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阮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本文则欲从历史研究的立场出发,对社会经济史研究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联系,以及生态经济学理论向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引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耍进行生产是不叮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概而言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是相伴、共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可同时产生经济、生态两种效益。无论效益是高是低,是好是坏。甚至有不少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往往成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是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对于社会经济来说.生态环境并不是纯被动地接受人类的改造和利用,它具有某种不自觉的能动性。生态效益如何,或早或迟、直接、间接地关系着经济效益的好坏。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基础条件,无论这个生态环境是原始自然的还是人们劳动生产改造过的。例如,我国古代南方劳动人民创造的桑蔗基鱼塘,北方的枣粮兼作等等.相反,如果有意无意地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能够获得成功,也只能是暂时的,最终必将受到惩罚,或得不偿失,甚至导致整个地区文明的衰亡。马克思以自然与社会客观法则的认识为依据,指出过人类对自然采取掠夺式、敌对的、糟踏的态度,就等于损害了自身生命进程的自然源泉。恩格斯曾经督促人们注意,自然界并非处于被征服状态被人类控制,人类对待自然不能象对待被征服民族那样随心所欲。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②自然界对人类违背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而盲目行事的惩罚,不止表现为自然现象的剧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它将不同程度地给社会经济造成损失。这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约紧密关系已甚明了。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基础的生态环境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馈干社会经济活动,制约经济效益。人们正在进行生产活动的生态环境乃是已往生产活动的结果之一,此次生产活动作用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下次生产活动的基础。很明显,研究社会经济史,如果只看到经济发展而看不到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以及生态环境演变对于社会经济的反作用是很不够的,它无法圆满解释社会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增长与停滞甚至倒退的复杂现象,一时的生产力发展或生产关系进步而社会经济反而呈萎缩状况的现象等等。田此,和现实中制订经济发展规划要同时考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样,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史,也不能忽视经济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把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和生态环境演变对经济效益的制约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资本的惟利是图,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让破坏生态的人亏本,让保护的人赚钱。从制度设计上体现趋善激励机制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负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工厂生产时所带来的噪音、空气污染、污水等环境污染成本,影响到周围居民,与工厂相比,这些居民只承担了工厂污染的成本,并未从工厂生产中受益。

  为了消除因外部性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就要将外部费用引进到价格中,从而激励市场中的买卖双方改变非理性选择,生产或购买更接近社会最优的量,纠正外部性的效率偏差,这种纠正过程称为外部性的内在化。
  而解决负外部性的典型策略是以庇古为代表的政府解决办法和以科斯为代表的私人解决办法。庇古是19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他提出,解决溢出成本的方法是,政府介入,以课税的方式,让税负刚好等于溢出成本,因此,工厂从事经济活动的成本,能全部由工厂自己承担。

  当然,在实际中并非这么简单。对此提出质疑的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科斯,他认为,政府课税当然简单,问题是由于种种原因,税收拿走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况且政府非全智全能,难以精确衡量千千万万家企业的溢出成本。科斯提出,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界定财产权,让受影响的人自己协商交易,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后来科斯定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有很多:首先自然环境方面,一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另一个是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国内的多个资源型城市环境的破坏跟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山西的煤矿、大庆油田、鄂尔多斯的破产,暴富经济等如神木县危机都属非健康不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导向,以致国民价值观以GDP增长论成败,是经济发展对人文环境最大的破坏,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一味追求财富、忽视道德危机、冷漠社会。如在中国无健康安全食品等很多都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说利大于弊;很多发展思路都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

我国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学角度)
答:我国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就是,我们仍旧处于发展阶段,社会经济还很薄弱,还不能完全控制污染,,但是,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努力的从“扩散稀释、环境保护、末端治理向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的方向发展”。如果一味的迎合西方的“观点”,我们的经济就会更加落后于西方。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什么环境污染不能...
答:这是一道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政府与市场的论述题,环境污染不能依靠市场,通常需要政府加以管理的原因如下: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解决,原因是环境污染是外部性问题。外部性使得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不一致,因此造成市场失灵,从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环境污染中存在...

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答: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中国学者倡导提出,

满分提问,环境污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举例
答:例如,会造成空气污染并产生很多现在医学上未发现的复合性病毒细菌等,如禽流感等。病毒危害。例如,对国人身心的影响,尤其是孕妇、孩童的影响最为恐怖!对中国未来发展造成隐患。例如,一些矿泉水公司因过滤污染淡水花费巨资过滤。等等。当今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愈演愈烈,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因是什么
答: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有很多:首先自然环境方面,一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另一个是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国内的多个资源型城市环境的破坏跟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山西的煤矿、大庆油田、鄂尔多斯的破产,暴富经济等如神木县危机都属非健康不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的...

治理环境国家的政策是?
答: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大多数环境资源属公有财产,不可能清晰地明确产权,或者是明确产权的成本太高,与环境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活动存在着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的情况,直接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而市场机制在环境问题上的失灵,决定着政府对解决环境问题责无旁贷,也为政府...

怎样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答: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包括正、负两方面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前者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公开的无偿使用,后者的典型例子是环境污染...

为什么环境污染需要政府进行治理
答:(三)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所谓外在效应 (exter nality),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或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也就是说,外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消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

什么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
答: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更是有效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2、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生长阶段,我国用短短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旅程,生态和情况遭受了破坏,导致本应在差异阶段出现的生态与情况问题在短期内会集表现和发作出来。3、所谓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