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周朝廷的忠臣,为什么周成王刚登上帝位他就摄政主持国事? 周武王死后,没有合适的继位者,为什么周公是代政而不是夺政?

作者&投稿:井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周武王在推翻商纣王统治三年后去世,周成王刚登上帝位,周公就在摄政,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就是因为成王年幼。周武王在推翻商纣王统治三年后去世,当时他的儿子周成王还很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怕天下人听说周武王死而背叛周朝廷,于是登上王位代替周成王处理国家事务,主持国家大权。这样才能名正言顺,还用“周公吐哺”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让他不要随便乱说话,以防给别人以可乘之机。

其次是不是就是他个人的愿望呢?并不是说周公这个不是忠臣,因为他毕竟已经还政于周成王了,在自己摄政七年后。为什么说他有自己的愿望,在古代有没有摄政的人,有啊!明代的张居正算得上是摄政里面的翘楚了吧?你看他敢登上帝位吗?为什么要登上帝位才能实施政治制度和法律呢?难道没有自己的权力欲望吗?虽然可以克制住,但是实行一下也未尝不可啊!

为什么这样说他?周公旦曾经就跟姜太公、召公奭解释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武王又早逝,成王还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才这么做的。”为什么要解释?难道不是有人问吗?无论是姜尚还是召公奭,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对他的做法未必认可!难道不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小小愿望吗?

当然,这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一个小人,我不否认,所以,才这样推测周公这位忠诚的臣子,要不然,你怎么解释他的这样的行为?



周公是周朝廷的忠臣,他一心为民为国,忠心足以了表,周成王刚登基时,年纪尚小见识不多,才能也不够,所以周公是在给他起表率作用。

摄政这个词它是中性词。并不是所有的摄政王都是为了去抢夺国家的权力。可能只是因为刚登基的帝王对国家不太了解,对政事不太了解,所以代为管理而已。

因为周成王当时只有13岁,还不够懂事,也不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周公是怕有人来闹事,才会去管理国事的。

周成王登基之时,年龄过小,还不能完全整理朝政,而周公是一代贤臣,他自然相信周公,让他摄政主持国事。

周公是谁?他与周成王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是成王的叔叔,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周公也就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继位后,周公旦就一心一意辅佐武王完成伐纣大业。武王灭纣两年后病逝,继位的是年幼的成王,由周公旦摄政。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勾结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奉命征讨,三年平叛。不但保证了周朝的政治稳定,还将周的势力扩展到东海。

周公旦在摄政辅政的六年里,尽心尽力辅佐成王,并且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乐。包括我们熟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都来自于周公旦。为了保证王权顺利移交,制定了嫡长子继位体系,这一套理论,可以说是后世王朝的根基,沿用了几千年。并且他还认真总结了殷商灭亡的教训,写成了《无逸》一书,用于警示帝王。为了稳定周朝统治,把成王其他兄弟,全都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还制定了一整套管理体系,也就是现代流行的SOP。

周公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可以说成王都是他手里的傀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妄为。相反非常的礼贤下士,不断为周朝网络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见周公旦的贤德。周公辅政期间,国家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是难得的贤臣,被称为圣人。六年后,成王长大成人,但是周公旦并没有贪念权位,还政成王。自己则专心完善礼乐法度,继续的为周朝做贡献。

...当了实际的君王,手中有权威望也高,为何不篡位自己称王?
答:因为在朝中还有召公和太公两位大臣制约着。太公是周成王的外公,他肯定是站在成王的这一边,不可能让周公篡位成功的。其实说到底,是周公旦太了解历史了,他深知自己即使篡位为王,也坐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兄弟们崛起篡位。不如索性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嫡长子继承,一次性断绝了其他子嗣篡位的念想。

封神演义里有文王武王姜子牙,为何没有辅佐成王的周公?
答:除此之外在最后的分封里也有提到。而电视剧中确实很少提到,这是因为在《封神榜》中提到的主要内容是三界的争斗,讲的是姜子牙受天命助周文王和周武王伐纣,剧情中主要讲述的是伐纣的详细过程以及前因后果,这和周公这个人是没有太多关系的。我们都知道,周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辅佐周成王之功,在西周建国...

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是谁?他有什么作为呢?
答:秦朝第一位称霸的君王到底是谁?他有哪些做为呢?秦惠文王,是秦朝历史上的第一个王。为什么秦代直到秦惠文王是才称霸呢?原先姬发灭商立周以后,称周成王,为“天下共主”,执行分封规章制度,大封皇族战队及忠臣,也就是之后的各诸侯王。各诸侯国只有称“公”。到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的阵营持续...

周公旦差点取代周成王的天子位,为何说他是历史伟人?
答:在历史上周公旦差点取代周成王的天子位,为何说他是历史伟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的历史上,抛去那些远古大神,于我来说,第一个在我心目中能达到伟人的标准的人大概就是周公旦了。“周公吐哺,天下为公”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我还是想说,周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还是没有得到公平...

中国古代忠臣周旦有哪些成就?
答: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

周召二公和好如初是什么典故?
答:二位忠臣,坦诚相见,共同为国家贡献力量。召公的妒嫉和怀疑 召公名爽,是周王室的同姓亲戚,因他开始封的采邑在周畿内的召地,故称召公。召公历来担任太保之官,与太公、周公同为“三公”,是周王室的最高官职。周武王灭纣后,召公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召公命自己的长子到燕国去当国君,而本人则留...

姜子牙去世后,周王朝为何立马把他的后人杀了?
答:姜子牙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为周王朝做了很多的贡献,是他陪着姬昌打下了周王朝的江山,一起讨伐商纣王,灭了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这一路走来,姜子牙是功不可没的,后来姬昌也封了姜子牙做丞相,给了他很高的权力,让他位及人臣,权倾天下。可是姜子牙的权力和地位渐渐的与日俱增,这让帝王感受到...

姜太公女儿邑姜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两朝,实现“成康之治”,这是有多牛?
答:而周成王就是周武王姬发跟邑姜的孩子。周武王姬发和邑姜都经历过商纣王统治的时代,自然是知道太平盛世多么的难能可贵。所以周武王在统治期间可以说是非常的低调,不过可惜的是他只做了三年皇帝。周武王去世以后,周成王也才十三岁左右,而这个时候正是邑姜把握时局,联合了周朝的忠臣们稳固了江山。而且对于...

《<史记>研读》128:卫康叔世家(一)
答:康叔到封国后,严格遵从这些原则来治理国家,安抚体恤百姓,很受百姓拥戴。周成王长大成人后,正式执政,任用康叔为周朝司寇,赏赐卫国珍宝祭器,以表彰其大德。卫康叔去世后,他的后人康伯、考伯、嗣伯、榅伯、靖伯、贞伯、顷侯先后继位。卫顷侯花重金贿赂周夷王,周夷王就把他由伯爵升任侯爵。卫顷侯...

姜太公女儿邑姜有多厉害,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两朝,实现“成康之治”?_百...
答:而邑姜把后宫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他为人很正直明理,所以也受到了朝野的敬爱,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周武王就病逝了,邑姜的儿子姬诵继承了王位,是周成王,那个时候的周成王才13岁,而且朝廷也不稳定,因为周武王的兄弟还有很多,很有可能会有人想要争权夺位。但是幸好周武王把很多事情都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