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君和封侯有什么区别两者谁的爵位更高-趣历史网 战国时期的君和候有什么区别,哪个官位更大一些?

作者&投稿:包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君与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君与侯哪个爵位更高,网上争论很多,大部分的意见比较集中于封侯更为尊贵和荣耀。

  我个人的看法是偏向于封君。为什么这么说呢?

  《仪礼·子夏传》 :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君在最初还是个称呼,可大可小,但无论是诸侯还是卿大夫,君的头衔都是佼佼者的冠名。

  因为这里有一个限制,封君的流行时期基本上是在春秋战国,更多的是战国时期。比较这两者,也需要置身一个特定时期。战国时,天子威权大大降低,诸侯纷纷自立为王,而王之下封爵最高的就是君。所以君是一个新爵位,是那一时间段礼崩乐坏的体现,各个诸侯国都想自立门户,甚至公然称王,如果仍按照周礼行事,只在公侯伯子男之间选择下属分封,那不就仍没有摆脱周天子制度的束缚嘛,所以就用君爵来表彰最有贡献的下属,以显自己国家分封的独立性,比如秦国当时是周朝的伯爵国,如果国君要分封第一功臣,按说他最高只能封个子爵,且不说这个爵位够不够面子,够不够彰显这位第一功臣的荣耀。其国君脸上也不好看,潜台词是这是在提醒寡人,寡人只是个三等的伯爵,寡人明明是一国之主,连周天子都奈何不了我,为什么我要以伯爵自居,封爵只能封子爵呢?那这个子爵是我秦国的子爵,还是周朝的子爵呢?干脆就故意模糊打破这一周礼,不按这个分封,直接封君爵,君爵不在五等爵的明文规定内,只要让天下人知道,这个君爵是寡人之下最高的荣耀即可。

  假设秦孝公可以不按周礼限制,忘记自己是个伯爵的身份,给商鞅封爵位,他肯定要么封君,要么封公,这两者才是极致的选择。按照这个逻辑,即便君爵和侯爵同时出现,君爵对标的爵位也是公爵,王之下第一档,力压第二等的侯爵的。而若是后世可以皇帝封王的时候,若君爵仍在,对标的也是第一档的王爵。

  所以说,比较君爵和侯爵,应该放在特定时期。那个时期不方便给属下封侯爵,更别说公爵了。只能以君爵作为权宜之计,是因为既不想直接打破周礼,又想打破周礼的体现。虽说是权宜之计,但毫无疑问君爵位的定义便是 王之下,最高封爵。是等同于第一档的爵位。而侯爵从五等爵的划分来说,一直不是第一档的。

  很多人反而觉得如此,正是证明侯爵比君爵尊贵的体现,因为连国君都封不了侯爵,只能权宜封君,好像是将就的感觉。我认为可以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味。这种看法仍然是建立在以周礼下国君当时的爵位为参照,却不是诸侯国国君要分封时的意愿和他所强调的重要程度,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周朝分封的爵位,所以那时候能给下面封的最极致的爵位就是君。即使君爵和侯爵并存,也是君爵更为显赫,头衔更强。

  为什么后来君爵渐渐消失了,又流行起封侯了呢?

  因为各诸侯国国君都称王了,或者整个国家大一统了,没有了纷乱打破礼仪制度的障碍。那就要按照统一的分封标准,无需要君的权宜之计,自己已经实现了制度的闭合,仍按照五等爵来分封。 即使按照五等爵来分封,侯爵也是第二档,在公爵之后,如果加上皇族的王爵,那就是第三档。

  所以,我说君大于侯。君确实是可大可小,甚至在初期还只是个称呼,从天子到卿大夫,只要有地有扈从,都可以叫君。但君始终是各个领域佼佼者的冠名词,是第一档的头衔,及至到战国流行的封爵,君都是第一档的存在。如果拿国君的爵位来参照侯爵的尊贵,则会自相矛盾,国君本意是想分封一个王之下的荣耀,这足以说明君爵的重要程度。

  这个逻辑关系还是比较绕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理解我的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国时期封侯与封君,两者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虽然封侯与封君都是一样的爵位,但事实上,封侯者都是因功勋而获得的爵位,一般都有大量的封邑,而封君就有些模糊不清了,很多诸侯国的君位不过就是给王族宗室的爵位,或是给予近臣的。可以理解为一种荣耀的象征,封邑一般不大,且可能还会没有实权。
爵位自周朝开始,爵位就大抵被分为五等,也就是公,侯,伯,子,男。其中公爵是最高等,而侯爵是仅次于公爵的爵位,也就是第二等爵位。在周朝,爵位是可以世袭罔替,爵位是荣耀与财富,所以一点都不能混淆,也就是不同的爵位代表了不同的等级。在春秋时期,爵位都是诸侯国国君的,虽然各个诸侯国可以将自己的臣子封爵,但肯定不能高于自己的爵位。可见在春秋时期,最高爵位也就是公侯,而且一般小的诸侯国还没有封侯的权力。

王室到了战国时期,东周王室没落,各个诸侯也不安分起来,先是几个诸侯国君开始称王,直接与东周天子平起平坐,后又有秦王灭了东周,实际上整个战国时期,已经没了周朝时期那严苛的爵位等级制度。在各个诸侯国中,已经俨然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国家,诸侯国国君的宗室也就成为新兴的王室,成为一个个诸侯王的支持力量。
别看这些王室之人或许都没有什么太大贤能,甚至有可能成为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但在战国时期,宗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却是维护王室集团利益最好的力量,毕竟那时的诸侯王们还是奉东周天子为主,自己的王位都不算名正言顺。所以能够依靠且维护自己统治的最好力量,那便是有血缘关系的宗亲氏族了。
尤其是诸侯王们为了争霸天下,不断招揽人才来到自己国家之时,必然会让很多异国势力渗透到自己的国家,这时候,宗亲氏族的力量就是维护王权的最后盾牌。就像三家分晋之时,因为晋国打压国内王室,最后晋国没了王室捍卫,晋国成功被三家士大夫瓜分,可见王室的力量在战国时期多么重要。为了维护王权,诸侯王们纷纷给宗亲与近臣封爵,培养自己的势力拱卫自己的王位,那时候最好的爵位便是封侯。


君与侯爵之间的差别当然宗亲氏族太过强大,也不利于诸侯王的王位安稳,而近臣们没有功勋与王室出身,也给不了高爵位,所以宗亲氏族与近臣的封爵不能给太高的爵位,可也不能太低,不然宗室氏族与近臣的势力太弱,也就不能拱卫王权了。而当时最好的爵位应该就是二等爵位侯爵,既不算太高,也不算低等,中上爵位,让荣耀与身份相匹配。
不过自周朝开始,封侯都是立有巨大功勋之人,比如姜子牙就是因为辅助周武王开创西周王朝,才受封为侯爵,封邑为齐国。又回到了刚才那个问题,即便有意降低宗室氏族与近臣的爵位,封侯给他们,可还是让王权有些危机。于是就有了新爵位,也就是封君位。
表面上来看,封侯与封君是同等爵位,但事实上,封侯者必然是因为巨大功勋才获得爵位,也必然是诸侯国的重臣,所以爵位对应的封邑以及赏赐丰厚,并且在前朝居要员。可封君就得看情况,如果有才,可能会在前朝居要员重位,如果不是很得诸侯王重用,那就是一个荣耀象征的爵位,不仅没有实权,可能封邑也少得不少。

简而言之封侯与封君在爵位等级上是一致的,在荣耀方面也是不分上下的。可要在实际好处上来看,封侯者就是重臣待遇,封君者大多都是荣耀称谓,不可同日而语。

春秋战国时君代表周天子,侯指诸侯。
君在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道德品行良好的人也可称君子。

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但“侯”的地位又较“君”的地位为尊。战国前期,韩、赵、魏等国国君的爵位就为侯爵。如魏文侯、韩昭侯、赵献侯等等。前323年,发生了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等“五国相王”事件,即五诸侯国互相承认其王号。但是,赵国的国君,也即后来的赵武灵王,认为凭赵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王。所以,在其回到赵国,不但没有称王,而且还贬号为君。让赵国臣民称其为赵君,而非赵侯。而到了战国后期,如卫国,其国土日削,于是也贬号为君。

到战国后期,虽然“侯”与“君”,在本质意义上都属於封君。但“侯”的封地远比“君”要大得多,“侯”属於超级大封君,如文信侯吕不韦,食河南洛阳十万户。而对封君来说,其封地能达到万户,就已经属“大封君”了。封“侯”的都是国相级人物(嫪毐有宠於赵姬,属特例)。所以,在战国时期,“侯”与“君”的地位是绝不可同日而语。
“侯”和“候”是容易被忽略的形近字,在使用时常被写混、读混.要分清这两个字,先得弄明白它们各自的意义.
“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如《周易》:“利建侯.”(有利于建国封侯)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以及成语“侯门似海”;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杜甫有诗“李侯有佳句”,“侯”相当于今天的“君”.“侯”可作为声旁,构成一些形声字,如“猴”“喉”“瘊”等.
“候”一般指“等候”“等待”,比如“候车、候诊、候补”中的“候”.“候”也可指“问好”,如“问候”.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候”不充当声旁构成形声字.侯(hou第二声)

古代封爵为什么称封多少户?这里的户意味着什么?
答:其开国公、侯、伯、子、男皆随食邑: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实封共万户。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侯从三品,开国伯正四品,开国子正五品,开国男从五品。后嗣王、...

公侯伯子男是什么时候有的?来历为何?
答:晋武帝咸宁三年(275年)定制,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关内侯。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之别);功臣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