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发现烧杯底部仍有固体未溶解,对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探 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

作者&投稿:项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提出问题]: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小华同学的理由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或加水量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不能形成澄清的溶液.
故答案是:CO2+Ca(OH)2=CaCO3↓+H2O;固体还可能是微溶的氢氧化钙饱和后析出的晶体;
[进行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乙同学猜想是CaCO3;我认为可能是Ca(OH)2和CaCO3
故答案是:Ca(OH)2 和CaCO3
[实验与结论]: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钙.
故答案是:过滤;石蕊;有气泡产生;
[拓展与应用](1)Ca(OH)2变质主要是接触空气中的水后和二氧化碳后发生反应,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NaOH等也具有这样的性质,认识到这两种物质都应密封保存;
(2)①当PH=4时,说明溶液呈酸性,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原因一定是加入的盐酸过量.则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除了生成的CaCl2外,还有剩余盐酸中的溶质HCl.
故答案为:CaCl2、HCl.
(2)②由题意可知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3.65g时,盐酸和Ca(OH)2恰好完全反应.
则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3.65g×10%=0.365g
设: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
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x     0.365g
74
x
=
73
0.365g

解得,x=0.37g
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
0.37g
0.5g
×100%=74%
答: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74%.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因发现烧杯底部有固体未溶解,对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探~

【提出问题】熟石灰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小华同学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固体还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故填:CO2+Ca(OH)2=Ca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固体还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进行猜想】猜想三:熟石灰样品成分还可能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故填:Ca(OH)2和CaCO3.【实验与结论】①取小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固体和液体;②向①所得液体中加入适量酚酞溶液,溶液变红;③向①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三正确.故填:过滤;酚酞;有气泡产生.【拓展与应用】(1)NaOH和氢氧化钙一样,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因此应该密封保存.故填:NaOH;密封.(2)①当pH=2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稀盐酸中的氯化氢.故填:CaCl2、HCl.②设: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x 3.65g×10%74x=733.65g×10%,x=0.37g,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0.37g0.5g×100%=74%,答: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74%.

由于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可能是未溶解了的氢氧化钙,故填: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若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则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故填: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检验氢氧化钙,可以使用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检验碳酸钙,可以使用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3)酚酞试液;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4)稀盐酸. (5)溶液变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猜想正确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
答:C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分析,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产生了气体,且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A.硝酸钾与硫酸不反应,没有气体产生,不会出现乙试管中冒气泡的现象,故A错误;B.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

...进行了一系列活动.(1)在实验室配制所需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
答:②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钠也显碱性,会使酚酞变红色,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③再配制溶液浓度远小于原溶液的氢氧化钠,滴入酚酞,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浓度较小的氢氧化钠,滴入无色酚酞, 若溶液变红色后,颜色不变,说...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室取出硫酸试剂,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
答:(1)配制稀硫酸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A...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生石灰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 ...
答:(1)CaO+H 2 O=Ca(OH) 2 (2)Ca(OH) 2 和NaCl;(3)漏斗(4)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碳酸钠(5)CaCO 3 (6)蒸发(7)①1.8 ②B ③ 偏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 ...
答:需要的共同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密度为1.04g/cm3)的质量是:50g×3%6%=25g,体积是:25g1.04g/cm3≈24.04mL;(5)在使用量筒读数时,视...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1)实验室制取CO...
答:(1)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因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是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与液体稀盐酸的反应,我们可选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易溶于水,所以我们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收集气体;因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
答:(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二者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无法判断反应的终点,不易控制二氧化碳的用量,方案乙能够实现制取碳酸钠溶液,但是整个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本题答案为: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过程繁琐,操作复杂;(2)采用丙制取碳酸钠溶液,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
答:(1)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排空气法先集满;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得,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2)根据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先将大试管与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连接,再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试管...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1)该小组同...
答:(1)①实验室制备氨气用熟石灰用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用碱石灰干燥,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吸收应防止溶液倒吸,所用的装置分别有I、F、G、E、C,故答案为:I、F、G、E、C; ②氨气加热时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学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 ...
答:由于甲溶液滴入石蕊为蓝色,那甲溶液呈碱性,一定有OH-,肯定无H+,Ag+。则乙有H+,Ag+,无CO32-,Cl- 甲有CO32-则无Ba2+ 还有剩余的K+,NO3-,由于每种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也有阴离子,所以K+在甲溶液中。NO3-在乙溶液中 所以甲溶液中有OH-,CO32-,Cl-,K+ 乙溶液中有H+,Ag+,B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