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沪教版

作者&投稿:简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来源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3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故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4.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5.实验室用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g 质量分数
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
  A.100 mL 54.35 mL B.100 mL 55.5 mL
  C.250 mL 54.35 mL D.250 mL 55.5 mL
6.有100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 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 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
    D. 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7.t ℃时,向一支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0.3%
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9.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10.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物质溶于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硫酸亚铁 B. 蔗糖 C. 面粉 D. 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固体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右高左低,则
X 、Y对应的试剂组是( )
  选项
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Y NaCl NH4NO3 NaOH

13 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溶剂 C.降低温度 D.____________
14.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
 C.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100g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蒸发10g水后,温度恢复至70℃,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钠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6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名称 澄清的石灰水 高锰酸钾
溶液 生理盐水 38°“四特”白酒 稀硫酸 碘酒
溶质的化学式
17.(7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图二中A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2℃时,将30g甲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8.(5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 ,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②已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wg。则t℃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 %;
③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其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
(3)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20. (6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4)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21.(6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 砝码盒)、烧杯、____ ________。
22.(5分)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硝酸钾的溶解度;
(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3)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二分析其原因是 。
23.(14分)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由右图可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计算。配制4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的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 g/mL)。
(3)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4)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5)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6)稀释。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 g/mL。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g/mL)
      温度/℃
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粗锌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甲 乙 丙
烧杯 + 稀硫酸/g 152.5 152.5 252.5
粗锌样品/g 20 15 15
烧杯及剩余物/g 172.1 167.1 267.1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每组反应均充分):
  ⑴ 组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粗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⑵ 计算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⑶ 计算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⑷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那组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5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C 4.A 5.B 6.C 7.C 8.A 9.C 10.B
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 B氯化钠等12 C HCl CaCO3 13.C 加水14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合理即可) 15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
16 Ca(OH2) KMnO4 C2H5OH H2SO4 NaCl I2
17.① B; ②甲;③升温(加水);④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⑤33.3%; ⑥BD.
18. ① 升高 A ②100w/(100+w) ③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2分)
19.(1)A (2)D (3)9.1 g (漏写单位不得分)(4)< (5)降温结晶,过滤 (2分)
20. ⑴t1 ⑵乙 ⑶降温结晶(合理均可)⑷大于
⑸ ①B ②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21(每空2分)(1)无法判断(2) ②③⑥(3)量筒和玻璃棒
22(5分)(1)36 (2)< (3)蒸发结晶 (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所以结晶析出(2分)
23(每空2分)(1)30 23 (2)4 36 (3)A (4)BC (6)1.063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乙
解:H2为 167.5-167.1=0.4g
设有XgZn与YgH2SO4反应,生成zgZnSO4得.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161 2
X Y Z 0.4g
65:98:161:2=X:Y:Z:0.4g
解之得:X=13g Y=19.6g Z=32.2g
(2) 13g/15g×100%=86.7%
(3)19.6g/(152.5-52.5)g×100%=19.6%
(4)32.2g/(100+13-0.4)g×100%=28.6%

~

沪教版初中化学所有知识点 给我最好的
答: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

初三化学课本上的题,急急急,追50分
答:http://djf13305650971.blog.163.com/blog/static/12801503820099128362991/不知道你的是那个课本,现在每个地区的课本都不一样。就找了个网站《沪教版下册》自己看看是不是

谁有“化学与材料-化学-沪教版新教材-初三下册知识点梳理”
答:谁有“化学与材料-化学-沪教版新教材-初三下册知识点梳理” 课文内容挺散的快点,急用。谁能帮忙...〖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118.知道: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不考查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当将复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沪教版)上册知识点
答: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

求最新沪教版初中化学考点,题目及答案
答:学生还是老师?你看下前5年中考卷就行了,有80%的知识点几乎年年考。

初三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沪教版
答: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知识点梳理及疑难解析 沪教版化学
答:海水 或污水 后可重新使用。 答案:水水 变化 纯净水 污染 污染 淡化 净化 2. 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质, 火柴取代了 火柴是科学工作者为环境保护作出的不懈努力。 造成全球变暖。 可以变废为宝。 答案:二氧化硫 无硫 含硫 二氧化碳 废品回收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 发现了 ,挽救了许多垂危...

苏州初三化学是什么版本
答:苏州初三化学是沪教版,即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性图书出版机构,现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员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全社现每年共计出书600余种,其中近400种为新书。出版社...

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答:九年级期末提升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P—31K—39第Ⅰ卷选择题1、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题,共40分。)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2.图中...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点归纳
答: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点归纳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 、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