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

作者&投稿:容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有一天,上班成为一件让你每天早上醒来都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时,你就该考虑换份工作了。”
不知从何时起,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让人无比向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来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轻人感到厌倦。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会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
“上班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
......
诸如此类的言论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与生活中,于是“上班”听上去像极了一个很丧的词。
据国内某求职网站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正在持续飙升,其中2016年高达26.5%。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作为一个已经上了3年多班的90后,我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所以前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边那些已经不上班的朋友们聊了聊,收获颇丰。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以及“不上班的话,可以做些什么?”
“上班和工作 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这个观点我是在看谈话节目《圆桌派》2016年的一期“呆着:不想工作怎么破?”时,被陈丹青点醒的。
“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
而“工作”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
简而言之: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在《锵锵三人行》的百度贴吧里,某位网友对“上班”和“工作”的定义,我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
【上班】= 带有一种勉强的、不情愿的、被动的、单纯为了不被带上耻辱的“无业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又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青年人、中年人所做的事情。“混日子”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态,因为收入不高,但又不能没有这份收入,所以“焦虑症”患者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这在狼多肉少与攀比心较重的国家里最为明显。当然,也有一些人因惯性使然(上着上着就习惯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混日子”对他们而然就是最好的日子。
【工作】= 带有一种积极的、并不单纯为了不被别人歧视为无业者的、有奋斗目标并能结合自身能力的、想要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并能乐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
所以千万不要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那些整天嚷嚷着不想上班的人,可能只是不想上班,而非不想工作。工作有很强的驱动力,陈丹青说,他也不喜欢上班,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一直到深夜。
那么界定清楚了“上班”的真正含义,我们就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
“互联网的发达 让我们看清了彼此的生活”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并非生来就讨厌上班。否则为什么职业倦怠症一般都出现在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身上,而不是在应届毕业生身上。相反,刚刚离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反而对上班的积极性最高,因为新鲜好奇、没有经验。在对上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体会之前,我们往往会把“上班”和“工作”混淆一体,想从上班中获取工作才能带来的快感。
但结果往往是工作越久越发现:上班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赚钱谋生。幸运的话,它也许还能给你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话,你就单纯是在做一笔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所以才会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费青春”。
但是生活在一个物质社会,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牺牲点什么去换取金钱。而牺牲时间,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天然拥有,且成本最低的买卖。所以上班赚钱,成了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情,它背后所折射的含义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
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没那么顺心,或正在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气吞声,日子久了,倦怠感自然而来。
上班所带来的倦怠,相信每一代人都感同身受。但为什么我们的父辈母辈那一代,就从来没听说过谁谁谁不想上班,就干脆辞职了呢?
《圆桌派》里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关。
在通讯和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相对贫乏简单,那时他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但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大到世界,小到身边,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谁谁谁出国读书了,谁谁谁创业了,谁谁谁一边环游世界一边赚钱了...
再加上各类媒体、广告、互联网产品每天都在变着花样供应各种生活方式:精英就该喝某品牌的咖啡,戴某品牌的表;中产标配就是一房一车,一年两次国外旅游;月薪两万的女孩每天一颗牛油果;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周末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
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毫无保留地看到了彼此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社会也越来越鼓吹同一种价值观和成功标准。渐渐地,所有人都被挤到了同一个地方,向着同一个方向奋斗。
然而可悲的却是,东方是一个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心又极其重。于是那些无法突破现状的人,只能一边羡慕着别人的生活,想要努力改善自己,一边又缺乏奋斗的斗志与能力,于是挫败不断,最后只能沦为社会的边缘人,一日日重复上着没有希望的班,不认命地活着。
“看似选择很多的年轻人 其实别无选择”
虽说现在年轻人不工作可以做的事情比过去更多了,但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也比过去大多了。
特别对于那些家境一般又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的青年来说,衣食住行的生存压力与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都让他们在许多个“不想上班”的时刻犹豫不决。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没有承担风险的经济实力,看似选择更多的年轻人实则根本没有选择。于是只好一边抱怨着“不想上班”,一边继续埋头干活。
所以“不想上班”对当代青年来说,其实是一句十分沮丧而又无能为力的话,它背后隐含的是除了上班别无选择的无奈。
如果以上描述的人群是“不想上班”群体中的大多数,那么真正做出辞职决定,不再上班的年轻人,可以说是这群人中“真的勇士”了。
不上班 可以做什么?
消极选择:混吃等死家里蹲
在不上班的人群中,有这么两类对比鲜明的状态:混吃等死、得过且过的消极状态;和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积极状态。
消极状态的常见表现有:回家啃老、家里蹲、变卖已有资产坐吃山空(这种现象多见于家庭条件富足者)等。
在“啃老族”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的今天,“蹲族”这个新概念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蹲族”,顾名思义,即不上班、整天蹲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无业青年,多存在于北上广深等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前阵子国内心理学自媒体Knowyourself发了一篇文章专门分析北上广深独有的“蹲族”现象。文章是这样描述他们的:“这群人高学历、无业、既不热血也不奋斗,他们在一线城市里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来,终日无所事事。”
“蹲族”这一时代的产物,充分验证了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我有时就想,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过于鼓吹“努力”了,以至于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般,好像不努力的人生就不值得一过一样。明明有些人就是天性懒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却被这个社会的价值观逼得不得不上进,拼命去寻找值得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
《圆桌派》里,窦文涛讲了一个辞去教师工作后回到家乡“蹲着”的年轻人,连饿了吃东西、渴了喝水的欲望都没有,整日在家蹲着不出门,最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他之后,村里人发现他饿死了。
这应该是“蹲族”的极端了。
陈丹青说:有些人天生就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却无法选择地被生了下来。他们看了看这个世界,发现没什么可活的,于是选择了离开。
一想到在这个摩肩接踵的世界上有一群人正这样格格不入地活着,就觉得悲哀。
转过头来看现实社会,无数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哪种生活的年轻人,和奋斗的大多数一起涌向了北上广,却发现那个竞争激烈的世界好像也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是来路已不能退,于是只好在北上广做一个“蹲族”,但蹲久了也有坐吃山空、蹲不下去的一天,最后还是得出去重新找工作、重蹈覆辙。
而对于那些出身在大城市,或者家庭富裕到即使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的人来说,不上班也可以靠已有资产舒舒服服地活着,再不济在北上广卖套房,也可以支撑个好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存在。以前她一直好奇为什么他们整天不上班也有钱花,有一天实在憋不住开口询问原因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没钱花了就卖套房,卖个几百万又可以过个好几年。
“但是长期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总得有个生钱的源头吧。”朋友说。
这种坐吃山空的不上班,其实也算比较消极的状态了。
积极选择:自己给自己打工
积极的不上班的状态就比较复杂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从“为别人打工”,转变成了“为自己打工”。我梳理了一下认识的人中所有不上班人群的选择,基本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创业
这类人中男生居多,他们大多目标性强,不喜欢被条条框框约束,不一定性格外向、有领导力,但大多不受约束、渴望财务自由。
创业比较适合那些有一定人脉资源和独立想法,并且抗压能力较强、接受充实忙碌状态的人。至少我身边创业的人中,没有过得轻松的。
2.开店做生意
我身边开店做生意的朋友中女生居多,她们开的店也多在餐饮行业,并且她们都有一个同样做实业的男友或老公,两人一起打理店铺或扩大生意门类。
可能很多人好奇开店的起步资金有多少?在这个互联网盛行、传统行业叫衰的年代,开店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我了解下来,开店对于不上班的人群来说却确实风险较大,起步资金至少20-30万,这是在一家二线城市开一家小型咖啡厅的投入。至于店铺能否赚钱就和诸多因素有关:前期投入、店铺定位、经营管理、品牌营销等等。身边朋友开的店铺中,有开了几个月就开始盈利的,有人气火爆算好了1年内回本的,也有每个季度亏损100万的。基本规律是:前期投入越高,回本越慢。
所以开店对一个人的资金积累要求较高,如果完全拿自己的钱去开店的话,风险还是挺高的。
3.自由职业
我身边做自由职业的就五花八门了:有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旅游达人、自由贸易者、沙画师、饰品手艺人、摄影师、糕点师等等。
自由职业也是一种职业,它更多依赖于一个人的某项特殊技能,基本上那些能靠自由职业生活的人,在自己的专属领域都有一定人脉资源且极其自律。但混得好不好,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了。
4.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也是新时代的产物。
斜杠青年,即同时做着好几件事的年轻人。时代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远程办公和线上工作的便利性使一个人拥有了同时做好几件事的可能性。
身边那个白天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同事,也许下班以后会在家继续捣鼓一些别的酷炫事情。快节奏的生活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越来越不安于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我认识的人里,有一边上班一边运营着自己的自媒体的,有自由摄影师同时开着一家手作淘宝店的,也有一边开着咖啡厅一边运营着自己的广告工作室的。我自己也是一边上着班一边运营着公众号、拍着照片。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有限,但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谁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哪天就成了夕阳行业,或受政策影响、面临淘汰。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兴趣广泛且好奇心旺盛,在现有工作无法满足自己兴趣的前提下,总想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弥补工作以外的空白。
心理学自媒体Knowyourself同样写过一篇与“斜杠一代”有关的文章,试图分析斜杠背后的原因,文章里得出的结论是:在斜杠风潮背后,反映的是趋于疲软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全感。选择斜杠,是因为许多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恳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因为上班很复杂,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主要是赚的少,工作压力大,心情不愉悦

因为现在没办法,这个这个企业老板都不买普通的人当成人,所以说就没人愿意上班了

关于年轻人不想上班这个话题,我觉得并不是针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的,任何时期的年轻人都是不想上班的。

~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工作了?
答:近年来,现代工作场所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疫情过后,这些变化对人们思考工作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些人对每天上班都很兴奋,渴望迎接新的挑战并建立自己的事业,而另一些人则越来越抗拒上班的想法。 这种态度转变让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上班,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1、...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上班?
答:一、自身有能力,不上班也可以挣钱有的人自身能力很强,就算他们不上班,他每个月也能挣到不少钱。上班让他们感到很难受,每天起早贪黑还要挤地铁,他们早就不想过这种生活了,所以他们现在就想换一种方式来生活。二、想追求自由,不想在公司那种受人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很多年轻人并不想在公司那种环境...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不想上班?
答: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不想上班,对工作的欲望减弱,甚至出现了“躺平”的心态。他们逐渐变得佛系,不再过分追求物质和成就,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现实的无奈,感到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改变现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努力。然而,当年轻人发现,无论多么...

为什么当代年轻人,都不愿意上班了?
答:一般会排斥目前的工作,感觉没有什么前途。或者认为目前的工作待遇太低,不管如何努力,都很难发财。对于自己的理想来说,简直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会抵制目前的工作,不愿意继续上班。当然理想和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一味的追求梦想,不脚踏实地,很可能一事无成,荒废了事业。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很...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打工了?
答: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打工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工作压力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和强度普遍较大。打工需要面临各种工作任务和上司的要求,压力和强度可能超出年轻人的承受能力。2. 待遇不高。许多普通打工工作的报酬较低,难以满足年轻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年轻人更看重工作的兴趣...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上班了呢?
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上班了,可能有以下原因:1. 工作环境:现代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工作太枯燥、重复或者缺少挑战性。此外,一些公司的工作条件可能不尽人意,如工资待遇、福利、工作强度等。2. 工作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一些年轻人可能会感到过度工作、长时间工作和...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
答:第二,除了上班,别无选择。随着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敢辞职。有时候他们只能一边抱怨“不想上班”,一边继续上班。因为房贷车贷都催着他们往前走。那些真的敢辞职看世界的,都是真的勇士。第三,太消耗情感。这种情况,要么是工作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要咬紧后槽牙才能坚持下去。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上班
答:最后,经济形势也是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想上班的原因之一。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和薪酬的压缩,许多人认为用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报酬远远不足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使得他们很难坚持长期工作。总之,多方面因素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上班。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不断调整职场环境和工作制度,以此来吸引年轻...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不愿意上班?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以下是可能导致现代年轻人不愿意上班的一些主要原因:1.薪酬问题:许多年轻人认为他们的工作报酬不足以支持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规划。此外,许多年轻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的工作收入与其工作量、工作内容和期望不符。2.工作不稳定:现代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许多...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呢?
答: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谋求其他出路。四.攀比风起,难成家 目前,国家男女人数严重失衡:女生太少,男生注定很大一部分单身!所以女的找对象更挑剔,要求也会更高。最糟糕的是,女孩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跟风攀比,变得愈加拜金,宁愿做见不得光的事,也不愿意嫁给普通人,女孩“高不成低不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