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死前给李治的遗诏是什么内容 李世民死前给李治的遗诏上写了什么

作者&投稿:邲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世民留给李治一道遗诏,

内容是如果媚娘怀孕,一定要她把孩子流掉。

李世民在生命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守护大唐江山。

长孙无忌来见李世民,李世民把大唐和儿子都托付给长孙无忌,

最后说出将会安排媚娘入感业寺,求他放过媚娘性命,长孙无忌答应。

李世民想见媚娘最后一面,

长孙无忌已派人去接媚娘,却被告知媚娘已经不在房府中。

此时媚娘已经入宫,却被高阳公主锁在偏殿里,与李世民一墙之隔却无法相见。

李世民终于没能见到媚娘最后一面,

却在弥留之际仿佛看到媚娘向自己走来,一代传奇的帝王李世民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世民临死前给李治的密诏写的什么~

李世民留给李治一道遗诏,内容是如果媚娘怀孕,一定要她把孩子流掉。李世民在生命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守护大唐江山。长孙无忌来见李世民,李世民把大唐和儿子都托付给李世民,最后说出将会安排媚娘入感业寺,求他放过媚娘性命,长孙无忌答应。李世民想见媚娘最后一面,长孙无忌已派人去接媚娘,却被告知媚娘已经不在房府中。
此时媚娘已经入宫,却被高阳公主锁在偏殿里,与李世民一墙之隔却无法相见。李世民终于没能见到媚娘最后一面,却在弥留之际仿佛看到媚娘向自己走来,一代传奇的帝王李世民离开了这个世界。
媚娘以身撞门,来到甘露殿,却看到痛哭的朝臣们,媚娘不敢去看李世民,往事一幕幕在她眼前滑过,她知道自己终于失去了此生最为热烈和真挚的一段爱情。甘露殿上回荡着媚娘撕心裂肺的呐喊。徐慧在锦乐宫中自尽,留下遗言,求媚娘把她葬在李世民身旁。

  唐太宗给李治留下的班底,以舅舅长孙无忌为首。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临终前,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卧榻前,当然太子李治也在场。

唐太宗说:“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又谓遂良曰:“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仍令遂良草遗诏。有顷,上崩。(通鉴)

唐太宗这段临终的话,是遗嘱的主要内容。这个遗嘱有三层含义,实际上是三句话,而三句话的表达确实面对不同的人。第一,先说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让长孙无忌、褚遂良好好辅佐李治。这是所有托孤的必有内容。正是因为新皇帝还年轻,缺乏经验,所以才会嘱托有经验可信任的大臣辅佐新皇帝。所以,这句话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是托孤的老生常谈。第二,说给太子,让李治好好倚重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对于新皇帝而言,是否信任托孤大臣,会成为后来政局的关键所在。唐太宗在这里是鼓励李治,只要依靠两位大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发生。前两句话,其实要未来的君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都是可以理解的通常道理。第三,面对褚遂良说长孙无忌,是这个托孤言辞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让褚遂良保护长孙无忌,不要让人离间了长孙无忌和李治的关系。这是一句很奇怪的话,为什么唐太宗会担心有人离间长孙无忌呢?为什么唐太宗把这件事情看得如此重要呢?

这个遗嘱大有深意,证明对未来唐太宗的一些担心,表达了唐太宗一些不太明显的想法。比如,唐太宗为什么不防止褚遂良被人离间呢?一定是褚遂良没有这个可能。为什么呢?有一次唐太宗评论褚遂良说“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於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褚遂良虽然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表现出色,但是他是一个南方士族,在北方没有什么根基,所以这就决定了他在根本上是不能独立的,唐太宗在的时候依附唐太宗,后来依附长孙无忌,因为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的代表,是唐太宗最信任的人。所以,唐太宗不担心褚遂良被人离间。这层意思还可以有另外的表达,即褚遂良被离间并不是严重问题,长孙无忌被离间才是严重问题。为什么?在当时,态势很清楚,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之间,长孙无忌才是领袖。如果褚遂良出问题,只要长孙无忌在,他自然会保护褚遂良。但是,如果长孙无忌被离间,褚遂良能够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吗?显然不能。这个判断我们还真的遇到了实例。永徽初,褚遂良因为强买下属的房产,被御史告发,结果案件还没有审查清楚,褚遂良就被调到同州当刺史。研究者就有人认为,这是长孙无忌在保护褚遂良。那么后来长孙无忌出问题的时候,褚遂良在哪里?早就先行一步被处置了。

唐太宗说不要让人离间长孙无忌,这话实在太费解,也大有深意。被人离间,就要有被离间的的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前提是长孙无忌和李治之间存在被离间的可能性。但是,李治当皇帝,长孙无忌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从李治方面说,应该满怀感激之情,怎么会怀疑长孙无忌呢?那么唐太宗这话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唐太宗的这个遗嘱,让我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遗嘱。那是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前的遗嘱。那个遗嘱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关于长孙无忌的,皇后的意思是不要重用长孙无忌,不要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否则可能会出现灾祸。联系到长孙皇后的遗嘱,对于唐太宗的遗嘱就豁然开朗。现在看来,唐太宗跟长孙皇后真正的心心相印,他当然理解皇后的良苦用心。

原来,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层含义,是说给长孙无忌听的。“太子仁孝,公辈所知”,这句话一定要注意,这暗示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太子与无忌之间如果出现矛盾,不应该是太子的责任。被离间,一定有被离间的理由。太宗的话,核心含义是让长孙无忌注意,不要给别人留下离间的可能,更清楚一点地说,全力辅佐太子,但是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过分,否则就可能被离间。这里的所谓离间,就是长孙无忌与李治发生矛盾冲突。想想古往今来的被离间事件,不都是发生在君臣之间吗?对于长孙无忌这样的大人物,皇帝以外的人士,离间不离间当然没有意义。那么,唐太宗担心长孙无忌什么呢?还记得贞观二年,长孙无忌从右仆射位置上下来的往事吗?开始,皇后不希望长孙无忌担任这个职位,皇帝不听,还是任命了长孙无忌。后来,有人告发长孙无忌揽权。皇后乘机劝无忌主动请辞。皇帝李世民虽然在朝堂之上为长孙无忌辩护,但是辩护的是长孙无忌的忠诚,并没有辩护他揽权,而且最后还是听从长孙无忌的辞职。对于长孙无忌,贞观年间,唐太宗还表扬过他,说他善避嫌疑。是什么事情呢?还是辞职那件事。说明那件事不论是唐太宗还是长孙无忌,大家都没有忘记。现在,唐太宗临终前再次提醒,意义重大。因为未来的世界,显然长孙无忌和李治的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政治舞台是否和谐,这两个人的关系决定着一切。

为什么说高阳让武则天见不到唐太宗最后一面,真的是把媚娘锁在偏殿那段删...
答:李世民留给李治一道遗诏,内容是如果媚娘怀孕,一定要她把孩子流掉。李世民在生命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守护大唐江山。长孙无忌来见李世民,李世民把大唐和儿子都托付给李世民,最后说出将会安排媚娘入感业寺,求他放过媚娘性命,长孙无忌答应。李世民想见媚娘最后一面,长孙无忌已派人去接媚娘,却被告知媚娘已经不在...

唐朝李治怎么死的
答:当晚,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宣布遗诏:“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宝十三年(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弘孝皇帝。

唐高宗李治简介:李治生平经历了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答: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宣布遗诏: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宝十三年(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恪是自尽而死的还是被砍头的??
答:他在唐太宗去世以后,以元舅辅政,为了稳固唐高宗李治的皇位,亲手制造了惊天大案,诛杀了名望素高的吴王李恪,以绝四海之内的期望,为绚丽的初唐抹下了无比悲怆的颜色,而这一悲剧的导火线就是吴王李恪和唐高宗李治的亲妹妹高阳公主(始称合浦公主),这个美丽的女人可怕的任性和可怕的无知牵连了李恪的性命,但李恪直到临...

关于李世民
答:定入宫与李世民对质,从而在玄武门内遭伏被杀的。所以,若这份奏章不存在,就不存在 李建成入宫之事,也就不会发生玄武门事变。由此可见,这份奏章是起到"引蛇出洞"的 关键作用。 很可能当时李世民的确写过一份奏章给李渊,内容也一定是控告李建成某些问题,而 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威胁性,否则李建成就不会坚持入宫...

李世民资料
答:前安州大都督、赵王元景为雍州牧,蜀王恪为益州大都督,越王泰为扬州大都督。二月丙戌,靺鞨内属。三月戊申朔,日有蚀之。丁卯,遣御史大夫杜淹巡关内诸州。出御府金宝,赎男女自卖者还其父母。庚午,大赦天下。 夏四月己卯,诏骸骨暴露者,令所在埋瘗。丙申,契丹内属。初诏天下州县并置义仓。夏州贼帅梁师都为其从...

求李恪的完整资料。
答:从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以后赐吴王恪书可以看出,太宗逝世之前,他都还是很有野心的,太宗书诫之曰:“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前,为什么要把徐茂公流放到外地?
答:所以,李世民的这番安排,其实有着更深的历史原因。 当时,在李世民临死之前,他给李治布置的权力格局,是以长孙无忌为核心的外戚和以江夏王李道宗、吴王李恪为核心的皇族宗亲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保证李治的皇权不受威胁。在这种权力布局下,徐茂公这位异姓军方大佬,其地位就显得非常尴尬。因为,经过...

李世民的第一位老婆是谁
答: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皇帝目前知道的,韦贵妃、杨淑妃(隋炀帝女)、阴妃、燕德妃、杨贤妃、杨氏(李元吉妻)、王氏、昭容韦尼子、充容徐惠、才人武媚。第一位就是文德皇后,如果为了顺应千古一帝评选热潮,也来选出一位千古一后的话,那么长孙皇后绝对是当之无愧,就算李世民当不得千古一帝,也可以...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派儿子秘密将谁杀死?
答:所以说通过《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李世民在临死前要让儿子李治除掉的人就是李勣,不过这个除掉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只有在李勣不听圣命的时候,才会将其除去,但是像李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李世民的心思,他接到圣旨之后,甚至连家都没有回,便直接离开了京城,而李治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