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联系具有哪些性质和特征?

作者&投稿:农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联系的普遍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后来才出现)
(1)联系的定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分析】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这种影响、作用、制约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下面我们通过学习联系的普遍性特征来强化对联系定义的理解。
(2)联系的普遍性特征(见教材54)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从宏观天体到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上找不到同周围事物毫无联系、孤立存在的事物。
【例】鱼儿离不开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自然界内部是有联系的
【例】蛇和庄稼存在食物链――蛇吃田鼠、田鼠糟踏庄稼、蛇保护庄稼
b人类社会内部是有联系的
【例】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和供求关系是有联系的;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c思维领域内部是有联系的
【例】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做数理化题目需要运用语文知识审题;做物理、化学题目需要运用数学公式运算。学习文科知识需要运用理科的逻辑思维方法。
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从自然界内部到人类社会内部、人类思维内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都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世界是一幅由多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D、联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联系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无视事物间的联系或人为割裂联系都是错误的。
【讨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的然联系(三个方面)
首先,联系不是个别事物具有的特点,而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普遍特性。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找不到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
其次,事物的联系不是抽象的、无条件的。联系的存在是需要条件的。如果脱离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空谈联系,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例如,发生火灾后灭火,若不分清燃烧的物质是什么一味地用水浇,可能酿成大祸。可见,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最后,要理解事物的联系,还要看事物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说明他们之间有联系,否则就没有。我和美国夏威夷的一条鱼之间就不存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把联系无限制扩大,尤其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
(1)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星体间的联系、生物界食物链、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第一、从产生看,人为事物的联系渗透着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着人类智慧,但这种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离开客观条件和规律,联系就无法存在。
第二、从过程看,任何人为事物联系的建立必须经过人类的实践才得以完成。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 “人化”的特点,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第三、从结果看,人为事物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固有的真实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3)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例】喜鹊叫喜,乌鸦叫丧;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蜻蜓飞得低,没有好天气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518我要发,148一世发;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这说明,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4)改变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例】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例】政府开通政府网站,鼓励群众上网参政,提出意见、建议,就是沟通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新形式。这些联系都是人为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这同时说明联系是多样的。

~

联系有哪些特征?各有什么实践意义?
答:(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大体上说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

联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联系观,即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联系具有什么性质?
答: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按照事物的客观联系观察处理问题,反对主观臆造事物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联系普遍性原理要求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联系形式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答:一、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①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二、用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名词解释
答: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它又是普遍的,即任何事物,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间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从联系的地位看,有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从联系的性质看,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答:还有,联系具有多样性。所谓联系的多样性,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自身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同时又要求人们要具体地分析...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 )。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什么如下: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头认识事物。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

马原理中唯物辩证法有哪两大总特征?
答:二、总特征二:永恒发展原理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区别:(1)概念:物理变化概念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伴随现象: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是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色等 (3)本质:物理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2、联系:化学变化过程...

联系的条件性是什么?
答: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万物均为系统,系统内各要素必然存在联系。同时这是个复杂性的联系,或协同,或竞争。特性: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对联系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