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及特征 大学理工类都有什么专业

作者&投稿:轩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节主要分析第四系孔隙水亚系统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及特征。

依据第四系孔隙水亚系统通过边界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关系分析,该亚系统总体上可视为开放系统。从物质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多年均衡分析,本亚系统可视为相对稳定系统。而在一个水文气象周期内,地下水在丰、平、枯水年份具有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特点,呈现非稳定系统的特征。同时,由于盆地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及水文气象等条件的制约,区域地下水循环在各地貌单元区具有一定的差异。

一、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划分类型,结合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有:

1)降水渗入-蒸发型;

2)降水渗入-径流型;

3)降水渗入-弱径流型;

4)水文型;

5)降水渗入-开采型。

各类型地下水水动态的具体特征详见表3-2 。

表3-2 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其特征一览表

盆地第四系孔隙水水位主要受气象因素控制,潜水水位随气象变化周期而变化,具有与地区气象条件相适应的周期性和可恢复性。本区地下水位年内水位变化多具一峰一谷特征,且地下水位升高的时间与汛期及雨季时间基本一致,水位动态曲线形态与降水曲线也基本一致,仅是在时间上有滞后现象。地下水位一般在5、7、9三个月地下水位升高,其中以9月份最高,4月末5月初水位最低。地下水位年内变化:1~4月份,因季节冻土存在,形成暂时隔水层,地下水得不到补给,完全处于径流排泄状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低水位期;5~6月份,冻结层逐渐融化,地下水逐渐得到降水入渗补给,潜水水位上升,但因蒸发量大,地下水因蒸发而产生水位下降,因而本期水位常产生小幅度上升与回落;7~10月份,处于雨季时期,降水量明显增大,地下水得到大量的降水补给,而处于高水位期;11~12月份,地表开始冻结,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迅速减少,直至无补给来源,水位开始持续下降。本区地下水动态直接受气象要素控制,年内地下水水位季节变化主要受当年降水特征所制约。

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地段,同一年内地下水位变幅、地下水位与降水的滞后时间长短等,与所处地形地貌部位、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岩性及覆盖层厚薄等因素密切相关。盆地内粘土质低平原区,地下水位年变幅0.56~5.56m,砂砾质扇形平原区0.48~3.49m,泥砂质低平原区0.50~2.63m。砂砾质河谷平原区,该区地下水力坡度较大,良好的地表入渗补给条件和地下水径流条件,使得地下水位受水文气象变化影响非常明显,随着雨季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增加和河水回灌补给,地下水位明显抬升,其他季节水位明显下降。浅部地下水以垂向蒸发和向河流排泄为主,深部地下水垂向径流向河流排泄。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动态直接受河水的涨落控制,因而该地段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丰水期地表水倒灌补给地下水。水位变化曲线与降水曲线几乎同步变化,每年3~4月份冰雪融化引起河水上涨,同时亦导致沿岸地带地下水位的上升,因而该区地下水位抬升时间早于其他地区,雨季地下水位随河水位上升而几乎同步抬升,地下水位变化具有水文型特征。砂砾质扇形平原、粘土质低平原及泥砂质低平原近山前、台地地带,地形坡度较大,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大,地表蒸发作用较弱,因此地下水位变化具典型降水渗入-径流型特征。砂砾质扇形平原及泥砂质低平原广大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水位埋藏浅,地下水位受降水影响显著,雨季地下水获得大量的补给,地下水位明显上升,地下水蒸发作用强烈,潜水水位动态变化具有降水渗入-蒸发型特征。粘土质低平原的广大地区,粘土层较厚,地下水蒸发作用较弱,地下水以径流排泄为主,地下水位变化具有降水渗入-弱径流型特征。另外,在粘土质低平原局部地下水集中灌溉开采区,春季农田灌溉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随着雨季的来临,开采量减少,降水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增大,水位开始上升,因此集中灌溉开采区地下水位具有典型的降水渗入-开采型特征。

二、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

地下水位动态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影响三江平原第四系孔隙水亚系统地下水位动态的因素,除地形、地貌、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静态因素外,动态因素主要有气象、水文、灌溉水入渗和人为因素等(图3-12~图3-16)。

气象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补给、蒸发排泄及地表土层冻结与冻融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冻结期(11月至翌年3月)蒸发度最小,垂向补给量近于零,地下水位逐渐降低。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冻结层融水下渗补给潜水,地下水位开始上升,蒸发强度以5~6月份最大。本区降水集中在6~9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此段时期地下水获得大量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位随之逐渐升高。上述特点控制着本区地下水的季节动态。

图3-12 八五二农场二分场七队M28号孔地下水位变化曲线图

图3-13 2000年萝北县凤翔镇B14号孔地下水埋深与降水关系图

图3-14 富锦市头林镇A2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

图3-15 建三江大兴农场M45号点地下水位变化曲线图

图3-16 绥滨县中兴乡SH82号孔地下水埋深与降水关系图

水文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河谷平原沿河一带,是局部性的。本区河流春汛时间较短,河水位变幅小;夏汛洪水期,影响范围较大,河水大量补给潜水,引起地下水位明显升高。

人为因素主要有人工开采地下水和农田灌溉。人工开采,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城镇生活和工业集中供水,常年开采地下水,局部地段形成规模不等的降落漏斗,漏斗范围一般在枯水季节增大,雨季相对减小,但漏斗范围都不大。农业开采,主要在5~7月季节性开采。农业灌溉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在江河沿岸及灌溉区。



理工科有哪些专业?~

文科包括的学科门类有: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门类、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门类、艺术学门类等。

1、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

3、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方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等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5、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
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地下水动态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答:由基本成因类型又可组合成多种混合成因类型或过渡类型,如渗入—蒸发型、渗入—径流型、渗入—开采型、渗入—蒸发径流型、渗入—蒸发开采型、渗入—径流开采型等。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是进行地下水预测的基础。表6-1 地下水动态成因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续表 ...

地下水动态类型
答:根据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可将其分为蒸发型、径流型、水文型和开采型四种类型。蒸发型动态主要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1~3m),径流较弱,以蒸发排泄为主,动态变幅较小。例如,濮阳市东的黄河背河洼地,潜水位小于3m,春季,受灌溉和渠道补给,水位上升;夏季,蒸发作用强...

地下水水位动态
答:从动态成因分析,细土平原区地下水位年内动态特征可以归纳为4种类型。即径流型、灌溉型、开采型和蒸发型(表3-9)。表3-9 地下水位年内动态特征统计(2004)1.径流型 分布于玉门-踏实盆地的昌马洪积扇及榆林洪积扇,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河水对地下水补给的时空分布规律(图3-6)。一般...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答:一是分布在一级阶地上的水田灌溉区以及王府台地上的动态稳定型,这一类型主要受气候影响,地下水位多年呈稳定趋势;二是分布在二级阶地上的消耗型,这一类型的主要成因是人工开采,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三是分布在沿江附近的水位上升型。图7.1 研究区示意图 ...

地下水位年内动态类型
答:地下水位的升降主要受气象和开采影响。由于工业的开采使地下水位下降2~5m。到6~9月丰水季节,降水补给增大,农业开采量减少、水位回升,因水位埋深大、回升滞后2~3个月。如大营、辛店已形成复合漏斗,面积达7.69km2。年降幅0.5~2m,为超采区(图3.4)。S7,S21等属于此类型。

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
答:由于地形切割微弱,地下水水力坡度小,径流微弱,以降水入渗、蒸发排泄的垂直水交替为主。雨季接受入渗补给,潜水位一般以较小的幅度抬升,水质相应变淡。随着埋深变浅,旱季蒸发排泄加强,水位逐渐下降; 因为蒸发后,盐分滞留,水质也逐步盐化。此类动态的特点是: 年水位变幅小,各处变幅接近,水质季节...

地下水系统动态的概念及分类
答:地下水系统的动态习惯上简称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动态按描述指标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动态和化学动态。易于观测的地下水物理量或物理性质有水位、流量、压力、流速、温度、颜色、臭、味、导电性等,又以水位、流量、水温随时间变化最明显,也便于实际观测。地下水的化学指标包括综合指标(如矿化度、pH值等)、...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答:年均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首先,位于一级阶地上的水田灌溉区域及王府台地上的水位表现为动态稳定型,此类型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控制,长期观察显示水位保持稳定;其次,位于二级阶地上的区域表现为消耗型,其水位下降趋势主要由人为抽取地下水所致,表现为逐年下降;最后,沿江地带的地下...

桂林市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利用条件
答:地下水动态分类主要考虑地形地貌、含水层结构特征、水位埋深、土壤类型、土地利用、降雨量、地表水以及人工开采等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4、5]。根据1982~1990年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各主要因素实际情况,将桂林市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类型大致分为气象型、气象-人类活动补给型、气象-人为开采动态类型等。 (1)气象型 指地...

红层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答:地下水动态是指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及化学成分等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红层地下水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水位、水量随旱、雨季而变化的幅度及其规律。 2.2.3.1 地下水的动态类型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研究的目的是: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水源的开发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