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是清朝名臣,而且两袖清风,为何会被乾隆帝抄家? 香港历史

作者&投稿:玉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统勋就是刘墉,是乾隆的左膀右臂,会被乾隆帝抄家其实是一个误会,是由于通讯出了问题,导致军情延误,乾隆以为刘墉消极避战。刘墉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过,在乾隆统治时期,刘墉确实也是朝中不可缺少的人。清朝西北边疆地区出现叛乱,乾隆派刘墉去处理,在这次中出现了军情延误的情况,乾隆认为刘墉乖谬之语,贻误军事。

刘墉是乾隆的肱股之臣,每次朝中出现重大的问题,乾隆总是要和刘墉商议。刘墉这个人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强,帮助乾隆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而且刘墉本人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刘墉死了之后,乾隆回想起位朝中柱石,哭的非常的伤心,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

刘墉的升迁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君主身边走错一步可能就是万劫不复。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乾隆立刻就派兵去镇压,同时派刘墉去解决军需粮草的问题。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清朝的第一批的前线部队被打败了,清朝失去了主动进攻的机会,西路定西将军的永常和刘墉商议将陕甘的军队调往前线。

清朝的先头部队被打败的消息没有到京城,刘墉的奏折先到了。乾隆认为这是刘墉在谎报军情,最后乾隆帝决定严惩刘统勋,下令抄了刘墉的家,还把刘墉的家人都下了大狱,后来乾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又赦免了刘墉的罪过。



因为当时信息传输的延迟,导致两人信息不对等,导致乾隆认为刘统勋贻误军机,所以乾隆就将其抄家。

因为他以为是刘统勋延误了军情,造成了战败,后来还好乾隆明白了事情的来由放过了他。

因为他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做事比较正派,遭到了别人的陷害,才会被抄家的。

因为乾隆皇帝觉得是刘统勋犯了错误,贻误战机,所以就重罚了他。

中国的历史由来~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扩展资料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
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
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
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扩展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
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英国武力侵占香港三步曲:
侵吞香港岛。1840年4月,中英鸦片战争首先在香港揭开序幕。战后,英国代表义律提出割让香港,赔偿鸦片烟价等无理要求。
清政府负责对英交涉的琦善在谈判中虽力求妥协,但由于道光皇帝态度强硬,琦善未敢接受义律的割地要求和与义律订立任何条约。
但1841年1月20日,义律却擅自宣称与琦善达成了“把香港岛及其海港割让给英国”(即《穿鼻草约》)。这纯属义律所捏造。
公告颁布5天后,英国侵略者便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于26日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要求清政府赔款和清军从广州城撤出。
并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1842年6月,英国攻入长江,并于8月进入南京江面。面对城下耀武扬威的炮口,清政府彻底屈服了,遂于8月29日,派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军谈判。
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割占九龙半岛。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岛后,便以港岛为基地谋取九龙。
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3月,侵华陆军司令克灵顿遵循英国在华全权代表卜鲁斯的指令,派遣军队强行占领了九龙半岛岬角至尖沙咀一带。
在军事占领后不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巴夏礼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是年9月,英法联军6000余人进逼北京,10月24日,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从而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又被英国割占。
谋取“新界”。1898年4月,中英双方就香港扩界问题开始谈判。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英国外交部的指示,向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出示展拓界址范围的地图。
李鸿章等屈从于压力,遂于1898年6月9日,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
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租予英国,租期99年。至此,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这颗“东方明珠”完全落入了英国殖民者的魔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刘墉之父,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到底有多牛?一起来看看吧
答:比如史料记载,无论是乾隆皇帝还是嘉庆皇帝,对于刘墉的称呼都是刘相之子。而且后世史学家对于刘墉的评价也是这样的,如“ 刘以名相之子,方得圣眷优渥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竟然能让乾隆与嘉庆这样的清朝“ 明君 ”对其念念不忘,甚至于还将恩宠一直延续到了...

刘墉之父是大清的一位重臣,刘统勋究竟是有多牛啊?
答:大家都十分熟悉清朝乾隆年前的宰相刘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声、地位和朝堂上的影响力都差不多是 倚仗着他的父亲刘统勋。无论是乾隆还是清史学家都称刘墉为“刘相之子”,可见刘统勋的威望非常的高。刘统勋两代进士出身,处世刚正不阿,与张廷玉等人称为五阁臣,在他去世后乾隆...

清朝刘统勋生平?
答:刘统勋(1698-1773)号延清,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 刘墉之父。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乾隆年间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四》正生...

刘统勋在大清朝中,为何是唯一让乾隆发自内心尊敬的大臣?
答:而能体现这一点的主要就是清朝征讨大小金川的时候,刚开始刘统勋是反对对大小金川进行作战的,因为比较耗钱,耗材,但是战争一开始之后,刘统勋就全力的支持乾隆,后来战事不利的时候,乾隆想打退堂鼓,而刘统勋则全力支持乾隆,千万不要放弃,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刘庸的父亲是谁???
答:刘庸其父为清朝名臣刘统勋: 刘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刘统勋为雍正进士。乾隆时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与刘纶同为乾隆所倚重。曾多次察看黄河、运河河工,又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四任会试正考官。 刘墉是刘统勋唯一的儿子,他前两个儿子都被他自己“处死”...

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答:但他却是类似于宰相的存在。乾隆说他:“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虽然他身居高官,但是并不飞扬跋扈。反而克己奉公,清正廉明,还敢于直谏,是清朝的治世之能臣!结语 综上所述,刘统勋的所牛之处,不仅在于位极人臣,而且更在于能利国利民。这才是为官之道!

关于刘统勋、刘墉的简介?还有福康、和坤。
答:刘 墉: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东阁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比纪晓岚年长4岁,是一位将门虎子,自幼聪慧过人.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

刘统勋为官期间都做过哪些造福百姓的事情?
答:刘统勋是清朝山东诸城人,他也是后宰相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中进士后一直官从刑部尚书至宰相。刘统勋一生做过很多造福百姓之事,是一位一身正气的好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刘统勋治水防患。乾隆十一年,刘统勋被调任漕运总督。负责监修河道,治理水患。乾隆十三年期间,因为运河河水...

刘墉的父亲是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他究竟有多厉害?
答:也就是说,这位在乾嘉朝堂拥有特殊影响、时人心中占据绝对地位,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追赠“太子太保”、赠谥号“文清”的一代名臣,之所以拥有如此成就,几乎全都仰仗于其父刘统勋。那么,刘墉之父——刘统勋,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占据何等地位,在皇帝心中又是何种形象呢...

刘统勋明明是一个大清官,乾隆为什么还要下令抄他的家?
答:当时形势非常危急,清军前线领导大部分被困身亡。我有幸长生不老,因为害怕敌人和埋伏,所以下令撤退,未能及时对付叛军。作为主管,刘统勋也附和了永昌的做法,希望退兵。乾隆这时候才知道,他面前的很多将军都死了。他只是以为他们会不战而退。所以刘统勋回朝后,乾隆治好了他的罪,抄了他的家。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