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 电缆的绝缘电阻一般是不小于多少呢 ? 电缆绝缘电阻标准

作者&投稿:菜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对于低压电气装置的交接试验,常温下电动机、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对于运行中的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kV)。

低压电器及其连接电缆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不应低于0.5MΩ;二次回路小母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Ω。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环境温湿度

一般材料的绝缘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导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

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时的电阻值仅有20℃时的10%。因此,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2、测试时间

用一定的直流电压对被测材料加压时,被测材料上的电流不是瞬时达到稳定值的,而是有一衰减过程。在加压的同时,流过较大的充电电流,接着是比较长时间缓慢减小的吸收电流,最后达到比较平稳的电导电流。

被测电阻值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则越长。因此,测量时为了正确读取被测电阻值,应在稳定后读取数值。在通信电缆绝缘电阻测试方法中规定,在充电1分钟后读数,即为电缆的绝缘实测值。

但是在实际上,此方法有些不妥,因为直流电压对被测材料加压时,被测材料上的电流是电容电流,既然是电容电流,就与电缆的电容大小有关,电容大需要充电的时间就长,特别是油膏填充电缆,就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

所以同一类型的电缆,由于长度不一样,及电容大小不一样,充电时间为一分钟时读数显然是不科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电缆自身因素

当电缆受热和受潮时,绝缘材料便老化。其绝缘电阻便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缘电阻



为了防止漏电,线路对地绝缘,每伏工作电压不小于1000欧;例如:380伏的线路,导线线芯对地绝缘不小于 380x1000=380(千欧)=0.38兆欧。

一个型号一个样,都有自己的20℃电阻值

电缆绝缘电阻的数值随电缆的温度和长度而变化。为了便于比较,应换算为20℃时单位长度电阻值,一般以每千米电阻值表示,即:
R20=Rt×Kt×L
式中R20-在20℃时,每千米电缆的绝缘电阻。MΩ/KM;
Rt-长度为L的电缆在t℃时的绝缘电阻,MΩ;
L-电缆长度,Km;
Kt-温度系数,20℃时系数为1.0。
良好(合格)的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通常很高,其最低数值可按制造厂规定:新电缆,每一缆芯对外皮的绝缘电阻(20℃时每千米电阻值),额定电压6KV及以上的应不小于100MΩ,额定电压1~3KV时应不小于50MΩ。
附:电缆的温度系数
温度: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kt 0.48 0.57 0.70 0.85 1.0 1.13 1.41 1.66 1.92

你说的是高压电缆还是低压电缆?

电缆线绝缘电阻应该不大于多少~

规范规定是不小于0.5M,可是实际测量的数据很不均匀,绝缘电阻的大小和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直接的关系,还有线路中接头的多少,绝缘恢复的程度 温度 等等因素!以住宅为例:照明在不安装灯具的情况下,一般是9~15M,空调插座30~150 厨房 卫生间30~200M 普通插座最低,因为现在多余1跟线就要接头,烫锡,恢复绝缘,所以绝缘电阻最低,一般不超过1.5M,有的就是刚刚0.5M.以上是整个户内的线路对地 两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电缆同线的情况一样,主要影响因素是长度,温度,湿度,以及施工的质量等!一般100~400没有问题!
我就是在施工中测得的数据,因为有两个工程漏电,逐户测量,还有电缆,费了不少劲的,结果电缆漏电,漏电保护动作时间反了,与我还无关,气死了!

电力电缆测量绝缘电阻值规定
电力电缆投入运行前应测量绝缘电阻:
1KV 以下的使用1KV 摇表:其值不应小于10MΩ ,
1KV 以上使用2.5KV 摇表: 3KV 及以下的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0MΩ 。
6~10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400MΩ ,
20~35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600MΩ ,
220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4500MΩ /Km。
读测绝缘电阻值应为1 分钟后的数值。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指绝缘物在规定条件下的直流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
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对于低压电气装置的交接试验,常温下电动机、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对于运行中的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kV)。低压电器及其连接电缆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不应低于0.5MΩ;二次回路小母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Ω。
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
一般材料的绝缘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导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时的电阻值仅有20℃时的10%。因此,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