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哪些课文在小学的语文书上出现过? 季羡林有哪些作品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作者&投稿:阮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义务教育课程脊者滚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2、《怀念母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3、《夹竹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樱余科书江苏国标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4、《小苗与大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季羡林 :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嫌明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扩展资料

季羡林文笔特点:

季先生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 “真”与“朴”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正如季先生所追求的那样:“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 

“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 “实”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小中见大,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形成了其散文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季羡林



小学课本出现过季羡林的文章有:

1、《怀念母亲》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思念”,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内疚,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敏销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3、《夹竹桃》

《夹竹桃》是一篇被读者称为“具有史诗性质”散森拿拍文,作者为季羡林,先选入苏教版语文六(下)第19课课文。

扩展资料:

季羡林其它收入教科书的文章: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课,德国    

《怀念母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课    

《夹竹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    

《夹竹桃》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幽径悲剧》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清塘荷韵》    上海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八课    

《成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  此羡  

《做人与处世》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永久的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课    

《忘》    2014泉州市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季羡林文章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怀念母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岁清级上册)
3、《夹竹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4、《小苗与大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季羡林 :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乎毕前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数圆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2.《怀念母亲》

季羡林的巜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的哪些课文在小学的语文书上出现过~

人教版小学语文季羡林写的课文有《怀念母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还有一个关于季羡林的,那就是《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怀念母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夹竹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9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小学生张钫采访季羡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课)

在一到四年级周记羡林写过的课文有哪些
答:《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主要内容(简短些)有悬赏哦!
答:《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作者访问名人的对话,包括访季羡林(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访史铁生、访李国文、访丁聪、访黄宗江、访靳尚谊、访曹文轩等。访季羡林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苗苗:好。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苗苗:爷爷,...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概括主要内容
答:“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季老对童年时阅读印象深刻,说得生动形象,听来如临其境。②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怀念母亲作文
答:《怀念母亲》是羡林在国外留学时写的一偏作文,它包含了季羡林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的无限思念。这篇文章看出故乡是压在游子心头一份深深的怀念 家,累了可以休息,乐了,可以分享。而不能回家的游子们却只能在心中思念故乡的景物和人,心中充满忧愁。我们要无时无刻地记住故乡,记住自己的家。因为那时我们生长的地方...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永久的悔》教案
答: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永久的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永久的悔》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

季羡林的资料
答: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

大树指的是秀羡林为什么
答:她的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作者访问名人的对话,包括访季羡林(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访史铁生、访李国文、访丁聪、访黄宗江、访靳尚谊、访曹文轩等。望采纳...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1000字5篇
答: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首先通过他与书的不解之缘,告诉我们书籍是如何影响他一生的,体现了读书对人的一生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回到做人层面上告诉我们实实在在的做人之道,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我想谈谈个人对读书的看法。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声像资料使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形象地获取信息,但书籍的魅...

我的学校怎么写作文(三年级)
答:原来是羡林楼的小餐桌在和我们开玩笑呢! 中午,我们学校的“竹笋儿”小餐桌都会飘出淡淡的饭菜香为,让人垂涎三尺。当我们拥挤着领餐时,老师们都会会心的微笑,给我们上午的学习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看!这就是我所热爱的学校!它不豪华,也不平凡,却散发着一种难以抗拒的独特魅力…… 5.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

北大大学国文课介绍
答:范老有两句话: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今天我跟年轻人讲, 我说今天这样子,下海出国我不反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可是问题是,我们世界文化、中国文化能够传下去,还是靠几个人甘心坐冷板凳的,赶热潮那人多得很,坐冷板凳的人就少得很。从这可以看出他当然是一个智者.补充: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