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脂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

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谢承后汉书曰:俊字孝远,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

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贼并起,陈与比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

后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

术怒,密使人杀俊。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於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

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

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

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

书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推是言之, *** 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乂,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徵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

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

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

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

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雕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

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原殿下少以万机馀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统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

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

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

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

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

他的姐虮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麽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麽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於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年纪。二十岁,试用做乌程相,乌程民家超过一万户,都赞叹他恩惠的治理。

孙权赞赏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骆统立志弥补省察帮助孙权,他一旦有听说看到的,就不将晚上的事留待天亮。

他常常劝说孙权尊敬接纳贤士,努力探求时事利弊,在飨宴赏赐的日子,可以让人人都分别进见,询问他们生活寒暖,给予亲密情意,诱导晓谕让他们言说,考察他们的志趣,让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想要报恩的心情。孙权采纳运用他的建议。

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将,统领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统死后,他又统领凌统的人马。

这时候,赋税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户减少,骆统上奏疏说: 臣听说做一国国君的,以占。

2. 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

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谢承后汉书曰:俊字孝远,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

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贼并起,陈与比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

后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

术怒,密使人杀俊。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於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

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

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

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

书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推是言之, *** 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乂,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徵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

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

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

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

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雕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

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原殿下少以万机馀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统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

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

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

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

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

他的姐虮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麽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麽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於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年纪。二十岁,试用做乌程相,乌程民家超过一万户,都赞叹他恩惠的治理。

孙权赞赏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骆统立志弥补省察帮助孙权,他一旦有听说看到的,就不将晚上的事留待天亮。

他常常劝说孙权尊敬接纳贤士,努力探求时事利弊,在飨宴赏赐的日子,可以让人人都分别进见,询问他们生活寒暖,给予亲密情意,诱导晓谕让他们言说,考察他们的志趣,让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想要报恩的心情。孙权采纳运用他的建议。

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将,统领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统死后,他又统领凌统的人马。

这时候,赋税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户减少,骆统上奏疏说: 臣听说做一国国君的,以占。

3. 谁知道《三国志》和《出师表》文言文对比的题和答案

《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⑨【猖蹶】失败.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 (4)此人可就见 (5)将军宜枉驾顾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5.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6.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1)躬:亲自,自身.(2)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由是:因此 诣:拜访.(4)就:接近.(5)顾:拜访(6)以:把 2.(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2)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3)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4)(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6、《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可.)。



~

三国志卷五十六(朱桓)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4分)(2)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4分)8.面对曹仁大军犯,朱桓如何分析己方优势鼓励将士?请简要概括。(4分)参考答案 5.A(3分)6.D(3分)7.(1)到...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文言文阅读
答: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5分)译文:___ ___(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5分)译文:___

孙休文言文阅读
答:1. 文言文阅读三国志孙休传 孙休字子烈。 权第六子。年十三,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学。 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四月,权薨,休弟亮承统。 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地,徙休于丹杨郡。太守李衡数以事侵休,休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 居数岁,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觉而异之。孙亮...

文言文阅读《三国志,黄权传》
答:华阳国志曰:习后官至领军。后贡恢于州,涉道未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http://www.guoji58.com/,乃讬名郡使,北诣先主,遇於绵竹。先主嘉之,从至雒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后为亡虏所诬,引恢谋反,有...

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2个回答 #热议# 「捐精」的筛选条件是什么?雪拉非天夜翔 推荐于2017-05-17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63 采纳率:45% 帮助的人:709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及翻译
答:《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昌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看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日:“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

文言文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答:3.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文言文答案
答:2. 求文言文《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翻译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团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

三国志魏书文言文翻译
答:3. 三国志魏书关于臧霸的文言文翻译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 人。 父亲臧戒,曾任...沛国人武周担任下邳令,臧霸尊敬武周,认为他与众不同,常到其舍做客。 后来臧霸的从事謥詷不遵守法令

文言文阅读 陈寿《三国志·魏书》 公孙度,字升济
答:占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始度以中平六年据辽东,至渊三世,凡五十年而灭。【译文】公孙度字升济,本是辽东襄平人。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逃官到了玄菟,而公孙度却做了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王或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豹,又与公孙王或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王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