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产泡沫是如何消除的 90年代日本地产泡沫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投稿:党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至今都还没有走出20余年前那场房地产泡沫的阴影。今天我们在此做一个总结以期真实地还原当年的那段疯狂。虽然中国目前不可能发生那样的情况,但人类的贪婪所导致的“市场的均衡是短暂的”这一点是一致的。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特征:2007年底,六大城市土地价格仅相当于1991年高点的27.7%。绝对价格也只相当于25年前,也即1982年的水平; 三、房地产泡沫期间的调控政策 在泡沫期间,日本政府主要从土地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向进行调控。  土地政策调控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助长了房价的上涨。货币政策中的利率政策和不动产贷款总量控制政策效果显著。  1、土地政策 日本政府1987年开始意识到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开始有意识的通过土地政策来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如下图所示:到1991年为止,主要出台了六个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总体是非常失败的。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包括调整利息和控制贷款两个方面:  提高利息:在日本房地产泡沫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银行基准利率都维持在2.5%的超低水平,直到1989年5月,日本银行开始加息。此后的15个月内,日本银行连续5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到6%; 控制贷款:在加息的同时,1990年3月大藏省推出了不动产贷款总量控制政策,即规定银行对不动产贷款时,增长率不能超过其贷款总量增长率。 四、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从表面上来看,在直接融资缩减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突然刚性收缩,企业破产猛然增加,导致内外融资环境恶化,导致土地的有效需求减少;而企业破产增加,企业前期购买土地量的72%左右被迫出售而重回市场,导致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发生扭转,不断减少的货币去追逐猛然增加的土地,土地价格因而下降。金融加速器的逆作用加剧了土地价格下降。这是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直接原因。  更深层次来看,与前两次价格暴涨不同,1986-1991年的这轮价格暴涨缺乏住宅基本需求的支撑:土地价格的上涨离不开居民的基本住宅需求,这取决于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的区域结构。但是到1992年,这些因素已无法支撑高涨的土地价格。  1、直接原因: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关系发生逆转 (1)初始原因:内外融资环境极度恶化,企业在1991年的土地购买量缩减64% 股市下滑,1990年后,直接融资额按50%的速度缩减; 不动产贷款总量限制政策导致银行贷款同比缩减85%,由9.5万亿日元降至1.4万亿日元; 1991年,破产企业增加,破产企业负债总额增长5.7倍,由1.2万亿日元升至8万亿日元; 外部融资(新增不动产贷款+直接融资)与倒闭企业负债总额的差额由1989年的35.2万亿日元,下降到1991年的0.8万亿日元,到1992年变成了-1.6万亿日元。企业所面临的恶劣的内外融资环境不言而喻。  控制贷款政策效果非常显著,房地产贷款增长率由1989年的30.3%,突然下降到1990年底的3.5%,成为了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诱导因素之一。 由于内外融资环境极度恶化,企业购买土地的能力和积极性显著下降:1990年日本非金融法人企业购买了12.43万亿日元的土地,但1991年的土地购买额仅4.46万亿日元,同比缩减64%。企业购买量占居民土地出售量的比重由70%下降到45%。  (2)决定性因素:被作为资产保有而囤积的土地在短期内进入市场 企业由土地的净买入方转变为土地的净卖出方,成为了捅破房地产泡沫的决定性因素。  股票和土地的担保价值随着两者的价格下降而下降。这导致企业净值下降,企业被迫提前偿还贷款; 企业被迫出让股票,土地等资产以避免破产,与此同时大量的破产企业之前所抵押的土地,被银行强制性变现。而金融加速器机制加速了这一进程; 前期被企业大量囤积的土地被迫投放市场。  如下图所示:从1993年企业由土地的净买入方变成了净卖出方,到1998年,日本企业将占1985-1992年购入土地额的55%,购入土地面积的72%。 五、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采取的政策 1、泡沫的代价 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破灭,日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根据瑞穗证券的数据统计,1992-2004年:  日本企业和银行处理泡沫经济的成本约208万亿日元,年均处理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3.5%。日本的实质年均GDP增长率不足0.3%; 日本法人企业经常利润累计374.4万亿日元,特别损益-特别利润累计111.3万亿日元,扣除有关税收后净利润70万亿日元,年均5.4万亿日元,年均销售净利润仅率0.4%; 日本银行累计利润86.4万亿日元,坏账处理损失累计额96.4万亿日元,净损失10万亿日元。 2、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采取的外汇政策 如下图所示,泡沫破灭之后,日元继续升值,1995年4月底达到最高点84.3日元兑1美元。与之相对应的是,日元计价的出口额同比下降。日本经济增长几乎停滞。  1995年,日美之间签订了反广场协议,允许日本政府干预日元汇率。此后日元加速贬值,日本出口(日元计价)逐渐恢复,对于扭转日本经济衰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六、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启示 1、中国房地产不会发生日本式的泡沫 中国房地产不会发生日本式的泡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城市化进程”。85年,日本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76.7%,城市化进程已经接近尾声;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5%,城市化进程正在处于加速阶段。(详请请参阅2008年7月18日的《中国当代房地产研究专题之一—城市化、人口流动与房价》)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房价,尤其是核心城市房价总体会快速上涨。这正是日本当年“土地神话”的原因。  因此,当年日本在城市化进程尾声的房价大幅上涨是极其不正常的,其泡沫的破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截止到2006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房价涨幅总体并没有显著超越35个重点城市的平均涨幅。从城市化规律来看,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城市化率还未突破50%,城市化总人口的流动还主要是以从农村进入大城市为主,人口流动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的阶段(城市化率突破50%)还没到来,因而城市间房价涨幅差异不是十分显著。 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总体每年还将继续快速提高;农村进入城市为主导阶段即将结束,未来人口流动将依次进入以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导阶段、以大城市郊区化为主导阶段和以都市圈为主导阶段;按照城市化的国际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尤其是这些核心城市郊区的房价相对会有更大的潜力。因此中国城市的房价总体是处于上涨过程中的,紧缩性政策导致的房价回调只能是短期的。  2、本币升值并不一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日本当年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日元升值有着紧密的关联。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从国际比较来看,85年“广场协议”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升值,1988年与1985年相比,主要货币的升值幅度分别为:德国马克70.5%,法国法郎50.8%,意大利里拉46.7%,英国英镑37.2%,加拿大元近11%。比较来看,日元的升值幅度最大,达86.1%。而这些国家并没有发生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泡沫经济。这说明,“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经济并无必然联系。可以说,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根源在其内部。  就中国来看,现在人民币依然在而且还会继续升值,而股票和房地产却早已下跌。  因此,本币升值并不一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  本币升值也只是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充裕资金的可能,房地产价格的最终上涨还需要市场一致预期上涨这一重要条件。  所谓的“升值不止,行情不断”更是表面的片面之言。  3、市场的均衡是短暂的顶 点 财 经 人是理性的,更是贪婪的。当市场的均衡一旦被打破,若没有有效的调控措施,市场会加速上涨或下跌:  日本当年,人们形成了土地上涨的预期,市场的参与者都在疯狂地追逐着土地:银行的行为扭曲了;企业的行为扭曲了;值得一提的是,普通民众的行为也发生了极大的扭曲:当年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涨,日本民众为了逐利,不惜压缩消费甚至节衣缩食以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压缩消费的一个结果就是:86年日本的CPI居然还出现了负数; 日本当年泡沫捅破之后,市场的参与者也都在疯狂了抛售土地,引致了市场巨幅的惨重下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虽然不会发生日本当年那样的情况,但就市场的均衡而言,确有几分神似:  前年和去年上半年,市场的参与者忽然都一致看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前景,居民在囤房,地产公司在囤地。市场的均衡被打破,房价猛烈上涨; 而今,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下,市场的参与者都预期房价要调整,开发商在降价,居民在观望。市场的均衡同样被打破。房价已经在开始下降。但市场预期房价还将不断下降。而政府认为还需要继续宏观调控,还没出手。

日本房地产泡沫怎么产生的?~

用动画分析日本曾经出现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房价崩盘。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1985 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

为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

美元贬值(大量增发美元)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

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于是纷纷拿出银行的积蓄进行投机。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当时,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

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个人纷纷破产,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人们常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 “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日本房价泡沫破灭过程
答:日本房价泡沫破灭过程: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由于过度投机和政策调控不当,日本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随后泡沫破裂,房价暴跌,导致大量银行和房地产公司破产,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在19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繁荣,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低利率政策,房价不断上涨,吸引了大量...

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答: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起源于1985年,标志性的事件是当年签订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以东京都中心为首的商业和住宅用地价格急速攀升,地价市值总额在1990年达到顶峰,东京都的地价甚至超过了整个美国的地价。然而,这一泡沫在1991年破灭,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许多...

如何解决楼市泡沫问题
答:楼市泡沫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单单依靠国家政策并不能将其消除,只能是通过市场的自身调控,进一步建立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在加上严厉的房地政策,楼市泡沫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这句话我不太理解:房产有很大的泡沫,用通货膨胀慢慢把泡沫给消除了
答:1,通货膨胀通俗讲就是你兜里的钱来得多啦,原来收入2000元,工作没变,现在收入4000元。2,房价的成本2000元,卖价6千元,形成虚高即泡沫。3,当你收入2000元时,对买房子不敢想;而收入无形中提升了,房价没变,就有可能出手。4,由此可以说,房产的大泡沫,可用通货膨胀慢慢来把泡沫消除。5,...

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答:日本房地产泡沫最初表现为地价的上升。其过程是,从用途上讲由商业用地到住宅用地、再到其它用地;从地域上讲,先是东京都中心、而后扩展到东京都圈、进而扩展到大城市圈、最后是中小城市圈。这样一个波及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首先是地价的膨胀、其次是地价趋于稳定、最后是地价的急速下降。 比如继1985...

楼市泡沫怎么解决
答:这样才有利于抑制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投机,才能确保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想要解决当前的楼市泡沫仅依靠政策调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市场机制将泡沫消除,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人民有房可住,才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楼市泡沫怎么办
答:当前我国正大力加强建设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今年以来,以长期租赁为重点的租赁市场开始迅猛发展,除此之外多元化住房体系的购建,再加上各地严厉的调控政策,金融贷款不断收紧,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投机炒房行为,这使得房地产泡沫进一上消除,随着多项政策的实施,相信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将逐步走入正轨,而楼市...

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为什么会破?
答:第一、房地产行业的饱和。目前来看,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县城。需要买房基本上都是刚需性的,并不会大失去消费,也不会计划在房产这类投资。自从有了“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以后,炒房团的悄然离去,市场出现疲软。即使手上有房也甩不掉。低价不想卖,高价卖不出。最主要的是现在人口...

国外楼市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答:楼市加速复苏,这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可以看出,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对于国家经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冲击,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必须要加快建立房地产有效的调控机制,从根本上对楼市泡沫予以消除,避免出现泡沫破裂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促使房地产市场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房地产泡沫破灭?
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伯格认为: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泡沫过度膨胀的后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