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孙中山破陋习》原文及教案

作者&投稿:逯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年级# 导语】《孙中山破陋习》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孙中山破陋习》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

  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教案】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孙中山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的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课题:

  ⒈板书课题:

  孙中山破陋习

  ⒉解释课题:

  ⑴出示孙中山先生像。

  ⑵简介孙中山。

  ⑶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

  ⒈学习生字词。

  ⑴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生字。

  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⑵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缠足

  废除

  ⑷读生字词。

  四、写字指导:

  ⒈指导要点:

  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

  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点。

  ⒉各人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⒈读、抄词语。

  ⒉练读课文。

  ⒊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⒊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

  ⑶小结:

  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⑷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七个自然段讲的事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⑶这件事事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流泪)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界。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为什么?

  ⑷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①分析图片。

  画面上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结图意。

  ⑸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请齐读第3、4自然段。

  ①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②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

  ③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⑹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

  齐读第5、6、7三个自然段。

  ⑺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8自然段。

  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

  ⑻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⑼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业:

  ⒈读课文,练习讲述整个故事。

  ⒉复习。

  第三课时

  一、讲述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⒈指名读。

  ⒉辛亥革命成功是这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

  ⒊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⒋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

  ⒌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

  ⒍齐读第3部分。

  二、总结:

  这篇文章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看到姐姐被缠足带来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的事,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三、作业:

  ⒈默读全文: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⒉指名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⒊同座二人练习。



~

急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答: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篇目和教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519292.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5-09-25 谁有人教版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要有三维目标和表格的 2 2014-09-2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6 更多类似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答: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wenku.baidu./view/97b23dc24028915f804dc28c.这里有,可以自己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课件【三篇】
答:【 #课件#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 考 网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三篇
答:【 #三年级# 导语】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学语文能够提升你的阅读能力,即从各种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这两样是以后走向社会可以说比较常用的技能;再现实一点,你的一次又一次的升学考试,这是一块敲门砖。从提升的角度来说,学好语文,可以拓宽人的视野,提高个人素养,甚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哪吒闹海》
答:【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哪吒闹海》,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 篇一】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

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
答:《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材简说: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页到26页内容是什么
答:人教版是《“红领巾”真好》,苏教版只有23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是《秋天的图画》。“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户的教科书而言的。如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沪教版”、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

谁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于语文的教案和课件
答: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原创],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 小学 三  年级 上 册 语文导学案 主备: 年级组长审核: 授课人:   授课时间: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型新授课时 2课时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要背诵的课文
答:1《我们的民族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学奕(问题见下)。
答:55 2013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初赛小学组,不要假的 0回答 2 小时前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6课有多少字? 2回答 1 天前 儿子教同学撒网捕鱼,同学送我儿子一大盒茯苓饼,怎么教育比较妥当? 0回答 1 天前 女儿的老师说介绍的女朋友又想购买金项链了,我说只好看开点,老师长吁短叹,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