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鬼节吗 7月7日究竟是鬼节还是中国情人节?

作者&投稿:养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7月7日不是鬼节。鬼节是在7月15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现民间俗称为鬼节。七月十五的复杂履历导致它的文化内涵比别的节日更加丰富。完颜绍元认为,七月十五最重要的文化核心是报本反始,也就是祖先崇拜。

民间传说的鬼月,在七月初一鬼门大开,此后的一个月,百鬼在人间游荡,享受血食。

七月十五这个日子,对我们来说现实意义如下:

传统民俗中提倡的那些价值观,比如孝敬父母、追念先人、传承文化,促进邻里和谐,关爱弱势群体,和今天社会的价值观一脉相承。中元悼亡,既有文化渊源,也有现实意义。只要积极引导,中元节仍然可以过得非常丰富。



鬼节是农历7月15.
农历7月7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单身女性节
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也是一个提倡男女相亲的节日。
民俗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七夕节首先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赵魁夫认为,中国古代,七夕节应该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即使是春节,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着新衣服去串门,家中一般使唤男子走亲访友,只有在七夕节,古代的单身女子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玩耍。
“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后来流散到民间。”赵魁夫说,在西汉宫廷,宫女们不可能被提倡任意恋爱,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
赵魁夫告诉记者,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被加入了诸如爱情、家庭美满等愿望,甚至还加上了提倡读书、写文章的内涵,比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就提到七月七日人人晒书的片段。尽管七夕节各地风俗不同,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变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七夕节
从这个角度出发,赵魁夫认为,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绝对不允许妇女和丈夫之外的情人有暧昧之情,这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不可能放到台面上来讲。”赵魁夫说,因此有一种说法是,七夕节只应该是未婚女子的节日,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意思。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储冬爱也认为,七夕节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未婚女性的节日”。在近代,珠三角地区确实存在着一批“单身女性”,而她们也确实是乞巧节的主体。但是,这批单身女性的性质有两种,一种是结婚之后不满安排的婚姻而回到娘家居住,并终生“不落夫家”;另一种则是所谓的“自梳女”,这类女性一般是在十五六岁适婚时却不满封建包办婚姻,而对外宣告终生不嫁,并从此搬入“姑婆屋”居住。这些女性是近代珠三角独有的一个群体,她们反抗封建婚姻,用自身的行动来追求独立自主的婚姻。

是的,在中国农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很早就是一个有更新意义的时刻,皇帝以新获的时果荐与祖先,百姓视之为死亡与再生交会的标志,在唐代,鬼节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广泛地欢度节日。
因为,鬼节,实际上现世人祭拜和忆念祖先的节日,唤醒人们的感恩心,感恩祖先的传承、珍惜当下的所有。正如银河将织女与牛郎隔开,七月给予牛郎织女唯一一次跨过银河的相聚时刻,也是让世人珍惜相爱相亲的缘分。

阴气重湿地有脸盆大蜘蛛!
七月十五!
这时代正是阴气重及浊气重时代!

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是情人节。

7月7日究竟是鬼节还是中国情人节~

中国情人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靓女们专属节日。
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在广州,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

7月鬼节是连续几天的
答:7月鬼节是连续几天的 一般来说是有三天的。也就是7月14日-7月16日。在民间传说中,阴阳两界,殊途同本,只不过规律有些相反,人类白天外出劳作的多,鬼魂白天是不允许出现的。七月半,指的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在阴间的地位和我们的除夕差不多,阴司允许当天十二个时辰内,各处鬼魂...

鬼节是哪天 7月鬼节是哪一天
答:7月鬼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七月鬼节也叫中元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汉族祭祀先人的日子。鬼节的由来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传说中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而地官的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每年到了中元节这一天,地官会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

中元节(鬼节)是哪一天
答:1.中元节有几天?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但要注意前后两天。农历七月十五是农历的第一个月,但在一些地方,如中国南方,它是在7月14日。道教称这个节日为中元节,佛教称它为兰花盆节,民间称它为鬼节,在七月半。古代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的第一天开始,持续一个月,直到七月三十日。二、中元节...

9月有什么节日吗
答:Great 1st of September Revolution (LIBYA) 9月2日越南国庆日---National Day (VIET NAM) 9月3日圣马力诺国庆日---National Day (SAN MARINO) 9月3日佛欢喜日[农历七月十五]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日中元节[鬼节][农历七月十五] 9月5日至9月15日——第21届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

真正的鬼节是哪一天?七月半又是哪一天?
答: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

七夕是何时?是七月十四吗?要庆祝吗?
答:农历的七月七日才是七夕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这天才能相会。所以亦是情人节。每年的正月十五又称大元节~中国的情人节。 相传七月十四则是鬼节,鬼门关大开,牛鬼蛇神各自出来揾食,过了便关鬼门了。有见地 农历7月7日咪系罗!你要庆祝咪庆祝 使问人吗?每年的农历7月7日是中国的情人节,2月14日...

七月份是鬼节吗?
答:是的。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

鬼节七月十五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
答:鬼节是中元节的一种别称,指的是阴历。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

鬼节有啥传说?一般在每年几月几日?会出什么事?会抓人吗?
答: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农历七月十五 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

在鬼节一个月都不能出门吗?
答:非常值得一看。再放眼全世界,更有很多国家把鬼节当庆典来办。可以抢拍福品、参加“鬼节夜跑”、狂《edeshen.cn/article/61904.jj》《ncryjx.cn/article/27916.jj》《qidit.cn/article/37614.jj》《bdpjz.cn/article/21634.jj》《kpzsw.cn/article/29507.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