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工资结算协议书没写日期怎么办 劳动合同上没有明确标注发工资日期,但是60天没有给我发工资,...

作者&投稿:泣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人单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时间的,一般是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如果没有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进行投诉。因此接下来将由为您介绍关于离职补偿金没写明支付时间怎么办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离职补偿金没写明支付时间怎么办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如果用人单位不及时发给经济补偿的,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了法律责任: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二、被拖欠工资应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过激和暴力行为,如爬楼、堵路等,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
      三、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无需赔偿的情形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劳动纠纷中,用人单位承担上面所有待证事实的举证责任,比如说用人单位要炒你鱿鱼,依据的是(三)的规定,那用人单位就要自己拿出证据来证明你“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以上便是为您带来关于离职补偿金没写明支付时间怎么办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律师。

结算工资老板以没时间对账为由不给说发工资日期怎么办?~

工资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每月至少支付一次。拖欠工资,可以按以下办法办理:

一,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限期支付。限期内不支付的,责令按应支付额度50——100%支付赔偿金。
优点:方式简单;不足: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向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赔偿金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程序较多,需要专业人员指导,遇用人单位恶意诉讼的,时日较长。
  
由于一些省市未经劳动监察限期支付不支持赔偿金,建议先向劳动监察投诉,限期内不支付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先回答你的追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也就说单位发放公司一般是固定的某一天,这个提前会告知劳动者。

这60天里单位是否有过什么说明或者文件,告知大家为什么不发工资,如果有的话,且的确不适用人单位故意,一般不能认定无故拖欠工资。这种情况可以向所在地劳动监察反映。

《对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四 关于拖欠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第十八条所称“无故拖欠”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劳动合同上不写工资合法吗
答:一、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有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

合同书上有说明什么时间发工资可是公司却晚发了怎么办
答:劳动者积极搜集证据,计算出工资数额,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

和公司签的合同上写隔月发放工资,这个合法吗?如果辞职,公司是不是要...
答:隔月发工资不合法,公司应在劳动者离职时结清所有工资。劳动法中对工资的支付日期没有具体规定,属双方协商的内容,但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者离职的,公司应该一次性付清所有劳动报酬。法律分析公司隔月发放工资,其实就是拖欠工资的一种做法,这是违反劳动法的,即使劳动合同中有约定,也是...

拖欠工资协议书怎么写法律才有效
答:法律主观:一、 拖欠工资 的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是否需要赔偿 职工主动提出来的 解除劳动合同 ,那在协议书当中也要写清楚并且明确阐释公司不需要赔偿,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可以立马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要按时支付 工资 还要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 ...

续签劳动合同不写工资
答:二、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

只工作一星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如何结算
答: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干了一星期,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法律分析首先,无论工作几天,获得劳动收入是法律规定的,公司必须发放工资。工资发放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工作一周也要以月工资对应实际工作时...

如果合同中,想推迟两个月结算工资,应该怎么写?
答:可以写成经7双方约定工资推迟2个月结算,但是这必须要双方协商好。

离职工资结算时间规定
答:离职工资结算时间规定如下:1、在劳动者离职后,工资一般是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结算。2、用人单位应当在解约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为劳动者结清工资,并为其出具离职证明。3、对于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单位应足额进行给付。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

2021结算协议书5篇
答:签字日期: 乙方(签章): 乙方代理人: 签字日期: 2021结算协议书2 甲方: 乙方: 为充分发挥现代化结算手段的优势,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协作、服务社会的原则,经协商,现就乙方为甲方代发员工工资有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委托事项 甲方委托乙方代发员工下述第 种款项: (一) 工资 (二) 奖金 (三) 其...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时间
答:试用期离职工资在办理离职手续交接的时候,一并计算且发放给离职的劳动者。《劳动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