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沿革大体分为哪几部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诸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严格大体分为哪几个阶段?大体可分为主要是四个阶段。第一个是让别人信息的。火药出现。你在能出现的转化。军事思想也开始转化。再一个就是现代化的战争。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
2、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
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3、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结合。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至13世纪(秦至五代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由创造学派向综合各家之长转化,对军事思想进行了整理。
2、对先秦所提出来的一些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3、战略思想趋向于完善和成熟。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14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明至清朝后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
2、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3、火器对军事思想的影响,在组织指挥方式上、军事训练方式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扩展资料:
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用于指导实践。春秋时期的诸侯想的是称霸天下,战国时代的王者想的是一统天下。无论是称霸天下,还是一统天下,都要让对手屈服。要让对手屈服,只是期望“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可能的。
那么,接下来的就是相互征伐,就是要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和谋士领兵出征,从而给各种军事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从孙膑计杀庞涓、勾践灭吴,到白启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万、秦国统一六合,任何一种军事思想都有机会在残烈的战场上一试身手,证明自己的正确。
当然,也有如赵奢者,兵败而亡!但无论如何,战争实践确实推动了战争理论、战争思想的极大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
2、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
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3、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结合。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至13世纪(秦至五代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由创造学派向综合各家之长转化,对军事思想进行了整理。
2、对先秦所提出来的一些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3、战略思想趋向于完善和成熟。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14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明至清朝后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
2、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3、火器对军事思想的影响,在组织指挥方式上、军事训练方式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制度已是强弩之末,又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以新的视角,探讨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道路。林则徐、魏源是他们的代表人物,他们自觉地收集外国军事资料,研究敌情,提出了组织民众,军民配合,沿海各省协力筹防和以守为战,以逸待劳,在沿海、陆地歼灭敌人的方针。
第二个阶段: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代表奕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主张“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整顿军队,创练新军,筹办海防,兴办学堂,选派出国留学人员。
同时随着西式武器陆续装备军队,出现了步骑、步炮协同作战,海军独立作战、陆海协同作战等战术的变革。战斗中的阵形由密集向疏散发展,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了。
第三个阶段: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在武器装备建军和作战指导思想以及战略战术等方面,超过了以往历代农民起义军的水平。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军、淮军等领导人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也积累了一套建军理论和作战原则,对以往的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等人逐渐认识到国防与民生互为表里的,并大胆借鉴苏联红军经验,设立党代表制度,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使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陆游的简介
答: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

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沿革
答:从1980年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收到了各个方面提出的大量意见,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建议废除1978年通过的国歌歌词,恢复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的《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建议像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那样,...

用史实论证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发展的时代 (请从政治、经济、文化方_百度...
答:二、 含义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特权阶层.“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称庶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三、 发展过程(沿革):是东汉以来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形成于汉魏(九品中正制度),巩固于西晋(门阀制度...

名例律的沿革变化?
答:考察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典化的过程,肴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奴隶制的夏、商、周三代积累了丰富的刑事立法经验,开始酝酿制定法。例如,规定了三国三典的刑事政策(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规定了疑罪从赎、疑罪从赦等刑罚适用原则。同时,开始制定《禹刑》、《汤刑》、《...

黔军的历史沿革
答:黔军主力就是这样,分驻川、湘,寄食于人,由不足建制的六个团扩充到五旅十个团,兵力近二万人。为了发展兴义系势力,1917年8月,刘显世指派刘显潜在贵州兴义创办了随营学校,由刘桂初出任校长。学校开设以战术、步兵操练、射击、野外实习、精神讲话等课程,采用日本军事教育方法。学员主要来自兴义、兴仁、普安、盘县、...

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主要代表是
答:林则徐,魏源。根据查询历史春秋网官网得知,中文名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历史沿革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暴露出清王朝军事思想的严重弱点。随着列强历次侵华战争的进行和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初步认识到西方...

军事理论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使大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发展史及其特点,并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内容。 第四部分(8-15章),军事高技术。使大学生了解军事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技术对国防的重大影响,树立为祖国国防科技奋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五部分(16章),信息化战争。使大学生了解新军事变革的发展...

新编大学军事教程目录
答: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方面,国防教育的实施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提升国防力量的关键。武装力量建设章节则深入解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的构成和职能。第三章,军事思想,涵盖了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历史发展和主要军事理论,如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军队建设...

近代军阀是怎样形成的?
答:有的是出身于袁氏所创办的各类军事学堂,如新建陆军之初,即设“随营军事学堂”,分由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任步兵、炮兵、工程等学堂总办,培养新军干部。嗣后,1902年在保定设“北洋随营将弁学堂”,1905年设北洋军医、军械、经理(训练军需官)各后勤军需学堂。1906年设“保定军官学堂”,训练北洋新军扩军后的军事骨干。

中国还有《海国图志》这书吗?
答: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不仅重视工商业,并由经济扩展到政治,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至此,魏源的"师夷"思想发展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 就拿介绍美国民主政治来说吧,《海国图志》中,征引《地球图说》、《地球备考》、《外国史略》,《瀛环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