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进化是怎样由来的? 人的由来是怎样进化成?

作者&投稿:欧阳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阶段,是人的系统(人科)本身的起源。

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人科,也叫人的系统,包括从最原始的人到现代人。人科下有许多种属。

人科本身的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核心内容,首先是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其次是有关人类进化的方式。

关于人类起源的地点,现代人类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人类诞生地在非洲。原因有二:一是非洲现存的大猩猩和黑猩猩两种猿,是人类最近的亲属。因此,非洲过去可能生存有与人类祖先密切相关的已绝灭的猿类。二是在非洲出现的最早人类化石,距今在40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而欧亚大陆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只接近于200万年前,这表明人类史前活动大多发生于非洲。

关于人类起源的时间,在本世纪60年代,被普遍认为是在距今至少1500万年到3000万年前,当时认为,腊玛古猿(小的似猿动物)是最早的人科物种,已与猿出现分化。根据化石记录,认为分化的时间就在距今1500万年到3000万年前。但后来由于大量完整的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否定了腊玛古猿作为人科的最早物种的地位。70年代,分子生物学开始被应用到了古人类学上。生物学家通过比较现在的人和非洲猿类的某种血液蛋白结构,确定出了在结构上的差别程度。由于这种差别是突变的结果,会随着时间而增加,即人和猿的物种分离的时间愈久,则突变积累的次数愈多(即所谓的分子钟)。通过多次计算突变的频率,最终测出了最早的人类物种的出现时间,是距今大约700万年前。

至于人类进化的方式,长期以来,人类学家一直沿用达尔文提出的人类起源中人类各特征协同产生的“一揽子”观点,即两足行走、技能和扩大的脑是协调产生的。每一性状的进化都反馈至其他的性状,这种互相联系的进化理论最近被称为是不科学的(腊玛古猿最初被确定为最早的人类物种,就是这种理论的结果)。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人类的各种特征不是同时起源的,而是渐次出现的。

既然人的特征不是同时起源的,那么是什么特征最先发生,即什么特征作为人科的开始?

现今人类学上通行的观点,是以能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科特征的开始,把能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归入人科,以此与猿相区别。

人类学家认为,早期人类的两足直立行走的形成,是生物学上的一种重大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改变,在人类进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两足行走是能效更高的行动方式,能长距离行走而不产生大量的代谢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比四足行走的效率要高得多。能量效益是两足行走的自然选择的力量。同时,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得到解放,可用来携带和操作周围的东西。

总之,两足直立行走这种特殊的行动方式,是人类进化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发展,代表人类适应中的核心变化。

综上所述,人类起源的第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就是在大约700万年前,由类似猿的动物转变成为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

第二个阶段,是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的繁衍(即适应辐射)。

生物学家认为,当一个物种随着一种新的适应而产生时,在以后的几百万年里,常常会发展出多种后裔种,它们表现着有关那个初始适应的各种不同的发展,这种发展就是适应辐射。

在早期的人科成员中,现已能肯定的就是南方古猿,是一类能两足行走的似猿动物(如著名的汤恩小孩化石),其生存年代从距今400万年前到大约100万年前,人类学家将所有的已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归并为一个属两个种:较纤细的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较粗壮的种被称作南方古猿粗壮种。人类学家认为,粗壮种只是人类进化系统树上的一个旁支,而主干是纤细种,经过一系列演化发展为现代人。

随后在非洲又陆续发现了一些其他种的南方古猿化石。50年代末,发现了南方古猿鲍氏种化石,其生活于175万年前。人类学家认为它是南方古猿粗壮种的东非变体或地理变异。70年代,又发现比南方古猿非洲种更为原始的化石——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300万年前到390万年前之间(以“露西”为代表)。它被认为是南方古猿非洲种的祖先,又是人的祖先。90年代,还发现了最早的人科化石——南方古猿始祖种,其年代在距今440万年前,但尚未形成共识。

在60年代,还发现了另一种类型的人类化石,距今200万年左右,它的特征是脑量已大大增加,比南方古猿几乎大出一半。人类学家将它命名为能人(意为有技能的人,也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代表了最终产生现代人的一个分支。

由于能人化石的出现,人类学家又把早期人类确定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具有小的脑子和大的颊齿(各种南方古猿所具有),另一种类型是具有增大的脑子和较小的牙齿(人属)。而各种南方古猿在100万年前绝灭了,人属最后导向像我们今天这样的人。

根据适应辐射的原理,人类学家计算出在两足行走的人科动物的进化历史中,从700万年前的群体起源到今天之间,至少存在过16个物种。但遗憾的是,在南方古猿之前至今尚未发现能肯定的早期人科化石资料,故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空白,而对缺少化石的原因,也有着不同的假设。

第三个阶段,是人属的出现(脑子扩大作为标志),以后发展成直立人和最终到智人。

在人属出现以前,所有两足行走的早期人类(猿),只是行走方式上像人,除此之外,则没有一点是像人的,并且实行一种似猿的生存战略。

大约在200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人属成员——能人。能人的王要特征是有扩大的脑子,脑量平均在600~700毫升左右,比南方古猿大,另一特征是后部牙齿比南方古猿稍小,且有继续减小的倾向,与南方古猿刚好相反,而且能人在体力上非常活跃,是能有效地奔跑的第一个人类物种。

根据化石记录,能人已能制造石器,这是人类史前时代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能人通过制造石器(工具),较多地得到了以前难以得到的食物——肉食,使能人食性发生改变。由于在食物中大大提高了肉类的比例,早期人属才能形成超过南方古猿的脑量,变成真正的人脑。

能人的后代是直立人(即猿人,如我国的北京猿人、元谋猿人、蓝田猿人等),它们的头盖骨具有许多像猿的性状,而大腿骨却很像两足行走的现代人,故命名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20~200万年以前。直立人的脑量再一次明显增大,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同时,直立人的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大,身高增加20厘米左右,体重增加20千克左右。

直立人把狩猎肉食和采集植物,作为维生策略,而这个策略是惊人的成功的。虽然采集植物性食物是直立人热量的主要来源,但狩猎对直立人的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讲是人类进化中的又一个核心。因为狩猎对直立人的大脑、身体及社会行为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狩猎作为出发点,促使直立人产生复杂的行为,包括制造更复杂的工具(如手斧),使他们的脑进行复杂的活动,而脑的活动又促使脑组织扩大,于是脑、手和工具相互促进。狩猎获得的肉食,也促进了脑和手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了工具的改进。

同时,直立人由于更多地依靠狩猎,使他们获取食物的必需时间减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用来交往;其次狩猎是有计划地、合作地来进行,使人群之间能有更复杂的社会交往的机会,相互交往多了,产生了语言。而且人类学家也认为,分享采取的食物,也有利于发展语言、社会互助和智慧。

在距今4万至25万年前,出现了直立人的后代——智人(也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等)。智人的主要特征是脑量继续增大,在1300毫升以上。智人仍保留着一些较原始的特征、性质,但比直立人进步,在制作石器的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地区性特征也明显起来。一般认为,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而来的。

智人继续进化,发展成了现代智人(指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第四个阶段,是现代人的起源。人类学家们认为,在大约35000年前的考古记录中突然出现的艺术表现力和精巧的技术,是现代人进化的一种清楚的信号。根据考古记录的研究,确定现代人的进化活动发生在5万年前至3万4千年前之间,由智人进化而来,最终演变成了有鉴别和革新技术的能力、有艺术表达的能力、有内省意识和道德观念的人。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有两种假设。一种是多地区进化假说,认为现代人的起源是包括整个旧大陆的事件,现代人出现于任何有直立人群体的地方,直立人群体在接近200万年前从非洲向外扩张,定居于整个旧大陆,地区性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在整个旧大陆维持着遗传的连续性,从而在有直立人群体的地方和谐地发生了朝向现代人的进化趋势。另一种假说是出自非洲假说,认为现代人在近期产生于非洲,很快扩张到旧大陆的其余部分,取代已存在那里的直立人和智人。

对于这两种假说,大多数人类学家在全面衡量各种依据后,较倾向于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假说。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二)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三)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经过达尔文等及其以后100多年来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疑问。综合各家之说,试以本节作为全文的总结和结束。 1.人类是灵长类进化的最高阶段,于中新世末期,大约1000万—1400万年以前开始从猿类分化出来,向着人类系统方向进化。 2.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他的起源和发展,即进化的过程是: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称能干南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元谋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称古人、尼人,包括中国的马坝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也称新人、克人,包括中国的河套人、山顶洞人等)——现代人(包括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或棕种人)。现代人在人类分类学上属于晚期智人,是智人的一个亚种,而因为现代人在全新世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所以单独分立出来。 3.人类进化在体质上与猿类的主要区别,在于人能够用两足直立行走,头颅变大,变圆,原始的犬齿变短,全部牙齿靠近在一起。于是有灵便的双手,敏锐的头脑和适宜咀嚼的牙齿,能够制造工具,杂食,语言交流,扩大活动范围等。这些功能又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 4.人类与猿类更重要和本质的区别是人类出现了文化,群体社会不断发展。 5.人类进化与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及由它引起的植被和地形的变化。第三纪气候温暖,而于第三纪中新世开始变冷,至中新世末,南、北两极已有冰盖,低纬度地区也变冷,森林范围缩小,部分被毁灭,出现草原和荒漠。原住在森林中的古猿逃向赤道地区,住在森林边缘和平原上,于是用四肢攀缘,林栖,主要吃果实的动物,逐渐进化为能够两足直立行走,杂食,狩猎的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就保存下来,继续进化发展,不能适应的就灭绝了。第四纪更新世冰期来临,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冷—暖和干—湿交替变化,植物覆盖、冰川、河流以及海、陆发生相应的变迁,大大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得以适应变化巨大的生存环境。这时期,现代人的体质进化已经基本完成,而人类的行为,智力,文化和社会有显著进化。到全新世,气候变暖,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进代,由 原始公社进化为阶级社会,同时完成了人类的大迁徙,广布世界,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格局。 6.现代的猴和猿类与人类是亲戚,有着共同的祖先,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但是自从他们在远古时期分化以后,各自沿着不同的分支系统演化,适应一定的生活条件,已经形成具有独特的身体结构类型和习性。所以,现代的猴子和猿类不能再变成人。 7.现代人可以分为黄种,白种,黑种,或者还有棕种几个主要人种类群,他们是在发展、扩大分布过程中的地理区域差异,是完全一样和平等的。因此,任何“优种说”和对不同人种的歧视都是不合理的。 8.根据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可以认为生存环境的变化,劳动生产,分工合作,语言交流和文化技术是促进人类及社会进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或动力。而现今世界发达地区,高科技已进入到电子和信息时代,又面临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试想,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是头大身小的畸形物吗?这是科学幻想还是杞人忧天!!

就是由猴子通过自然选择而来的

1、人类的起源在那里?2、人类是怎样进化的?~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是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一支,其出现及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以前,旧大陆生活着许多种古猿。但其中哪一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由猿到人这一进化过程的,还是一个远没有解决的问题。腊玛古猿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古人类学界一般都把腊玛古猿当作最早的人的进化系统的代表。腊玛古猿化石最早是1932 年在印度发现的 ,1934 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以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不少地方发现过类似的化石,都被归入腊玛古猿类 。腊玛古猿最早的年代为距今 1400 万年,当时一般认为人类起源的时间至少是在1400万年以前。 后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在较晚的时期才从猿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年;腊玛古猿的年代太早,它们不可能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另外,人们发现,每一个出土腊玛古猿化石的地点,都同时有另一种肯定是猿类的西瓦古猿化石存在,两者在形态性状上没有重大差别,属于同一类型,只是雌雄性别不同而已。因西瓦古猿命名在前,腊玛古猿命名在后,于是人们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则,取消了腊玛古猿的名称,把它并入西瓦古猿。后来人们一般都同意这种意见,否定了腊玛古猿是最早人科成员的代表。西瓦古猿有不少特征与猩猩相似,因此西瓦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在中国的云南发现了距今约800万年的禄丰古猿 ,这种化石与非洲大猿及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南方古猿有相似特征,可能是接近于人类远祖的类型。但也有人认为,东非肯尼亚发现的肯尼亚古猿,或者在希腊发现的奥兰诺古猿,更有可能是接近人类祖先的类型。 南方古猿与能人 腊玛古猿生活于距今1400万 ~ 700万年之间 。在距今700万 ~ 400万年的这段时间内,至今只发现少量零星的化石材料。能够肯定为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的化石代表 ,是生活在距今400万 ~ 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虽然还被称作猿,但它实际上已经是最早踏上人类进化历程的远古人类。它是1925年根据在南非塔翁发现的一个幼年头骨化石命名的。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在颅骨、下颌骨、牙齿、骨盆和四肢等方面已经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一系列的人科特征,并且肯定已采用两足直立的行走方式,而能否直立行走,则是人在生物学上的基本特征。南方古猿的脑量超过现代大猿,脑的结构也基本上属于人的类型。 继南方古猿之后的人类是能人。能人在体质特征上比南方古猿进步,生活在距今约230万~180万年前,分布在东非和南非。能人化石最早发现于1960年,至今除奥杜韦峡谷外,在肯尼亚的库彼福勒、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地区及南非的斯特克方丹、斯瓦特克朗等地,也发现了这一类型的化石。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创造的文化称为奥杜韦文化。 直立人与智人 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以直立人为代表的阶段。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 万年前,创造的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发现者E.杜布瓦将其定名为直立猿人,并相信直立猿人是现代人的祖先。但关于爪哇直立猿人是猿是人的争论持续了很久,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化石,并有大量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动物化石出土,直立人是早期原始人类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现在发现直立人类型化石的地点已遍布亚、欧、非三洲广大地区,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爪哇和中国云南,也都发现了距今15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化石。 古人类学上的一项重要发现,是在亚、非、欧洲都出土了从直立人到智人过渡类型的化石。在亚洲,有1984年在中国辽宁营口发现的金牛山人头骨;在非洲,有1975年在摩洛哥发现的萨莱头骨和1976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发现的博多头骨;在欧洲,有1960年开始在希腊陆续出土的佩特拉洛纳头骨及后来在法国发现的阿拉果人头骨。这些头骨一方面具有直立人的性状,另一方面又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它们为解释怎样从直立人过渡到智人提供了重要的根据。 人类进化的最近一个阶段,是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阶段。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约25万~4万年前 ,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 。晚期智人在解剖结构上属于现代人,大约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在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分布范围扩大了,从旧大陆到达了澳洲和美洲。 这样,由现有发现的化石来追溯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 ,已可以循着由近及远的序列,从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直立人—能人,一直追溯到南方古猿。比南方古猿更早、形态更原始的人类的早期代表,则还在探索之中。
求采纳

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 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 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拉马克学说中的内在意志带有唯心论色彩;后天获得性则多属于表型变异,现代遗传学已证明它是不能遗传的。

生物的进化方向是怎样决定的?
答:可是,共同的祖先怎么会产生面目全非、多种多样的后代呢?很久以前这个问题就困扰着人类,虽然有不同的答案,但最令人信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五花八门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不断变化发展而成的。生物的变化发展也叫生物的演化,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进化”。地质学家对化石的研究证明了“生物进化”...

进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2、两栖类、爬行类的起源和进化。从水栖生活转入陆栖生活,因古总鳍鱼类具有内鼻孔,偶鳍的结构和五趾型的四肢相似,以后由于环境的变化,逐渐变为原始的两栖类。蚓螈为现代无尾目的祖先,而另一支壳椎类的两栖类,演化为现代的有尾目和无足目。爬行动物是石炭纪末期由古代迷齿亚纲的始椎类两栖动物...

动物是怎样进化来的?
答:一般认为动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5.6亿年,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但它们仍没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度过童年。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在陆地...

动物是由什么进化来的?
答: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脊椎动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早的甲胄鱼逐渐进化到两栖类,从此生物开始由水生向陆生进化;从两栖类进化发展到爬行类,又从爬行类中分化出鸟类和哺乳类,最后直到人类从哺乳类中演化出来。显然正是这样一个由...

请问人类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答:人类是怎样起源与进化的? 世界上,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先都很感兴趣,常想:我们来自何处?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以怎样的程序,慢慢地衍生、分化,并遍布全世界的?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和猿有一定的近亲关系,人和猿的共同远祖是3000~3500万年前生活于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

人是怎样进化来的
答:2014-04-27 人是怎么进化来的? 300 2013-04-30 人是如何进化来的? 567 2020-01-11 动物是怎样进化来的? 4 2018-01-24 小鸟是怎样进化来的? 2010-08-27 人是怎么进化来的 9 2006-11-06 人是怎样进化来的?(包括过程) 2014-04-27 人是怎么进化来的? 2010-04-07 人是怎样进化来的 84 ...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答: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人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答:1.人类是灵长类进化的最高阶段,于中新世末期,大约1000万—1400万年以前开始从猿类分化出来,向着人类系统方向进化。 2.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他的起源和发展,即进化的过程是: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称能干南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元谋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称...

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
答:按照目前的人类进化理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古猿是人类的早期祖先,人类是从一种古猿类发展而来的。现代基因研究也表明,人和现代猿类有一定的近亲关系,人和猿的共同远祖是3000~3500万年前生活于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特别是20世纪前后的近几十年来,在亚、非、欧等洲...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在怎样形成的?
答: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2)能人阶段。前200万-前175万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