,会先将光能转变为电子信号,然后再转换成数码信息,是一种影像电子化的方式。CCD上的感应器应光强度而不同反应,光线越亮产生越强的电子讯号。结合了光线强度与颜色之后,转成像素,数码相机便可以将每个像素设定为特定色彩。

  三、显影原理

  1、传统相机
  卤化银经过化学作用,成为纯银离子,曝光较少的部份较透明,是为显影;再来,底片被定影,以必免继续产生化学反应,并冲成黑白相反的负片。负片经过反向处理,将强光穿过底片照射在有感光层的相纸上,于是一张照片就出来了。

  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感光耦合组件)的图像感应功能,将物体所反射的光转换为数码讯号,压缩后储存于内建的内存芯片(RAM)或是可携式的PC卡上。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其不同之处,在于对光线反应的方式以及底片的形态。数码相机采CCD感光,传统相机可由底片产生光化学反应来纪录图像。

  随着技术越趋成熟,现今的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到达旗鼓相当的地步。当数码相机可配备的内存越来越大、CCD上的感应器越来越多时,高分辨率的图像呈现、便捷省钱的图像储存,将不再是梦想。

DC10客机
答:麦克唐纳-道格拉斯MD-11(McDonnell Douglas MD-11)是一款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所生产、配置有3具发动机的广体客机,其设计源自DC-10客机,但其机身、翼展则比DC-10长,机翼的两端也加装了小翼,而翼切面的设计也得以改良。MD-11提供了新引擎供买家选择,在物料上使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驾驶舱的设备也...

关于MD-11、DC-10、L1011之类飞机的问题
答:3. DC-10是这三款飞机中最早投入使用的。在生产初期,该型号的货舱门就出现了问题。尽管进行了改进,但悲剧仍再次发生。这也使得DC-10的设计备受质疑。4. 目前,由于尾部发动机的危险性和较大的噪音,飞机制造商通常避免使用这种设计。三发喷气式客机的时代已经逐渐成为过去。5. 至于DC-10、MD-11和...

MD11与DC10区别
答:MD11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针对90年代世界民机市场需要推出的先进中/远程三发大型宽体客机,以取代DC10。1985年7月开始研制,1986年12月30日麦道公司正式宣布上马MD11计划。MD11是在DC10-30基础上研制的。与DC1O-30相比,其改进是:安装上下翼梢倾斜小翼,减小后掠角,采用整体配平油箱,加长尾翼,采用...

DC-10的介绍
答:DC-10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后并入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简称麦道公司)应美国航空的需求而研制的三发动机中远程宽机身客机,也做军用。1现已停产。

麦道DC-10的重大事故
答:自1972年以来, 部分涉及DC-10的重大空难事故▲1972年6月12日,美国航空96号班机由底特律起飞途中,因机尾货舱门设计缺陷,以致在爬升途中突然打开,导致爆炸性失压,飞机最后能返回底特律机场紧急降落,无人死亡。▲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981号班机由法国巴黎飞往英国伦敦途中,遇上和美国航空96号班机...

DC-10飞机失事是什么事件?
答:2、1979年5月25日,一次飞机坠毁事件使273人无辜丧命。这似乎是由飞机上的某一缺陷引起的,因此政府命令所有的DC-10型飞机停止飞行。调查者说,这是美国航空史上最大的一次坠机事件;事故的原因是,美国航空公司DC-10型飞机从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一个发动机便从机翼裂开造成了恶果。官员们说...

DC-10的重大意外事件
答:自1972年以来,DC-10牵涉于很多重大空难事件中,以下是一些较重大的事故: 1972年6月12日,美国航空96号班机由底特律飞往水牛城途中,因机尾货舱门设计缺陷,以致在爬升途中突然打开,导致爆炸性失压,飞机最后能返回底特律机场紧急降落,机上全员生还。 1973年11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27号班机在39000...

美国有哪些飞机制造公司?
答:2.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Douglas Corporation)是美国制造飞机和导弹的大垄断企业。1939年由詹姆斯·麦克唐纳创办,称麦克唐纳飞机公司。1967年兼并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改为现名。从那时起,与波音公司在1997的合并后,它生产了一些知名的商业和军用飞机,如DC-10客机和F-15鹰等...

你知道关于航天的知识吗?
答:我们还亲身登上了这架经修复后的DC-8-61客机,体验了它当时的辉煌,虽然它如今有点破旧,但是导游说这种飞机如今的中国还是没有那种实力来研制的,可见当时美国航天技术的发达。 伊尔-14运输机:飞机长21.31米、翼展31.7米、高7.8米,有两台活塞8甲发动机,续航能力为8小时10分钟,客舱内设置了17个座椅、一张矮床、一...

麦道MD-11的历史沿革
答:1986年12月30日,MD-11计划首度亮相。世袭自DC-10型客机,MD-11也是三发动机设计,其设计源自DC-10客机,但其机身、翼展则比DC-10长,机翼的两端也加装了小翼,而翼切面的设计也得以改良。开始时共从12家航空及租赁公司中接到92架订单。1988年3月9日,首批MD-11开始组装。1990年,美国航空和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