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加强涉密网络安全保密技术防护

作者&投稿:可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机关单位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加强涉密网络安全保密技术防护如下:

机关单位应当采取身份鉴别、访问及信息流转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安全防护等措施加强涉密网络安全。

根据《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规定:

1、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使用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制定分级保护方案,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安全防护、信息流转控制等安全保密防护措施。

2、涉密信息设备应当符合国家保密标准,有密级、编号、责任人标识,并建立管理台帐。

3、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应当按照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进行管理与防护。

4、涉密信息设备应当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违规外联监控、安全审计、移动存储介质管控等安全保密措施,并及时升级病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定期进行病毒和恶意代码查杀。

5、采购安全保密产品应当选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授权机构检测、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护产品应当选用公安机关批准的国产产品,密码产品应当选用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

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可以把网络安全定义为:一个网络系统不受任何威胁与侵害,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要使网络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证网络的硬件、软件能正常运行,然后要保证数据信息交换的安全。因此网络安全的技术途径就是要实行有限制的共享。

网络传输的安全与传输的信息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信息内容的安全即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规定什么负责运行维护安 ...
答:机关、单位应当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定期开展安全保密检查和风险评估。公司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或团队负责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这个团队需要由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组成,并且应该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始终有效地承担着保障和加强...

涉密会议、活动承办单位应采取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答:【答案】:涉密会议、活动承办单位应按照主办单位要求,提供安全保密的环境、设施和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明确工作人员的保密责任并要求其做好保密服务保障工作。

各机关单位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必须落实什么等保障...
答:各机关单位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必须落实的保障措施如下:有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指定一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综合管理;各部门内设机构应当指定一名信息安全保密员;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制度。

...规定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什么的什么应当采取保密措
答: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作出的授权,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级机关作出的授权,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第十三条 机关、单...

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什么保密措施
答:3、会议文件保管:会议文件应采取加密措施,如使用密码保护或加密存储设备。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复制相关文件,并在会后及时归档妥善保管。4、安全通信方式:使用安全的通信方式,如加密电话、专用保密网络或加密通信软件等,以防止会议内容被监听或截获。5、严格场所设备检查:涉密会议、活动应在符合保密...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指定什么
答:涉密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基本制度,主要体现在:(1) 分级保护制度。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实行分级保护。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系统的密级,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2) 建设管理制度。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

涉密会议,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哪些保密措施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下列保密措施:1、根据会议、活动的内容确定密级,制定保密方案,限定参加人员范围;2、使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的场所、设施、设备;3、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国家秘密载体;4、对参加人员提出...

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哪些主要保密措施
答: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严格参加人员审查。主办单位应根据会议、活动涉密程度 和工作需要,确定参加人员范围,审核参加人员资格,登记参加人 员姓名、单位、职务等情况,并保存相关资料。(2)严格涉密载体管理。主办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管 理规定,对涉密会议、活动使用或...

国家秘密定密是指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依法
答: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负责人可以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 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熟悉涉密业务工作,符合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 第十五条 机关、单位应当在本机关、本单位内部公布定密责任人名单及其定密权限,并报同级保密行政管...

国家秘密信息不得通过什么渠道传递
答: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