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好尴尬的年纪,一个35岁有两个孩子的普通女人可以尬出天际

作者&投稿:勤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01

大多数招聘广告,对于求职者的年龄要求都是35岁以下。

再过一个多月我就35岁了,家里两个娃,一个7岁,一个5岁。我已经离开职场7年。不知不觉我似乎到了人生中最尴尬的阶段。

我和先生都很认同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当初生完孩子我们就达成共识,他负责赚钱,我负责照顾好孩子。和很多虎爸虎妈不一样,我俩是超佛系父母,很多亲友都在换房、买房为了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的时候,我们就安心得留在小镇上,孩子就上家附近的公立学校。我内心当然有焦虑,但大都和孩子无关,而是关乎自己。孩子小需要我24小时待机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自从两个孩子陆续上了幼儿园,我内心的焦躁也与日俱增,不是因为害怕孩子他爸日后抛弃我,我却没了生存资本,而是作为一个人我似乎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对于家庭我是重要的,除此之外,我好像成了这个社会的边缘人。

我不是没想过重新找份工作,但是作为一个二孩妈朝九晚五的工作的确不适合,虽然我对工资没有什么要求,但是要找一份离家近、可以3、4点就下班、经常需要请假的工作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按照我先生的说法,与其随便找份没有发展、进步空间的差事赚点小钱,还不如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个人价值。这点我是认同的,但是对我来说还是不够,我可是个有追求的人啊。

02

放弃自己的职场生涯很尴尬,坚守在职场的女人们就不尴尬了吗?

大学好友A,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在面料行业累积了将近10年经验、当时年薪30万+的她,17年突然转行做了幼儿园老师,非在编幼师每月工资两千多,年底奖金没有她的份。

原先她在市中心的工作,到家要晚上7点以后,孩子放学只能去晚托班,管晚饭的那种,做完作业吃好晚饭回家。朋友A到家买菜做饭、和先生吃好饭洗好碗差不多就快9点了。累了一天的一家三口每天的交流很少,10点多大家就都洗洗睡了。

直到有一天,她在儿子的书包里翻出一张三天前的检讨书,要不是她偶然发现,儿子估计会一直瞒着她。找老师交流沟通后,她才突然发现眼里乖巧听话的好儿子,在学校里却是个“问题儿童”。

给孩子的陪伴太少,心有愧疚的朋友A萌生了转行当幼师的想法,下班早离家近、上班不累、还有寒暑假期,但是工资要打很大的折扣。这个决定她做得非常艰难,在我们闺蜜群里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纠结着寻求建议,但是我知道我们除了支持她的决定,没有任何可以帮得上忙的。

尴尬的是,18年由于政策改变,她没了在幼儿园正式立编的机会。这本是让她下定决心转行当幼师的最重要条件。

18年带完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小班的孩子,朋友A又重新回归职场。

03

我出生在农村,在那个年代,成年人都是要挣工分的,我父母包括我爷爷奶奶都必须要下田干活。所有的孩子都没大人管,村里的孩子们整日整日得疯玩,偷黄瓜、玩泥巴、用长竹竿打桑葚吃……虽然时有挨饿的情况(爸妈活没干完回家晚了),但小时候在农村的这段生活是我儿时最快乐的回忆,但这回忆里几乎没有父母。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好像突然之间大家都不需要再整日务农了,所有成年人都进厂上班了。我6岁的时候从农村搬到镇上,我家也成和万千普通家庭一样成为了双职工家庭。

搬到镇上以后我便开启了童年中最无聊的一段时光,大段大段的记忆里,我被独自一个人关在家里,无所事事。心里难受的程度就好比原本空中飞的鸟,突然被关进了笼子。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有成年人不上班就为了在家带孩子的。

在我整日在家带孩子的时间里,隔壁邻居长辈还会当面说我,你这样闲待在家可是浪费了一个人工啊。听他们说这样的话,表面上我是不屑的(老娘我为家庭也贡献了很大的价值),内里我还是有点发虚,可能父辈的价值观多多少少得影响了我。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这些基本需求以外,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也是一个人强烈的成长需求。

04

身边也有把事业和家庭都整合的很好的女性朋友,其中有两位虽然放弃了朝九晚五的职场工作,但是几年下来,淘宝店、微店开得顺风顺水。再看看我非常欣赏的两位家里有娃的成功女性,坚持了10多年用漫画记录生活的粥悦悦,从当初一家三口挤在出租房的狼狈生活开始,到现在的畅销漫画的作者、坐拥百万粉丝的自媒体,白手起家在寸土寸金的广州买车买房,妥妥的走向人生巅峰。另外一个是女神级别的人物,曾经的麦肯锡合伙人、 现在的是盖茨基金会中国负责人、百多万读者的“奴隶社会”公号创办人一诺,就像个永动机一般,她还马不停蹄创办了一土学校做教育创新、面向成人学习和成长的诺言社区……令人震惊的是她俩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在我眼里粥悦悦和李一诺都不是普通人,她们是超人啊。

在这些菁英面前,的确是让我感到自惭形秽。我也尝试开过淘宝店,始终不成气候;前两年还差一点做了私房烘焙,在有4年的家庭烘焙的基础上,我花了两万多学习了进阶的课程,但最后在没有家人支持的情况下,我怂了。我承认我缺乏创业的勇气和魄力。

要不是身边不乏和我一样境况的朋友,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孤立的。

05

各种计划都失败以后,我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转向了兴趣爱好。有时候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幸福,有喜欢的绘画老师,线上线下的课程直接报名参加,喜欢的事情、无论的舞蹈还是写作,去学去尝试就可以了。

加入了各种绘画群、写作群、舞蹈群、烘焙群后,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女性选择在家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同时又对生活抱有深切的热情。绘画群有一批群友是忠实的瑞士新艺术学院的粉丝,除了国内的课程,她们还不远万里去瑞士参加课程;写作群里有位群友生活写作之外还是位坚持了数年的马拉松选手(此处详细情况需要查找资料)……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个群体要比我想象的大得多。但是我们却像是在暗处独自开放的小花,没有多少人在意。我不禁想,哪怕我没有十分的优秀,我的五分难道不足以为这个社会提供价值吗?

我的窘境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马上要35岁的我对于人生仍有困惑,对于自己仍有怀疑。好在,我对生活仍然抱有热情和追求。

~

一个35岁的女人还没有孩子是不是有点可怜?未来会怎么样呢?
答:但是要不要生孩子可是人生大事,得考虑清楚了。如果是不要小孩,那你肯定是少了很多麻烦事,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后呢,等你老了就没有人在你床前尽孝、照顾你了。所以一定要考虑清楚了,你已经不年轻了,如果想生的话就要赶紧的,年龄大了不但难生,而且也没力气带了。

35岁小伙恋上51岁大妈,大妈:“身体受不了,年纪大了折腾不起”_百度知...
答:在大部分人的择偶观念中都会认为女人一定要比男人小3至5岁,这是最好的一个年龄差,因为男人比女人晚熟,找一个年龄大的对象,或者老公将来生活在一起没有太大的代沟,更容易和谐相处,因为男人年纪太小,不懂得忍让,也不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任。 女人大多喜欢成熟稳重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更具有男人味儿,而且更容易...

疫情下裁员,35岁的职场人何去何从?
答:35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很多人在一个环境工作了多年,却因为疫情原因遭遇了裁员,阿里裁员30%,腾讯裁员20%,爱奇艺40%,教培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都未能幸免。这种情况下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虽然生活艰难,但不代表就没有了希望。35岁,没钱、没工作,车贷,房贷,上有老下有小……这是大...

你觉得尴尬的年纪是多少岁?
答:我觉得尴尬的年纪是30岁,因为30岁的左右年纪是一个人成功的一个标志,如果说30岁左右没有一个自己的事业或者是自己的家庭的话,会员觉得这个人是十分失败的,所以说如果人处在30岁左右时候,一定要打拼好自己的事业。

42岁失业,有150万存款,房子无贷款,不想上班做点什么好?
答:35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而42岁,已经过了这个尴尬的年纪,本身既无房贷,也有150万存款,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说你很富有,根本谈不上;论你过得不如意,比起万千人,这还算好的。首先,我来说一下这个年纪失业其实很可怕的,但有150万存款作为坚强后盾,其实就轻松许多了。150万存款,如果存定期的...

如果八岁小女孩被一个35岁大叔那啥就是感有水是什么情况?
答:八岁,生理上如果没创伤,那没多大后果,然后就是心理方面的,是诱惑还是强行,产生的影响不同,当然年纪小,久了会淡忘一些,不过还是看当时的情况而定,其次就看现在她的反应。最后这种事不是好事,有第一次,那就有第二次,所以有证据的情况下,走法律程序吧,如果真撕不开脸,可以作为证据保存,...

35岁没有结婚怎么办
答:到了35岁,你都还没有结婚,还没有找到结婚对象,你要自我反省一下。看一下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到35岁还没有结婚。如果自己想好好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对象,就一定要做好恋爱的准备。要调整心态,积极扩大社交圈,尝试和异性从朋友开始做起。而且,到了35岁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在...

一个35岁大龄剩男的忠告: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永远别想脱单,你知道吗?
答:女人喜欢大叔,但绝不喜欢老男人。所以,在同等条件之下大龄剩男在年龄方面是处于劣势的。2,经济条件劣势 人人都说现代女性现实,其实这也是生活所迫,如果没有房子,何来家可言?结了婚,有了妻子,有了孩子,总要有一个窝吧,一个男人连房子都买不起,又如何给妻儿幸福?所以别怪女人现实,这也是逼...

35周岁是不是职场的一道坎呢?
答:第2个原因就是35岁的时候工资确实是比较高,大厂他更喜欢新人,因为新人他们的工资会比较低,203 15岁工资比较高,又没有办法连续加班,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出现问题是很麻烦的,还有给你进行一些工作中的保障,所以考虑成本的情况下,35岁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第3,35岁要出来找工作也是不容易的,...

如何称呼一个35岁到45岁之间的女性?
答:有趣的是,经常是一个30来岁的已婚妇女,带上自己七八岁的孩子走到我面前,如果我称呼他的妈妈为姐姐,那位女性的孩子就打趣儿道:“我叫你姐姐,你却叫我妈妈姐姐。”,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所以综上所述,只要不是那种岁数大得像奶奶一样头发花白,你就全部叫姐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