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成为全球最为宽浅的陆架的原因?

作者&投稿:郟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成为全球最为宽浅的陆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壳稳定性较高: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地区地壳相对稳定,没有经历过剧烈的地质变动,因此没有形成深厚的沉积物层,也没有大规模的地壳隆起和沉降,导致陆架在形成过程中没有积累厚重的地层,使其成为宽浅的陆架。

  2. 海底地形相对平坦: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海底地形相对平坦,没有大规模的海底山脉或深海沟槽等地形特征,因此沉积物往往会在相对平坦的海底上堆积,进而形成宽浅的陆架。

  3. 北冰洋形成的影响: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地区是在北冰洋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北冰洋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沉积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使该地区的陆架成为宽浅的。

  4. 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苛刻,低温、大风、冰雪等极端条件下的海洋环境会影响陆架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也是导致该地区陆架宽浅的因素之一。

    综合以上因素,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成为全球最为宽浅的陆架。



西伯利亚北极陆架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本文是对其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进行的总结。陆架由多达22个不同形成年代且成因类型不一的沉积盆地构成,可能埋藏大量尚未被发现的油气资源。根据下伏地壳基底的年龄,可识别出两个主要的盆地群:(1)后欧特里夫期/巴雷姆期盆地,下伏上中生界褶皱基底;和(2)更老(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地,位于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北部晚中生代变形前缘的外侧。至少两期重大构造事件,对陆架的整体构造格局及各独立地壳区块和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样式造成影响:(1)晚中生代约130~125Ma北极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和北亚大陆维尔霍扬斯克-科雷马/奥莫隆边缘发生汇聚及碰撞(维尔霍扬斯克——布鲁克斯挤压事件);和(2)与北极洋盆开启相关的一系列白垩纪和新生代伸展事件。基于2D区域多道地震反射资料,结合陆地地质、板块构造模型和区域对比及重磁资料的约束,探讨了近海沉积盆地的构造样式、岩石地层及其可能的含油气系统。

~

台湾占地面积是多少?
答: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靠近大陆的金门与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而东西狭.南北最长达3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呈纺锤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