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分为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并有什么的区别? 法律,法规和规章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雕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法律效力不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2、制定机关不同。

法律的制定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为国务院;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制定机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涉及的事项不同。

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是国家主权方面;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税种的设立;基本经济制度、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等。行政法规以及规章的制定主要涉及的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4、签发人不同。

全国人大会及常委员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或者自治州州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法律是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规是国务院颁布的,规章是国务院组成部门颁布的,上位法大于下位法。

其实严格的讲,“法规”这个词不是一个严谨的用词,一般的可以认为它是“法律规范”的简称。所以,法规可以说是包括了法律,但是不局限于法律这一种规范性文件。根据《立法法》,我国的法的渊源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性条例几种。
其中,法律是指有全国人大和其常委会制定的。
而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

有区别
颁布的主体不同,法律位阶不同,适用范围不同。
比如规定有国务院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适用于该地方而不适用于全国。

法律、法规和规章他们三者法的层级是什么~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 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订),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设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总体来说,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法规层级划分
答:法律分析:层级由高到低排序:1、法律;2、行政法规;3、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根据行政级别也有高低,比如省级人大的地方性法规高于省政府所在市人大的法规高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另外,宪法是根本法,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抵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我国法律层次?包括制定主体,加分
答: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律层次可分为:一法律 二行政法规 三部门规章 四地方性法规 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效力高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最高层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第一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层次属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全国人民代表...

什么是国防法规可划分哪几个层次
答:国防法规是关于国防的行为规范总称;分为法规、规章、法律、地方性法规四个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为: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防法规。我国...

法律体系包含的层次有
答:5、地方法规:地方法规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由地方政府或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定,通常用于规范特定地区内的事务。习惯法:习惯法是一种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惯例形成的法律规则体系,尤其在一些传统社会或地区中具有重要作用。6、国际法:国际法是规范各国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体系,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两个...

立法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区别
答:立法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系,包括立法机构、立法程序、立法成果等内容。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框架,通常由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组成。法律体系则是指一个国家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完整、严密、科学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

立法层级和法律位阶是一回事吗?
答:)第三位阶是: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第四位阶是: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五位阶是:规章。(政府规章或行政规章。规章具体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从以上的分别中其实也能感觉到共通的部分,法律位阶也主要受其立法主体的影响。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什么的
答:特别立法、紧急立法等。立法内容的范围和层次,立法内容是指法律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根据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立法权的归属和分工: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和职责,根据不同的归属和分工可以分为中央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共同立法权等。

简述建设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法程序
答:二、法律议案的审议我国对法律议案的审议分为专门委员会的审议和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两个阶段。三、法律议案的表决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四、法律的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

我们国家的法律由哪些部制定的?他们凭什么制定的法律?
答:我们国家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立法权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法律制定,又称法律创制,法律创立,最通常的称之为“立法”。它是...

我国的法律体系分几个类别?
答:我国的法律体系 1.从一般意义上讲,法律体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程序性与开放性的特点。2.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七个门类、三个层次。(1)七个门类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法。(2)三个层次是指,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