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生活习性 大象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作者&投稿:傅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性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这也是它们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分布于非洲西部、中部、东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非洲广大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年以上。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雄象的体长略长于肩高(体长指鼻根至尾根的长度),尾长1~1.3米,肩高3.0~4.0米,体重3~8吨。有最常见的捕获记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包括鼻子,尾巴)10.67米,前足围1.8米,体重8吨。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
非洲成年象确实强悍,近年来研究表明非洲象有两种: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常见的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性情极其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 学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亚洲象(又名亚洲大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视觉较差(主要是由于象的睫毛比较长所以影响视力),嗅、听觉灵敏,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肩高2.6~3.3米,体重5~7吨。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70~80年。北京动物园1951年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豢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当然野生场合和人工饲养是不同的,前者的寿命短些。据记载,哥拉帕格斯群岛的长寿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岁。



大象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兽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象由于毛少,容易生皮肤病,所以需要经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皱折,有的皱折纹路深达十几厘米,皮肤浅灰色,由于洗泥浴有时看起来好象是泥土的红棕色,褐色眼睛长眼毛,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蓝色。
大象会定期地吞食富含矿物盐的岩石或泥土来补充盐分和养分。它们还特别爱洗澡,洗澡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有清水浴、泥巴浴、灰尘浴等。

扩展资料: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大象的特点主要有长鼻子、大耳朵、大象牙、粗大腿、圆身子、小尾巴等。
象的妊娠期为10-12个月,刚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岁才能达到性成熟。据报道1974年在安哥拉猎杀的最大的象有13.5吨重。

1.交流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
2.感性
无论身处非洲还是亚洲,大象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感性动物,它们会帮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宝宝、用鼻子把受伤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带,甚至可以用鼻子给对方温柔触摸,以此安慰其他身处痛苦的个体。
3.智商
大象的自我意识水平极高,遇到大黄蜂时会利用独特的低频隆隆声通知同伴附近有这种长翅膀的动物出没,根据对大象发出的独特声响进行的声学分析显示,大象能利用这些声响警告其他同伴存在大黄蜂这种潜在威胁,提醒它们赶紧躲避。
4.食物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以嫩叶、野果、野草、野菜、嫩竹等植物为食。虽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但因体形高大,是陆地动物界中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和巨无霸,且有长鼻和长牙做武器,因此在自然界中除了人类外没有任何天敌,夜间不能视物,所以容易在夜间受到狮子群攻击。
5.群居
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扩展资料:1.天气炎热时,象的两片大耳朵用来当作扇子来散热。生气时,大象也会张开耳朵愤怒地舞动。也可以用来赶苍蝇。
2.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年以上。亚洲象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70~80年。
3.大象由于毛少,容易生皮肤病,所以需要经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皱折,有的皱折纹路深达十几厘米,皮肤浅灰色,由于洗泥浴有时看起来好象是泥土的红棕色,褐色眼睛长眼毛,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蓝色。
4.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
5.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象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答:一、猫 猫行动敏捷,善跳跃。吃鱼,鼠,兔等。猫之所以喜爱吃鱼和老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牛磺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鱼和老鼠,也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才吃。猫作为鼠类的天敌,可以有效减少鼠类对青苗等作物的损害,由猫的字形“...

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答:1、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白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夜晚出来活动觅食。2、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

生活习性是什么意思?
答:习性就是动物的懒惰本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动物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答:1、生活习性是对某种事物的生活特点进行总结、概括。每一种动物的习性都是不一样的。2、鱼类。特征:水栖动物(生活于水中)。皮肤有鳞片覆盖,属变温动物。具有鳍(可以水中游动),用鳃呼吸的变温动物。体外受精,主要为卵生,部分为胎生及卵胎生。3、爬行类。特征:陆生动物,皮肤有鳞片或盾片覆盖...

你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答:狗跟人比较亲近,不像猫咪那样不喜欢人抱,它们喜欢交往。狗为肉食动物,习惯啃咬肉、骨头,可杂食或素食,消化蔬菜能力差。另外,狗都很护食的,在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去逗它们,可能会咬你的哟。3、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兔子夜间活动,采食频繁。白天除喂食时间外,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兔子喜欢...

生活习性是什么
答:生长习性即指动植物的生活习惯和生态习性。例如,幼苗的生长快慢,分蘖 (枝) 多少以及着生姿态 (直立、匍匐、中间型) 等。生长习性就是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习性是生物固有的属性,生活习性是生物能良好生存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如水生植物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

什么叫生活习性
答:是长期在某种环境中逐渐养成的特性。根据查询业百科得知,生活习性是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生活特点进行总结、概括,是长期在某种环境中逐渐养成的特性。引证解释:长期在某种环境中逐渐养成的特性《北史·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译文:那些帝王的子孙们,因为条件优越、环境宽松,养成了骄纵...

记录5个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吃食.睡觉.特点?
答:猪的生活习惯就是吃饱了就睡觉,睡觉就会长肉,猪没有其它特长。狗的生活习惯大多都是乞讨主人吃剩下的饭菜来果腹肚子,没事也喜欢睡觉,特点就是对主人忠诚,不离不弃。鸡的生活习惯就是喜欢群居,找虫子吃属于杂食性动物,特点是公鸡喜欢打鸣,天擦黑所有的鸡都一起进笼子休息了。鸭的生活习惯喜欢待...

什么是昆虫生活习性?
答:昆虫的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及行为,是种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害虫有不同的习性,全面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习性,有利于进行调查、预测和防治.主要生活习性分为食性、趋性、假死性和群集性:1、 食性.昆虫对食料的选择很严格.据统计在所有的昆虫中,吃植物的约占48.2%;吃腐烂物质的约占17.3%;寄生性...

动物的生活习性
答:7穴居性:穴居性是指家兔具有打洞并在洞内产仔穴居的本能行为。这一习性,对现代化养兔生产来说无法利用。不过在笼养的情况下,需要给繁殖母兔建好产仔箱或窝,让母兔在箱(窝)内产仔。但是在建筑兔舍时,必须考虑到家兔的穴居性,以兔由于选材不当或设计不合理,致使有兔在舍内打洞造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