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出现在什么时期?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

作者&投稿:訾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家争鸣是对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学术流派相互争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各种思想主张并存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总称。后世常常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鼓励要允许有不同观点,不能禁锢人们的思想的意思。百家争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用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相互争论的局面。当然百家只是虚指,不是正好有一百个人,而是泛指有很多流派。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时期,虽然政治上四分五裂,但是文化上却百花齐放,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老子、墨子这样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怀揣着不同见解不同主张的人奔波在各国之间,去宣传推广自己的观点,合着双赢,君王以礼相待,给予高官厚禄,士子竭尽所能报答知遇之恩。不同意也没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就再换另一家了,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肯定会得到赏识的。

后人之所以很羡慕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君求贤如渴,臣必当誓死效力,君臣之间惺惺相惜,引为知己,这是一个文人士大夫最理想的时代,虽然有战争有杀戮,但这都能阻碍士子们周游历国,推荐自己和自己的学问。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从来没有过的开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言,家家可以著书,人能尽其才。百家争鸣是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仅对中国,甚至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迥异于西方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东方体系。

百家争鸣时期的学术流派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各种学术门派之间也是互相攻击,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了非常活跃的文化大繁荣的开放局面,不管是哪个门派,都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开端便是发源于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因为他们代表的利益不同,主张观点也就很大区别。但是无论哪种学派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我们应该辩证地去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孔子是百家争鸣时期影响最大的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他是个杰出的教育家,但不是伟大的政治家,因为在春秋时期奴隶主阶层已经没落,礼乐崩坏,孔子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只好主张人们回到周代去,但是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因为只要是个有作为的君主,都不可能接受孔子的那一套理论,反而是善于工程建造的墨家和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占了上风,因为他们的主张顺应了时代潮流,能够为诸侯称霸提供理论。

再比如西汉立国初期,人口凋敝,经济萧条,就需要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减少对百姓的干预,让人口和土地能够休养生息,国家迅速聚集很多财富,各种社会问题也出现了,就需要儒家的仁政来选拔人才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还要用法家的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有农家主张以农为本,因为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同学说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战国,争霸战争层出不穷,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争当天下霸主,百姓苦不堪言。不过政治上的分裂,往往早就文化上的大发展,大繁荣。由于各国诸侯们都需要人才来辅佐他们实现称霸的梦想,所以对人才尤其是有真才实学的士子都给与很好的礼遇,像齐国的齐桓公就在宰相管仲的建议下设立稷下学宫,专门供各国才子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百家齐鸣的开放局面;燕国的燕昭王专门筑黄金台招揽各国人才,因此才吸引了著名将军乐毅前来投奔。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员往来很畅通,基本没有什么障碍,那些有才华的各流派的人物终日不辞辛劳,周游列国,寻找欣赏他们能够让他们实现理想抱负的君主,孔子就曾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儒家思想。而且,由于是诸侯纷争的分裂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所以对思想学术的禁锢很小,各种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自由发表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好往往要著书立说,宣传自己。苏秦张仪这些人靠着一副能说会道的嘴巴就能搅得天下局势的转变,这大大鼓励了民间学术的发展以及一大批思想流派的涌现。只要能被诸侯赏识采纳,往往就是朝为布衣暮为宰相,荣华富贵就是只争朝夕的事情,这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先进的地主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就是对这一局面的客观描述。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无疑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意义。首先就是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大总结,通过各个流派流传下来的学术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的面貌,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除了外来的佛学思想,几乎都能从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启蒙。

~

百家争鸣有哪些 各有什么人 什么主张
答: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

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有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士人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实际上是出现在谁在世的时代
答: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在三皇五帝时代,当时人们还处在蒙昧的童年时期,而且没有文字记载,所以百家争鸣就没指望了。而在夏商时代,更多的是玩巫术,到了西周,礼法逐渐地取代了比较原始愚昧的巫术占卜,而古文字已经相对成熟,生产经济也有了更大的发展,为思想家的出现...

百家争鸣促进了什么的繁荣
答: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高三历史参考书上有一选择题: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两个可能答案: A.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B.社会处于巨大的动荡与变革中 。选哪个比较合适?为什么?

"百家争鸣",主要指哪几家?都什么思想来着?
答:《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儒家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

中国在百家争鸣得到了什么?百家争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答:1.小编认为百家争鸣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得到了五彩缤纷的文化,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2.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

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答: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来自各国的知识分子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于是形成了各门学派;他们纷纷立书著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且都希望自己的主张风行天下,于是有了各门学派间的互相批判、争辩,百家争鸣的局面正式形成。穿越千年岁月,诸子百家的争鸣仍在耳边掷地有声,那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巅峰时期,其影响...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科技为啥没能同步发展呢?
答:我们都知道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在那个时代各个流派的学说都逐渐兴起来,而且由于天下的纷乱,每一个诸侯国都需要一个学说来支持整个国家的中心思想,所以越来越多的流派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是与此同时,人们所看到的是科技的一个停滞,文化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科技方面却没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在中国文化史上居什么样的地位?
答: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在那个时代是人才倍出的时代巨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术流派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后世各个行业,开创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力。

“什么家争鸣”是哪个成语?
答:争鸣 : 1 竞相鸣叫:百鸟争鸣。 2 比喻在学术方面,各种看法和观点进行争辩: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一词出自《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造句】1 文学创作上我们应提倡百家争鸣。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