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平宁郡主:选儿媳四次齐府变凉,恰如其分的爱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投稿:牢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01

静安皇后是原著中开国武皇帝的皇后,她和明兰一样是穿越过来的,用一句话可以形容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识破皇帝花心本性的静安皇后,干脆宫门紧闭,再也不见人,专心在宫里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时的老齐国公夫人,十分敬佩静安皇后,常常替静安皇后不平,还把老公看得死死的,坚决不允许他与得宠妃嫔的家族往来。

齐家的老公爷十分惧内,竟完全不反抗。所以那时人们戏称“忽闻河东一声吼,门前行人抖三抖”。

后来静安皇后的儿子继位后,自然也十分看重齐家。齐老公也夫妇就给两个儿子分别找了两个厉害的媳妇。

大儿子娶的妻子出自将门,据说能开两百石的强弓,二儿子娶的是平宁郡主,因在宫里养过,颇得圣眷。

这下三个母老虎齐聚河东府。外有能干男人,内有镇宅女人,但在原著里,这样的齐家为何不如盛家竟渐渐没落了?

02

平宁郡主嫁进齐家后,婆婆彪悍,大嫂彪悍,在如何处理妾室上给她做了很好的示范,也因此她的老公齐大人,根本不敢宠妾灭妻。

她生了齐衡之后,不能再生,齐大人也不敢再纳妾,只守着她和一个老妾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这样的权爵之家,家风正,平宁郡主和齐大人齐心合力,齐衡也是很优秀的有为青年,就踏踏实实的经营,齐家已经是富贵双全

可平宁郡主:她偏不,因为她太骄傲,太要强了。就是这无可救药的要强让她既害怕失去,还想得到的更多。

所以,当她明知道齐衡喜欢的是明兰的时候,甚至连齐衡父亲都想要成全齐衡,曾经对平宁郡主说:

“衡儿自小不曾让我们伤心,也从没要过什么,只此一次,他不曾随你的心意。几年前,我就瞧出他对盛兄的小闺女十分上心,我那时也不点破,只想着他没见过什么姑娘,过几年也就好了。可如今,我瞧着他是真喜欢那姑娘。”

可她却非要做那个狠心的母亲,生生阻断了齐衡追求明兰的路。她自己要强,连带着想要把这样的思想强加到儿子身上。

她就是认为,儿子这么优秀,当然要娶最好的女人。正好荣妃的妹妹荣飞燕和邑王的女儿嘉成县主都看上了齐衡,最后荣飞燕因和嘉成县主争抢齐衡而死。



确实如平宁郡主所愿,嘉成县主嫁到了齐府。可在结婚前手段就这么阴险狠毒的女人,进了齐家门真的对齐衡有帮助吗?

齐家再显贵,也比不过皇帝的儿子邑王家,嘉成县主从小娇生惯养,目中无人。根本不把齐家任何人放在眼里。

齐衡只是对府里的一个小丫鬟,多看了一眼,第二天,嘉成县主就直接把那个小丫头杖毙了。

平宁郡主能怎样?只能忍气吞声,不仅不能管教,还要笑脸相迎,逼着儿子对嘉成县主好。

可是齐衡对嘉成县主半分感情都没有,就被迫娶了她,再加上她在府里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别说喜欢,只怕厌恶也是与日俱增。

《知否》里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家族的兴旺是从内里兴旺起来的,衰败也是从内里衰败起来的。

从这一刻起,齐家已经开始衰败了。家宅不宁,当家主母和丈夫感情不睦,长辈还不能管教,这不是把齐家推入深渊了吗?

不过命运似乎好像要放齐家一马,两王造反,嘉成县主一家惨死。经历了大喜大悲, 曾经命悬一线的平宁郡主似乎觉得有点对不起儿子了,所以她想要补偿。



她的确想去盛家提亲,可提亲的对象不是明兰, 却是嫡女如兰。她打从心底里还是看不上,作为庶女的明兰,不过最后被墨兰的事情搅黄了,不了了之。

03

齐衡的第3任妻子是申阁老的孙女申氏。

申阁老曾经侍奉过几代帝王,经历过这么多朝廷动荡和叛乱后,申家仍然屹立不倒,被顾廷烨称之为“老狐狸”。门生故吏更是广布天下,可见申家的根基有多厚。

这时候齐家身份尴尬,毕竟跟逆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家族的命脉全凭新皇高兴,一个不小心,齐家就大祸临头了。

所以这时候的齐家需要找一个靠山,恰好申阁老看上了齐衡,攀上这棵大树,平宁郡主自然十分高兴,很快申氏嫁入了齐家。



申家对齐衡的帮助也很大,齐衡很快在仕途上大展拳脚,可是在感情上,齐衡一如既往紧闭心门。

申氏和嘉成县主大不一样,她温婉大方,知书达理。可有一点,她和齐衡太像了:执念太重。

她明知道齐衡不喜欢自己,却非要追根究底,一刻也不想和他分开,在和齐衡外放的途中,和两个孩子都因瘟疫而死。

齐衡若是对申氏稍微用心一点,申氏也不会如此没有安全感非要跟着齐衡而造成悲剧。

以齐衡的实力和申家的助力,齐家说不定就是和盛家一样,成为人丁兴旺,繁荣和睦的大家族。

可惜让齐家繁荣兴盛的大好机会,齐衡没有抓住。

平宁郡主以为自己很有危机意识,看似为齐衡找了一门好亲事,可是她低估了儿子对明兰的执念,申氏进门后也没有和她推心置腹,反而对齐衡和明兰那段情遮遮掩掩,弄得申氏每天心力交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齐衡和申氏的心结。

她一味把自己对齐衡的期望强加到他身上,她明明知道,用手段和利益交换得来的功名前程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可是她就是不死心,于是齐衡的第3任妻子庆宁大长公主的嫡孙女嫁入了齐家。

齐衡和这位新婚妻子结婚不久,就承袭了国公府的爵位。而他的妻子生下两个儿子后,就去世了,时年不满三十岁。

齐衡娶了三任妻子,可是她们最后都没有留下来陪伴齐衡,心力交瘁的他,最后选择独自抚养孩子,再不娶妻。

04

平宁郡主希望儿子事事都好,可最后的结局呢?本来温润如玉的齐小公爷,从此失去了光泽,变得沉闷不堪,郁郁不得志。

齐衡,他真的不幸福。

事业上,虽然最后齐衡继承了齐国公的爵位,可是齐衡,只是想用自己所学为朝廷效力。

家庭上,虽然最后齐衡有了两个儿子,可是成就远不及长柏的子孙,齐家也人丁凋落,不像长柏旁支嫡系众多,俨然成了书香清流的大家族。

平宁郡主对齐衡的爱,太沉重了。

齐衡从小就被她管得严严实实,明兰拒绝齐衡时曾这样评价他:

“你其实与郡主很像,看着风轻云淡,内里却极好强。你明明已有了大好家世,却依旧勤学不缀,洁身自好,在京中锦衣子弟中,可算首屈一指的好儿郎。你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你太好了,事事都想做最好,我要不起,你心太大了,也放不下。”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重要他人”,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格形成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

齐衡的母亲就是对齐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他人”。

由于平宁郡主从小到大的言传身教,齐衡的某些性格和行为习惯,已经被平宁郡主的影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这个烙印就像扣在齐衡身上的一把锁,齐衡想解开,却不知道怎样解开。因为他的性格已经被平宁郡主深深固化了。

危机来临时,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想把这把锁打开的决心,而是根本就不知道把它打开的方法。

对孩子的爱,千万不要过犹不及,用力过猛,恰恰适得其反。

恰如其分的爱,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锦上添花的一把锁,孩子随时能打开,自己也随时能锁上。



恰如其分的爱能让人感觉自由。平宁郡主不满意儿子喜欢的人,一定要进行操纵,导致齐衡绝食。

非常的重要,不要强迫孩子去选择自己不爱的人结婚,这样只会事半功倍。

恰如其分的爱可以让爱的人感觉很轻松,很快乐,不会有负担。过分的爱会让人觉得压抑。

~

《知否》嘉成县主:抢了别人的婚事,丢了自己的命
答:而齐衡的父亲知道妻子平宁郡主的想法后,更是说:“那是自然,盛家老太太当年何等决绝。”平宁郡主认为找到般配的儿媳,嘉成县主认为可以嫁给齐衡,她们彼此之间各取所需,牺牲了齐衡。第三,得罪了荣家。荣妃的妹妹荣飞燕也想嫁给齐衡,荣妃为此一次次的对平宁郡主各种明示暗示。但是平宁郡主不屑一顾...

知否:官场上丈母娘家的扶持很重要,盛纮、长柏、齐衡都是受益者吗?_百...
答:嘉成县主惨死之后,齐家一度失去了皇家的扶持,这时候申氏的父亲——齐衡的岳父,为了自己的女婿,多方在朝中引荐,几次进宫面圣,最终为齐衡争取来了巡盐御史的职位。平宁郡主挑亲家的本事连顾廷烨都是佩服的,说:那老狐狸找亲家果然有一套,没缝的石头也能叫他榨出水来。要说郡主讨儿媳的本事也不...

知否:盛纮和齐衡的父亲,为何不敢为墨兰提亲,也不敢提纳明兰为妾?_百 ...
答:原著里平宁郡主心疼自己的儿子齐衡,也喜欢明兰的乖巧有礼。所以和齐衡的父亲齐大人商量,等着嘉成县主过门以后,让齐大人去盛纮家提亲,让明兰给齐衡做偏房。她觉得明兰是一个正六品官员家里的庶女,让她做偏房,也是抬举明兰了。齐大人不像平宁郡主这么自信,闻言连连摆手拒绝说:盛兄是个有心计的,...

知否:父女做到这份上,盛紘这个爹心里是什么滋味儿?
答:他偶尔想起来也乐得装一个慈父,关心个两句,想不起来也根本不用有丝毫的愧疚心思,毕竟明兰又不会大张旗鼓地质问他。只是盛紘没想到,因为一件事情,也就是老太太被自己的亲姨姐康姨妈下了毒这件事,明兰却疯了一样地性格大变,不仅带人强势堵了门将娘家团团围住,还几次三番顶撞他这个一家之主,...

《知否》大娘子,平宁郡主,小秦氏三位婆婆谁最强?大娘子战斗力怎么样...
答:平宁郡主本身也是厉害的人,极有主见,靠着自己出色的交际手腕,最终选择的儿媳门第教养都不错,但是因为控制欲太强,反而和自己儿子的关系出现的不小的裂缝,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在婆婆里面平宁郡主算是战力强悍的,若无厉害的娘家撑腰,媳妇不好当啊。第一位则是小秦氏,顾家续弦的第三位主母,也是...

知否:明兰不选齐衡贺弘文而选顾廷烨,是什么原因呢?
答:其次,小公爷有一位眼光甚高的母亲,也就是平宁郡主。平宁郡主从小生活在宫里,对于身份尊卑看得很重,在面对别人不遵循自己意愿的时候,会表现出任性的行为。比如当小公爷与明兰纠缠不清时,为斩断小公爷对于明兰的念头,平宁郡主不惜把小公爷手下一位名叫“不为”的侍从乱棍打死。婆媳关系从古至今都很...

知否中王氏准备刁难儿媳海氏,可为什么最后还是放弃了?
答:这位由朱一龙饰演的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之称的齐衡。才会让让贵为天骄的嘉成县主看中了,可惜齐衡有一个死穴。导致他不是本剧最佳丈夫的人选,那就是他的愚孝,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他还有一个强势的妈妈。也就是说谁嫁给他,都要跟平宁郡主这位强势的婆婆过两手。若是没有强悍的家世辅助...

《知否》平宁只是郡主,却喊皇后母亲,爵位高低:谁高攀?谁低就
答:小公爷与顾二叔什么关系,为什么叫他二叔?小公爷齐衡的父亲是齐国公,顾延烨的父亲是宁远侯,公自然比侯大。为什么说他们是亲戚呢?原著描述,平宁郡主的襄阳侯和宁远侯祖上是兄弟,平宁郡主也姓顾。他们是远方亲戚了,所以按辈分儿小公爷叫顾延烨二叔。剧中爵位排序兖王=邕王>齐国公=英国公>宁远侯>永昌...

知否:平宁郡主在宴会上救了明兰,为何明兰不感激?
答:在女眷的酒席上,仰仗着夫婿权力熏天的邕王妃成为人人巴结和畏惧的对象,就连平时目空一切的平宁郡主在她面前也矮了几分,说话小心翼翼,唯恐一言不合厄运降临。平宁郡主的担忧不是多余的,因为刚前不久,荣家有意与她家联姻的消息传出去,荣家姑娘光天化日之下被匪人劫走,如花似玉的姑娘一日之间变成了残花败柳,...

《知否》中伯爵府袁家,为何看上六品小官家的盛华兰?
答:袁家早已没了先祖时的荣光,现在也已经潦倒了,所以顾不得身份,只能选择华兰做本身的儿媳妇。再加上华兰自小有追随着盛老太太长大,盛家有精巧的信用与前景,于是才有了两家这门亲事。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关于这部剧 看过《知否》这部剧的小伙伴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在盛紘只有六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