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为何历经五朝而不倒?

作者&投稿:仪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后,总会换掉一批人,用来加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我们今天来说的这位主人公,却是历经五朝,身居高位而不倒,备受皇帝重视。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惠帝建文元年,经王叔英推荐,被召进翰林院任编纂官,参与修撰《太祖实录》。与杨荣、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自身以“学行”见长。

杨士奇先后在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担任宰辅重臣,德高望重、声誉卓越,是明朝前期政坛上的杰出人物。他在朝四十多年,一直为内阁重臣,深得历朝皇帝的器重。

从仁宗洪熙元年到英宗正统元年出现了“仁宣之治”的较好局面,杨士奇是非常有功劳的。他待人接物豁达大度,以大局为重,不记私怨。同僚有小过错的,常常为之掩盖。

成祖时,广东布政使徐奇把岭南的土特产分送给朝廷大臣,唯独杨士奇没有。有人把徐奇所送礼的大臣名册进呈给成祖,成祖看到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便把他召来询问。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去广东时,各位大臣都赋诗作文送行,我当时正赶上生病,未能前往送行,因此名册上没有我的名字。而且,各位大臣究竟接受了没有,现在并不清楚,何况还只是一点土特产,一定没有其他用意。”成祖便下令烧掉了名册。

杨士奇身处永乐时期宫斗之间,也能很好的处理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成祖没有废掉太子,保证了国家的安稳。永乐十四年,朱棣返回京师时,稍微听闻了汉王夺嫡的打算以及其他不轨行径,于是问蹇义这些事情。蹇义没有回答,于是问杨士奇。他对答道:“臣与蹇义都是侍奉东宫的,其他外人不敢对我俩谈论汉王的事情。但是皇帝两次派遣其就藩,都不肯赴任。现在知道陛下要迁都,马上就请留守南京。这些请陛下仔细考察他的本意。”朱棣听闻后默然不语,之后起身还宫。过了几天之后,朱棣了解了所有事情,于是削汉王的两个护卫营,并安置其到乐安。

杨士奇深知民间疾苦,为相以后,常以国家安定和百姓生活为念。又刚直敢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意见。仁宗即位后,有一次向他征求意见,他当即大胆地说:“您下诏书减少各地的岁供才两天,惜薪司却要征枣八十万斤,和诏书相抵触。”仁宗立即命令减半。

当时,有人向仁宗上了一道歌颂太平的奏章,仁宗让群臣传阅,大家都认为当今四海升平,值得颂扬,独有杨士奇不以为然。他说:“陛下的恩泽虽然普及天下,但因多年用兵,使百姓颠沛流离,还未回归故土,疮痍还未平复,许多百姓得不到温饱,需休养生息多年,才可能过上太平日子。”仁宗很赞同,对其他大臣说:“我以诚相待,希望纠正失误,但只有杨士奇的五次奏章是指出了时弊,而你们都没有一句谏言,难道朝政真的没有错误,天下已经太平了吗?”其他大臣感到很惭愧。

宣宗年间,很多地方屡遭水旱灾害,杨士奇不仅多次奏请皇帝下诏体恤民情,而且更关心恤民政策的落实情况。有一年,户部无视宣宗的诏令,未减免田地租额,杨士奇便报请宣宗下诏督促减免,对拒不执行者从严治罪。

英宗登位时才九岁,太后一心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三杨”也总是兢兢业业。英宗正统之始的数年,政治比较清明,这与他们三人是分不开的。杨士奇首推训练士卒坚守边疆,并设置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遣文武镇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等地,并罢免侦事校尉。之后又请求减免租税,并慎刑牢狱,此外严格官员考核机制。这些都得到了实施,正统初年,也因此政治比较清明。

杨士奇爱才重才,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举荐人才。他认为,各级官吏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应该提拔博学多才、品行好的人当官,要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经他荐举当官的前后有五十余人,如于谦、周忱、况钟等人,或是卓有政绩,或是成为一代名臣。

纵观杨士奇的一生,他堪称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家,不遗余力地辅助皇帝实施一系列有益于天下百姓的政治、经济措施,使明朝前期出现了数十年的政通人和局面。



~

明朝重臣杨士奇有多厉害?一生历经五朝不倒
答:总之,明朝初年的重臣、学者杨士奇,凭借其坚持原则、宽豁大度,以及体恤百姓,而逐步赢得皇帝与同仁们的重用与信任,并历经明代五朝不倒,创造了明朝高官任期最长的纪录。他的做事与待人的风格值得人们学习;他为官时能做到体恤百姓,则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 ...

从乡村老师到内阁首辅,杨士奇为何能历仕五朝而不倒呢?
答:杨士奇虽历仕五朝,他真正地发热发光是在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后四朝。其实杨士奇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侍奉像朱棣、朱高炽这样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主子,都能够恩宠不减,确实是了不起。杨士奇在永乐朝做的主要是帝王师,是储君朱高炽的老师,他当时的职务是左谕德,熟悉朱棣的朋友应该知道,朱棣同其...

明朝重臣杨士奇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生历经五朝为官四十载
答:杨士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他之前只负责于翰林学士的编篡之位但他也依旧细心观测还使得他人对其感到非常荣幸之豪。而在内阁之时也很显然地体现出了他身为一位大臣身披重责的任务,他的深沉他的老练他的为人正直他看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历经五朝也依旧能保持那颗抱负之心。

贫穷乡村教师,如何辛苦保护了两任太子,逆袭成五朝元老?
答:所以他最终还是没有废掉太子,这与杨士奇的精心辅佐有很大的关系。后来朱高炽继位后非常感谢他的老师杨士奇,杨士奇又升职了,成为了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不幸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明宣宗继位,这时候的杨士奇已经非常受重用了,明英宗继伟后,杨士奇和杨荣、杨溥一起辅佐治理朝政,那时候...

大明朝的忠臣,历经五个朝代,明朝的中兴离不开他
答:明朝三杨当中,杨士奇富有学识,称为西杨;而杨荣因为有财才识,被称为东杨;杨溥因为有高雅的情操,被称为南杨。明朝也就是因为有三杨的存在,才能够使得明朝的内政得到安稳,整个明朝的边防能够一直维持着一个稳定的状态,明朝的经济和国力不断的向鼎盛发展。在三杨当中,杨荣他虽然并没有杨士奇...

明朝所有首辅里出身最差的,揭秘杨士奇的为官之路
答:凡所稽迟,皆臣等罪”,朱高炽得以保全,他则被众人攻击,深陷诏狱,而且此类忠心护主的事情还不止一次发声,因此各个皇帝对他都非常信任,甚至是感激。最后,杨士奇足够宽容。杨士奇历经五朝,同朝为官者不计其数,而在与别人相处过程中,他能够坚持宽以待人,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多盟友。宣宗即位之初...

杨士奇被后世尊称为“西杨”,他为何能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
答:历经了五朝,更是跟杨荣、杨溥并称为“三杨”,联手创造了“仁宣之治”。杨士奇能够在仕途上如此顺风顺水跟其超高的情商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朱棣时期,很多建文帝时期的官员都受到了贬斥,唯独杨士奇迎来了仕途的爆发,直到担任内阁首辅,下面就来说一说杨士奇为何能够在内阁首...

明初重臣杨士奇:敛而善谋,智者仁心
答:。至此,朱高煦合理取得皇位的梦想彻底破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高炽登基,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志得意满的杨士奇,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心怀天下,助明仁宗施行仁政、休养生息,开“仁宣盛世”。四朝元老,历经五朝,杨士奇生于乱世,却不堕其志,隐而后发,成不朽功业。

杨士奇曾力主明朝放弃大片国土,为何仍被称为贤相呢?
答:首先,北京距离交址,几千公里,管理和教化本身就是一大痛点。其二,战事历经多年,打仗是要花银子的,劳民伤财。第三,此次议和不等于割让,更不等于无故舍弃,明朝战后还是 规定黎利每隔三年向明朝贡一次。总结:杨士奇为官一生,可以说得上是,上正其品,下正其行,身为重臣,为国操劳,是一代贤...

他是五朝元老,见证了明朝的发展,晚年怎么样?
答:杨士奇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拥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即使王振想要对付他,也不是容易的事。然而他晚年却受儿子拖累,没等王振出手,名声就已经大减。杨士奇的儿子杨稷仗势欺人,在外干出不少违法之事,御史相继弹劾杨稷。后来这些人,又把杨稷的罪名,全部加在杨士奇身上。朱祁镇知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