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题集(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的习题

作者&投稿:蛮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09年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题集
第六单元-第七单元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 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邹忌的妻、妾、客人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从中可以看出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形貌: 2、 朝服衣冠,窥镜. 窥:
3、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地方: 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2、《细柳营》----司马迁
一、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二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将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大: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锐: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改容: 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虏: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2、《古文二则》---司马光 一、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的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二、据历史记载,祖逖率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三、课文中有些词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他们写出来,并造一个句子。
成语: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务: 2、但当涉猎,见忘事耳。涉猎: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将:
五、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23、《公输》-----墨子 一、阅读课文,说说墨子是怎样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
二、墨子见楚王的一段议论雄辩有力,简要分析一下它是怎样说服楚王的?
三、 翻译句子。
1、宋何罪之有? 2、互不见我于王?
3、必为有切疾矣。 4、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24、诗词五首 一、朗读课文,简要回答问题。
1、《采薇》和《十五从军征》写的都是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他们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2、《清平乐·村居》描绘了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朝天子·咏喇叭》辛辣地讽刺封建统治者,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二、解释词语 .
1、…载…载…: 2、始: 3、漫漫: 4、罢:
第七单元 25、《桃花源记》---陶渊明
一、默读课文,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忽然桃花源中的景象,还可以试着把你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二、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 2、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讯:
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绝境: 间隔:
4、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 26、《岳阳楼记》---范仲淹
一、“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览物之情”也有所不同。作者又有怎样的“览物之情”?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把课文“嗟夫!……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一段话。
三课文填空。
②《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3、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具体表现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悲 ,喜 。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
5.第四段写景的顺序,从时间上看是: ;从空间上看是: 。 6.文中用“ ”一句描写微波荡漾的月光;用“ ”一句描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7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 8.岳阳楼有一名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有一与“忧乐”相应的名句是“ , ”。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矛盾吗?为什么? 10、这篇散文中有些句子现在已经成为了成语,请将这些成语写在下面。(至少3个)(
答: 27、《醉翁亭记》---欧阳修
二、作者很擅长描写景物,是根据课文填空,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变换角度来描写。 1、由远及近,从 到 。
2、朝暮之景,从 到 。 3、四时之景,从 到 。
4、由外而内,从 到 。 5、夕照全景,从 到 。
四、解释加点的字词。 1翼然: 2、杂然:
3、颓然: ④晦 ⑤伛偻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六、 理解填空。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
②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湖雪亭看雪记》-----张岱
一、文章结尾“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2、 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二、读下面的句子,充分发挥想象,把作者描绘的画面描述出来。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9、诗词五首
一、朗读课文,分别找出这五首诗词中表达主题的诗句。 二、熟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3、古人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试结合《 山居秋暝 》说说你的理解。 文学常识填空。
⑴、《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体史书,是西汉 整理的。 ⑵、《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其创作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先生评价它“ ”。作者 ,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字 。
⑶、《资治通鉴》是 主持编纂的,是继《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 体通史。他是 (朝代) 家, 家。字 ,谥 ,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⑷、《公输》选自 。墨子,名 ,是春秋战国之际 家学派的创始人。
⑸、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也是 家的经典之一,共有 篇,从内容上分为 、 、 三类;从创作手法上分为 、 、 三类,合称“《诗经》六艺”。 ⑹、《乐府诗集》,中国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全书100卷。 (朝代) 主持编纂。
⑺、辛弃疾, (朝代)词人。字 ,号 ;李清照, (朝代)词人,字 。从作品风格上看,前者 ,后者 。王磐, (朝代)散曲家,字鸿渐。 文学常识填空。
1、《桃花源记》选自 ,原是的 序言。作者 (人名) (朝代)诗人。你还学过他的 。 2、《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人名)是 (朝代) 家 家,谥号 ,你还学过他的词 ,其中抒情的一句是 。
3、《醉翁亭记》选自 ,作者 (人名) (朝代) 家,号 ,又号 ,与其他七位 ,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4、《湖心亭看雪》作者是 (朝代) (人名),代表作品有 。
5、《长歌行》选自 ;《山居秋暝》选自 ,作者是 朝 (人名);《渔家傲》选自 ,作者是 朝 派词人 (人名),她号 。 6、《长相思》选自《纳兰词》作者(纳兰性德),( )代著名( )人。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是 朝 (人名),“张丞相”指的是
8、下面是本册课文里出现的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辑录,请在每则对联后的括号内写出相关的名胜。 ①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
②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 ③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4)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 文学常识:(1)、 (作者)的《钦差大臣》是一部 (歌剧、舞剧、话剧),一部
(悲剧、喜剧、正剧)。本剧叙说了 (2)、《日出》的主人公是 ,作品的主旨是:
(3)、《朝花夕拾》是 (作者)的一本 集,原名 (4)、《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的主人公分别是 、
(5)、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他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 6、《永久的悔》作者( ),( )代( )学家。1911年生,山东清平人。
7、《日出》节选,选自《曹禺文集》第一卷。全剧共四幕,课文是第二幕的节选。作者( ),( )代( )家。本名( ),生于天津。其作品《日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尔虞我诈与下层社会的饥寒交迫、痛苦挣扎同时展现在舞台上。 8、《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
21、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五、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23、《公输盘》拓展: 一、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分哪三步?从哪两个方面?
明确: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语言和行动。
二、写法特点
1、墨子巧妙、锋利的言辞 (批驳的方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
2、写作特点: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
3、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4、给予我们的启示(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可结合美伊之间的战争谈谈自己的想法。
25、《桃花源记》拓展延伸. 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③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⑤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⑥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⑦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⑧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⑩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 (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26、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2、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2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4、《诗词五首》名句填空。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
4、《清平乐 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29《诗词五首》拓展延伸:
1、 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屡见不鲜。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中这样描写洞庭湖: , 。(1分)
2、《长歌行》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的蕴涵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1分)
3、《山居秋瞑》中写山间自然景物幽静的诗句是 , 。 4、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
, 。(1分) 5、《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 。表达主题的诗句 , 。(2分)
2009年八年级(下)语文基础复习提纲(语文版) 一、(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交卸( ) 奔丧( ) 狼籍( ) 妥贴( ) 颓唐( ) 琐屑( )轻蔑( ) 讪笑( ) 陨落( ) 骚乱( ) 厮守( ) 钦差( )俏皮( ) 爵位( ) 怯懦( ) 荆棘( ) 忸怩( ) 凌侮( )叱骂( ) 鼻翼( ) 隘口( ) 蹲踞( ) 荒莽( ) 山巅( )心弦( ) 鼾息( ) 窒息( ) 狞笑( ) 蛊惑( ) 赎罪( )嗫嚅( ) 萧条( ) 愤慨( ) 作揖( ) 暴躁( ) 鲁莽( )稀罕( ) 巅峰( ) 诚挚( ) 黯然( ) 彷徨( ) 蹂躏( )褴褛( ) 匿迹( ) 蜕变( ) 煎熬( ) 兑现( ) 磐石( )(二)据拼音写汉字 tǎn tè( )( )不安 kuī( )然不动 shǎi( )子 疲bèi( )
孤注一zhì( ) àn( )然 惨绝人huán( ) shú( )罪 gūgū( )( )坠地 肆无忌dàn( ) sāo( )乱 mò( )没
坚如pán( )石 彷huáng( ) 心胸狭ài( ) chì( )骂 毛骨sǒng( )然 sī( )守 zhěng( )救 死气白lài( )
hài( )人听闻 义愤填yīng( ) 逝者如sī( ) 二、(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灾乐祸 步 蹒跚 寻欢 乐 孤注一 疲惫不 惨绝人 人心弦 俯 皆是 寄人 下 义愤填 顽固不 心急如
耳欲聋 南 北调 优柔 断 安之若 不能自 摇摇欲 手旁观 造 生事 毛骨 然 生吞活 高山仰 精兵简
若木鸡 安 守己 千古 唱 凶神恶 肆无忌 鸡犬不 目伤怀 惟 是从 鸿篇 制 人事沧 骇人听 不知所
雀无声 有 无恐 举世 名 文质 无所 手可得 坠地 懂懂 人海 令人 指 不休 然不同(一)某些成语往往与一些人物、故事有关。请将下列成语所涉及到的人物及故事写出来
(1)墨守成规 (2)闻鸡起舞 3)吴下阿蒙 (4)世外桃源(5)水落石出 人物: 故事:
2009年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字词专项复习 1、《背影》
交卸( )奔丧、狼藉()妥帖()颓唐( )琐屑()差使()簌簌()惨淡( )触目伤怀、不能自已、赋闲( )情郁于中、变卖典质、游逛()浦口( )踌躇()迂腐()橘子()蹒跚() 马褂()惦记( )举箸( )勾留
2、《我永久的悔》 迎养、盈眶( )简陋()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懵懂懂懂( )寄人篱下
立锥()伶仃()缘分( )馍馍() 掰开()蹭上( )轮廓()模糊( )名誉() 3、《铁骑兵》
雁门( )轨道( )陨落( )宿营( )勒转( )骚乱( ) 左腮( )脸颊( )惹得( ) 掷弹筒( )捣毁( )老巢( )
4、《苏珊·安东尼》 轻蔑( )讪笑( )呆若木鸡、喋喋不休、顽固不化、捧腹( )气氛( )赚钱( )歧视( )呐喊( )束缚( )赐予( ) 喋喋( )彬彬( )疾呼( )呼吁( )不懈( )西泠( )
5、《大堰河——我的保姆》 典押、荆棘 ( )( )天伦( )忸怩、凌侮 ( )漂泊( )
叱骂( ))灵魂( ) 窸锁 第6课、《现代诗两首》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槐树( )些微、敕勒川( )( )蝉翼( ) 第7课、《致空气》
闪烁( )鼾息( ) 面颊( )摇曳( )窒息( )厮守( )踪迹( 污浊( )、嘘 第8课、《樵夫,别砍那棵树
樵夫( )拯救( )遮蔽( )愚蠢( 参天、心弦、无事事事 九、《日出》
凄凉、嗫嚅( )萧条( ) ( )世故、凄(qī)楚、狞笑( )喃喃( )、 安分守己、愤慨(fèn kǎi ) 踌躇(chóu chú) 咳嗽(sòu) 周济(jì) 亲戚(qī) 狞(níng)笑爆发(bào) 岂有此理(qǐ) 半晌(shǎng) 存蓄(xù)惧怕(jù)
瞅(chǒu) 庶务(shù) 10、钦差大臣
一、注音 钦差( )、制服、俏皮( )官衔( )爵位、寻欢作乐、肆无忌惮( )时来运转、 死乞白赖、千载难逢、造谣生事、鸡犬不宁、挑拨是非、
11、放下你的鞭子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作揖、骚动、暴躁、糟蹋( ) 鲁莽(mǎng) 南腔北调、掩面、南腔北调、生吞活剥 伶俐、昧(mi)俏皮(qio) 掷钱 、滑稽(jī) 畜生、抚养 摧残(cuī)
媚态(mi) 鹞子、 勉强 睁视(zhēng) 12、《为人民服务》
寄托、哀思、精兵减政、鸿毛( )剥削( )鼎 ( ) 追悼( ) 炊事员( )领wù( )不知所 cuò( ) 荣xìng( ) xiù( )手旁观 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荣幸、授予、领悟、清谈、彷徨、激变、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一帆风顺 14、我有一个梦想
煎熬( )镣铐、枷锁( )充裕( )兑现、磐石( )蜕变( ) 赎罪( )匿迹(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 安置若素、心急如焚、摇摇欲坠、、
消遣( )装潢( ) 愚鲁( )塑造( )懒惰( )赋予( ) 挑剔( )一隅( )镣铐( )压榨( )
15、你是我的船长 戳子( )呱呱坠地( )交织、幸灾乐祸、骄奢、芳馨、云翳、荫庇、瘠薄、
沉湎、孱弱、攫取、馈赠、 16、南京大屠杀
悚、蹂躏( )褴褛( )蛊惑( )、举世闻名、步履蹒跚汩、毛骨悚然( )令人发指、凶神恶煞、惨绝人寰、寻觅、鼓噪 17、《寻找时传祥》
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18、阿炳在1950
稀罕、耗尽、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绝唱、巅峰 19、滑铁卢之战
仓皇逃窜、拘泥、怯懦、鸿篇巨制、扣人心弦、疲惫不堪、惟命是从、孤注一掷、 鸦雀无声、优柔寡断、震耳欲聋。牝、倏然 、惫、色子、咻、瘫、眩、忐忑、魆、、灭顶之灾、岿然不动、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纳谏( )昳丽( ) 窥镜( )期年之后( )谤讥于市朝( )( ) 朝服衣冠
21、细柳营22、古文二则23公输盘 彀弓弩( )曩者霸上( )天子之诏( )介胄之士( )持兵揖、辔、涉猎( )祖逖( )蹴琨觉、即更( )刮目相待 ( )骁健、廪、铠甲、镒、公输盘( )郢( )蔽舆 ( )犀兕( )( )鼋鼍( )( )鲋、楩、圉、鳖 诎( )
24、诗词五首:雨雪霏霏( )松柏冢累累( )雉从梁上飞、窦、采葵持作羹( )不知贻( )杨柳青青著地垂( )白发谁家翁媪( )王磐( ) 25、桃花源记
豁然( )阡陌( )俨然( )、垂髫( )邑人( ) 遂迷( ) 宠辱偕忘( )间隔( )诣太守( )平旷( )怡然( )
26、岳阳楼记 郡下( )滕子京( )谪守( )浩浩汤汤( )晖( )潇湘( )( )骚人( )霪雨( )隐耀( )潜行( )樯倾楫摧( )( )忧谗畏讥( )一碧万顷( )岸芷汀兰
27、醉翁亭记 环滁( )林壑( )蔚然( )琅琊 ( )翼然( )饮少辄醉( )伛偻、酣
暝( )提携( )酒洌( )野蔌( )觥筹交错( )( )奕 28、湖雪心亭记
崇祯( )拏、雾凇( )一芥( )毳衣( ) 沆砀( )( )铺毡( ) 长堤( )
2. 解释下列词语 (1)差使:(2)狼藉:(3)簌簌(4)变卖典质(5)勾留:(6)迂:(7)颓唐(8)触目伤怀
(9)情郁于中:(l0)琐屑:(11)俯拾皆是:(12)唾手可得:(13)立锥之地(14)背乡离井: (15)懵懵懂懂:(16)寄人篱下(17)轻蔑:18)讪笑:(19)戏弄:(20)鄙视: (21)捧()大笑:(22)( )若木鸡(23)( )( )不休24)文质( )( (25)大声( )呼:(26)( )固不化:(27)摇曳:28)窒息(29)厮守:(30)踪迹(31)寄托(32)哀思(33)精兵简政(34)袖手旁观(35)不知所措(36)骇人听闻(37)义愤填膺(38)安之若素(39)心急如焚(40)不言而喻(41)无动于衷(42)幸灾乐(43)居高临下(44)萧条(45)世故:(46)安分守己47)嗫嚅(48)寻欢作乐(49)造谣生事(50)肆无忌惮(51)鸡犬不宁:(52)糟蹋:53)南腔北调(54)鲁莽(55)生吞活剥(56)蹂躏(57)逝者如斯(58)诚挚:(59)淳朴(60)记忆犹新(61)黯然:(62)感慨:(63)污蔑: 64)稀罕:(65)截然不同:(66)高山仰止:(67)千古绝唱:
2009年春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期末复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
2、《邹忌讽齐王纳谏》 (1)明日,徐公来, , ;窥镜而自视,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
(2)王曰:“善。”乃令下:“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诗词五首》
(1)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 。《采薇》 (2)“遥望是君家,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 。(《十五从军征》) (3)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无名氏《送别》)
(4) ,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5)喇叭,锁哪, , 。 ,全仗你抬声价。 ,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王磐《朝天子》)
4、《桃花源记》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5、《岳阳楼记》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6、《诗词五首》
(1)常恐秋节至, 。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气蒸云梦泽, 。(猛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 (4) ,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 。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
(5)风一更,雪一更, , 。(纳兰性德《长相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试题~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1~6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
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凄清寒骨,悄怆幽邃。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的理解:
4.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我的理解:
5. 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
6.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我的看法:
六、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6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去国怀乡 ②春和景明
③把酒临风 ④吾谁与归
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________ _______。
4. 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我的赏析:
5.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我的探究:
6.拓展延伸——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我的抱负:
七、阅读《醉翁亭记》,回答1~6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林壑尤美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醉翁之意
④晦明变化者 ⑤伛偻提携 ⑥颓然乎其间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理解填空。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
②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课文内容,我能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 ___欧阳修___ __
5.第③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其中主要画面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6. 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微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该如何解说。(写要点即可)
我的解说:
八、阅读《满井游记》,回答1—7题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⑤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⑥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⑦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⑧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偕( ) ②廿( ) ③堤( ) ④鹄( )
⑤峦( ) ⑥鬟( ) ⑦曝( ) ⑧罍( )
2.找出作者描述返回大自然时欢快的心情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语段中描写山水的比喻句。
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语段春光中人物的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主要是写城郊之春景,以写景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作者抒发的是
[ ]
A.歌赞春光明媚。
B.赞美满井山清水秀
C.抒发春游感慨。
D.抒发春游时悠然轻松之喜悦
6.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
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未之知也。( )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
④泉而茗者。( )
7.此语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生活朝代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

6.①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郦道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六)1.①离开国都;②阳光;③面对着;④归依。2. 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3.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4. 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6.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七)1.①特别;②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③情趣;④阴暗;⑤驼背,指老人;⑥醉醺醺的样子。2.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②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3.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4. 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5.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6. 可以介绍“醉翁亭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可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文言文
答:6. 七下语文书的所有古诗文(词),和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题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19-25题。(共15分)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求助,河北省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答:人教版的语文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文言文的题目! 3 2010-03-24 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37 2007-05-07 200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的问题 4 2020-04-04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0新人教版 2017-04-21 河北人教版初中三年加起来有多少必会文言文和诗,快中考了,怎么... 2007-10...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答: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文言文)一、字词部分(一)字词读音 攒( ) 拗...课文《假如……》是他在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题下这首诗。《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在

七下语文课内文言文
答:2. 七下语文书的所有古诗文(词),和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题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19-25题。(共15分)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初二语文六单元文言文的选择题
答:4. 求语文初二下册的6、7单元文言文课文题目.忘了是什么版的了,网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马说(韩愈)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

小学文言文阅读ppt
答:小学文言文阅读ppt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顺心还婉顺的君子兰5882 2022-10-10 · TA获得超过154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注释 两小儿辩日孔子到...

初二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
答:26、《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答: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展开  我来答 11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1678359166 2011-06-11 · TA获得超过1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卷答案
答: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卷答案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消费者维权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 徐百珂 2011-06-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 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六年级试卷:语文古诗文复习题答案
答:六年级试卷:语文古诗文复习题答案 2个回答 #热议# 直播| 一起见证OPPO Reno7系列正式亮相! 一文851 2012-04-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六下语文课文复习资料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默写。2、知识点:《学弈》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