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为什么35岁是一个坎? 职场最大的坎“35岁现象”,藏着哪些真相

作者&投稿:吉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因为35岁对于一个职场人,在年龄上就是人生的分水岭,在工作上以后大致的定位,也差不多就在35岁定型,所以说35岁是一个砍。你想想看,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将年龄的上限设定为35岁,难道不是这么个意思吗?一般来说,35岁不仅在生活中,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状况,工作上要么节节高升,要么一眼看到头的固定模式。

35岁的人和那些二十几岁的人来说,已经失去了保鲜期。有些人已经在职场中混成了老油条,不求有过,也不求上进。和二十几岁的人来比,缺乏了冲劲。做什么事情,都会再三考虑。对于一些公司,每逢毕业季都会招录一些应届生,不断给公司吸取新鲜血液,对于三几岁的中年人来说,这其实也像有点“把旧桃换新符”的感觉。

年龄上、精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唯有多年职场的资历,如果这时候不是上升一个点。那么随着职场上的新人不断加入,要想以后再有什么突破,那也是相当困难的。年轻人的冲劲,和已经混入职场多年的中年人,前者可能会更拼命一些。因为他们没有家庭的负担。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工作的时候,比如加班,就不能像年轻人那么义无反顾。如果说在35岁以前,工作上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以后更是不大可能了。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35岁就是一个坎,跨过去了,职场上就会上升一层,如果没有,其实就像不进则退一般,早晚会被落下。职场中最好的奋斗光景,正是人精力充沛的时候。如果在这段黄金时间都没有所提升,等到身上的负担比比皆是的时候,更是犹如泰山压顶,无法有大的腾飞。



因为35岁以后就开始步入中年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属于是一道坎儿,而且35岁以后文化程度都会有所下降。

因为在职场中35岁的人,可能面临着职业的瓶颈,当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能力一般,失业的话是非常可怕的。

到了35岁,如果你在工作上还没有什么出色之处的话,那你以后的职业生涯可能差不多也就是这样的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你的人际关系都差不多在35岁定型了,这对于你的工作来说也是有着很大影响力的。

35岁其实是人生最难的一个阶段,因为步入中年了,这个时候很多年轻人也都开始步入社会,所以说过了35岁以后有可能会被淘汰。

职场中35岁是一个坎,职场中的你是如何度过35岁的?~


它道破了职业路上最大的一道坎:职场“35岁现象”
不可忽视的职场“35岁现象”
我明显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迫切性。我们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我遇到的客户中,有两类较极端的案例:
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
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和薪资,都没有起色。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
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位置的人,往往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槽,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当然,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才去思考这个问题,很可能这时你已经束手无策了。所以,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我的客户中有很多80后,这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三十而立”;但还有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30的路上。年轻时,你有犯错的资本,但到了30岁,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再晚也应该在30岁时确立明确的目标。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为什么说30岁如此重要且特别?因为在这里,你将会面对三大问题。
一: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考虑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如何发展,才能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二: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要5年、10年经验。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丧失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实很多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和工作1年的人在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三: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曾经有个客户,会计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一次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财务经理,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及战略层面,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的人,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思维模式也有差别。一个基础的会计想着如何处理好账务,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财务总监,还天天想着如何和报表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因此,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应不断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永远只能停留在操作层面,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也很难上升。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可能会十分困难。这是硬伤。所以,要想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这种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
我曾经访谈过一个客户,7年换了6家公司,照理说,大家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其实不是。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不错的那种水平。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频繁跳槽的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
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那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
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导致大家迫于生存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一份工作,有人坚持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在职场,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如果你无法为公司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你当公司傻吗?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而能力的积累,则源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
职场无非两件事:做事,做人
如果说找准目标是为了积累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的话,那么,学会做人,则是你要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情。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能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影响:
第一项要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包括与你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不好,直接决定着你的升迁。所以我经常说:“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基本上意味着你在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而与同事的关系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迁了,成为了他们的领导,你也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权力被架空,你的下属对你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故意挑衅,你会发现领导这个位置其实很不好坐。
第二项要素: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注重学习的重要性。我曾经碰到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但只是一个基层主管,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机会,好多年没有加薪了。

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
关于学习与成长,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与一年前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
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能搞定吗?
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你也就退步了。
第三项要素:职业化精神
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任何岗位都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
如果不想做好,那就走人,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第四项要素:强大的内心
很多职场人,其实内心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法则。你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准备好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个人品牌。30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利用剩余5年的时间去积累。否则,“35岁现象”一定会在你身上上演。
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其一,就是前面提到的知识结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其二,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也必须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第二件事: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除了那些专业技术人员,如果你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空间,职位晋升必不可少。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但这个位子并不是人人都能坐稳的。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上司。
所以作为中层管理者,你必须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下属的终身命运,很可能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
第三件事: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随着公司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公司的运营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也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很多人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大公司,这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
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回报。企业用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没有哪一个企业喜欢朝秦暮楚的员工。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这么高,忠诚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当你慢慢变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还是悔恨和懊恼的一生?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
人生很长,与君共勉!

为什么35岁失业是职场的一道坎?
答:35岁对职场人来说确实是一道坎,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35岁失业再去求职确实会有一些尴尬。企业认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左右,还没有一技之长与智能优势,还在探索中,这样的员工没有职业规划也没有定力,是不靠谱的。成本高,企业使用员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价值,35岁左右...

35岁,职场的一道坎儿吗?
答:35岁并不一定是职场的一道坎,因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情况都不相同。然而,对于某些职业或者行业来说,35岁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 年龄歧视:一些公司和雇主可能认为35岁已经太老,因此可能更倾向于招聘年轻的员工。这种偏见可能会影响35岁以上的求职者。2. 职业转型:35岁之后,...

35岁是职场中年危机的分水岭吗?
答:是的,现代社会中,“35岁焦虑”现象正在蔓延到更低的年龄段,青年人面临着一系列就业困境。1. 竞争压力: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秀的岗位可能会有大量应聘者,这给青年人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压力。2. 学历背景:虽然高学历可能在一些领域...

职场“35岁瓶颈”引热议,这个瓶颈是如何产生的?
答:这个瓶颈是因为年龄,精力,思维多重受限产生的,这个年龄段我们已经不止有工作,生活分摊了一部分精力,所以大脑没有那么多空间去产生构思。

为什么35岁是个坎?
答:所以35岁的职场人危机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阶段很好的排解自己这种焦虑的情绪呢?首先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好好看一看自己这些年来的职场经历,哪一些是自己应该去总结的经验,哪一些是不能再去踩的雷,从这些里面做一下总结,并且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个明确的...

你是怎样看待职场中35岁这个分界岭?
答:35岁这个分界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35岁以上的人是年轻人,工作上大多数人喜欢,而35岁以下的人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

职场中35岁真是道坎吗?
答:职场中等35岁是一道坎,但跳槽不一定进退两难。职场中,到了35岁的时候确实是一道分水岭,这时候你的工作能力决定你是否能够换到好的工作。在35岁之前因为比较年轻,还有试错的可能性,这时候跳槽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在35岁之前大部分公司还是愿意用一些经验不足,但是工资薪酬要求较低的员工的,这...

职场中35岁是一个坎,职场中的你是如何度过35岁的
答:都说在职场中35岁将是一个“坎”,而这个35岁也会成为人生中的分水岭;我在35岁这个阶段,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最终顺利度过了这个“坎”。当然了针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度过方法。我的建议是在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要开辟...

35岁为何会成为职场一道大槛,为何这一年龄段不吃香了?
答:之前有传言说华为正在清退34岁以上的员工,这种类似的传言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毕竟很多人都处在这个尴尬的年龄段,如果华为这么做的话,难免其他公司也会效仿。但是任正非已经间接的否认了这个消息,表示员工要以工作质量为评价标准,经验也是财富,所以不会盲目的年轻化。一、35岁成为就业的一道坎儿。从一些...

为什么很多企业招聘设置35岁的门槛,35岁不应该是人黄金年龄?
答:一、35岁的门槛1.企业招聘设置35岁的门槛,是带有很大主观性的,并没有什么科学性测试,分析得到的。2.有些职位或者岗位,特别是那些需要较强的职场体力,精力的岗位,也确实是需要有年龄的限制,比较典型的职场例子就是高科技企业单位里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过了这个35岁年龄坎,大都意味着开始进入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