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买房的10大误区 走错就是死穴 中国人买房十大“死穴”!越看越震惊!

作者&投稿:集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家庭意识强烈的中国人来讲,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是拥有了一个家。本文小编就大家讲解一些买房中可能会遇到的十大误区,并为你找出解穴之法,希望能帮助到想要购房的你。

误区一:迷信广告宣传语

“超大赠送”“绝版户型”“城南销冠”……现如今,房地产商的宣传口号让消费者“雾里看花”,还有的楼盘“建筑面积101平方米,实得面积123平方米,实得价格不足5000元”,更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很多人获取购买房屋信息的渠道来源于楼盘的各种广告。殊不知房地产广告是开发商雇佣写手炮制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

据报道,因为开发商宣称的“赠送面积”大,成都市青白江区市民陈先生看上了某楼盘并决定。根据开发商的宣传,算上赠送面积,房子“实得价”仅3287元/平方米。可等到陈先生签合同时,他却发现是按照每平方米5628元的建筑面积计价。陈先生有点搞不懂,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赠送面积】

阳台、露台、飘窗等本就只算半面积或不算面积;开发商却将这些部分拿来“送人情”,名曰“赠送面积”

据四川省经检总队相关负责人解释,这部分本来就是消费者应该获得的,而不是开发商赠送的。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确实赠送了房屋的一部分产权面积,这部分没有计价,才真正给消费者赠送了面积。

【虚构空间】

开发商利用隔栅、结构板等方式虚构房屋使用空间,表述为“赠送面积”,达到吸引效果增加房屋销售。

省工商局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开发商所谓的“赠送面积”往往都是规定只能算半面积或者不算面积的;开发商将隔栅、结构板作为赠送面积的,购房者应该考虑到非法搭建带来的后果。

【承诺回报】

开发商在广告上使用“绝对化”以及宣传投资回报的承诺性语言,例如“城南销冠”“绝版户型”“即买即收益”等

按国家工商总局《房地产广告发布的暂行规定》,开发商在房屋销售中,不得有融资或者变相融资,不得含有升值和增值的承诺。工商局提醒市民,购买时要根据需求理智购买。

解穴办法: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走访、分析,找可靠的专业人士请教,找老业主了解真实现状。

误区二:买涨不买跌

在房地产市场上,买了房的人无不盼望大涨,没买的无不盼望大跌。几乎很少看到有异常冷静的市民。

“曾经有一套四环内的房子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房价上涨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立刻买下不止那一套房的很多套房……”在中国,关于房子以及地产商的冷笑话,你可以找到无数。

当房价直上云霄之际,很多人亟不可待的涌进“楼市”,请注意“楼市”这个词汇,这寓意着和股市一样,房地产成为了中国人的投资市场。

2008年底,国内房地产跌声一片,部分有自主需求的人完全可以适当考虑出手买房,但是很多人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2009年初,房价上行继而上涨20%,很多人又急了,害怕自己不买就没有了,拿着钱往里砸,多花了几十万。

这是一种奇特的心理,买涨不买跌。这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被开发商利用得淋漓尽致。在楼盘销售现场,越是需要排队购买的楼盘,反倒问津的人越多,殊不知很多排队的都是开发商的托;销售代表说是只剩这几套了,二期三期肯定又要涨价了,于是很多人为抢得了这最后一套房而暗自侥幸。其实,这栋楼只开售了一个单元。

在房市,也许永远没有顶和底,也没有哪个人会知道未来跌多少涨多少。涨就是跌的开始,而跌就是涨的先兆。因此,跟风买涨是危险的行为,尤其是当你将购置房产作为一项投资的时候。

解穴办法:当身边的人都在入市买房的时候,自己最好不要去凑热闹。因为凑热闹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贪婪,在跌的时候买,在涨的时候卖。只有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血汗钱。

误区三:观光式看房

事实上,买房分为期房和现房,目前绝大多数成交的楼盘都是期房,很多人说还是买现房好,看着踏实。但是关于现房,你又了解多少呢?怎么评价现房的好坏?买现房须知10大惊人内幕!

第一招:不看白天看晚上。

入夜看房能考察小区物业管理是否重视安全、有无定时巡逻,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周全,有无摊贩等产生的噪音干扰等。

这些情况在白天我们是无法看到的,只有在晚上才能得到最确切的信息。

第二招:晴天不看雨天看

再好的伪装也敌不过下雨天,房屋漏水、渗水在几个雨天后将一览无余。

第三招:不看建材而看格局

不要被漂亮建材所迷惑,房屋机能是否有效发挥,有赖于格局是否设计周全。

第四招,不看墙面而看墙角

仔细观察墙角是否平整、龟裂、有无渗水。

第五招:不看装潢而看做工

每个接角、窗沿、墙角、天花板等做工是否细致,尤其需要仔细观察,这些都是讨价还价筹码。

第六招:不看窗帘而看窗外

一定要拉开窗帘看一下通风、采光、排气管等是否好。

第七招:不看电梯而看楼梯

一旦发生灾难,楼梯是惟一逃生之路。

第八招:不看电器而看插座

设计精心的房屋,才能充分享受现代化家电便利性,小小的插座可不能忽略。

第九招,不看家具而看空屋

家具只是摆设,房屋才是主体,空屋最能体现真正面目。

第十招:不问屋主而问警卫。

任何房屋在屋主眼里都是最好的,而管理员或警卫却更了解房屋、环境和邻居情况。

误区四:攒足够的钱买房

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理念。我们已经不必再说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那个关于房子的老掉牙的故事了。攒钱是中国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2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中国人买房十大“死穴”!越看越震惊!~

据说,中国人买房需警惕十大“死穴”。以下十大“死穴”,哪一项戳中了您?
一:买涨不买跌
房地产市场上,买了房的人无不盼望大涨,没买的无不盼望大跌。几乎很少看到有异常冷静的市民。2008年12月跌声一片时,有自住需求的市民买了房,最后很高兴。有的人却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等到2009年价格又上涨20%时急了,害怕再不买别人会买就没有了,会涨得更高,便不管多少价钱匆匆忙忙出手,凭空多支付了十多万甚至几十万元。在房市,永远没有顶和底,也没有哪个人会知道未来跌多少涨多少。涨就是跌的开始,而跌就是涨的先兆。
解穴办法:身边人都在入市买房时,不要去凑热闹。凑热闹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别人恐慌时,自己一定要贪婪,跌时买,涨时候卖。只有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血汗钱。
二:不研究国家政策,盲目入市
经历过2007年房市疯狂大起大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如果政府不出手,就深圳(楼盘)的房价而言完全可以炒到3万/平。而2009年当国家鼓励政策一出台,就应该意识到房价要开始涨是必然的。这说明房价完全在政府掌控之中。
解穴办法:每天一定要看新闻,看报纸的头版新闻。政策鼓励而且政策很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开始收严的时候密切观望。这些国家政策是最直接涉及到市场反应的。
三:攒够钱才买
绝对错误。没钱才更要买房,否则等攒到“足够”的钱时又不够了。很多老百姓(603883,股吧)每日精打细算,要攒到足够的钱才买房,有的甚至傻到去付全款。其实,购房一定程度要掌握窍门,首付越低越好,月供越长越好。
普通老百姓能够"套"到国家贷款的唯一机会就是房贷了,第一次购房利息又是如此优惠,不用是傻子。当然,我们既不能套用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也不能套用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而是要各取其一,手中留有足够的可以投资的现金。
解穴办法:用最少的钱去买房,即使手头有足够现金。有50万元现金,不要傻到用50万元去买50万元的房子,拿出10万就够了,剩下的40万用来做投资,一年如果赚不回还房贷利息,只能说明你连基本的理财能力都没有。无论是投到股市还是其他,40万元一年回报赚3、5万元远远比银行贷款利息高,最差你可以去借给朋友也比银行利息高。
四:被动炒房
很多老百姓看到房子涨了,觉得上班辛辛苦苦好多年还不如炒一套房,忍不住加入炒房队伍。殊不知炒房是个专业活,一不小心就被套。房子变现手续复杂、税费繁多、周期长,碰上调整或你眼光不准,很难脱手,最后只能被动的"炒房炒成房东"。压了资金,耗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最后心力交瘁,得不偿失。
解穴办法:不要有短炒心理,要有长期投资心态。可以选择参加房产理财俱乐部,让专业人士帮你赚钱,回报也比较稳定。如果自己做,一定要多方调查了解和研究,做足功课,对自己的资金要有至少2年以上的安排规划,2年之内不会担心断供问题。
五:迷信专家学者
所谓的专家学者满天飞,各领域专家都在"研究"房地产。但每一个所谓的专家,其所有的言论背后一定有其根源。认真看一下这些专家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他在为谁说话。
一些房产商赞助的研讨会论坛,由房产商支付报酬的专家学者嘉宾,讲话能为老百姓着想吗?房产商出钱请学者为老百姓说话,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好事?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连自己买房的过程都没经历过,根本不知道第一线的真实现状,可能住的是国家分的或房产商送的房子,哪知道老百姓的艰难!
解穴办法: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学者(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要实在效果的话,还不如去听一个可靠的经验丰富的一线房产中介人员的话),其言论只能作为宏观参考指标之一。
六:买房可以一次性到位
有的老百姓为了所谓的一次性到位花费很大成本,后来卖房时才发现是浪费。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经济在发展,各种新东西层出不穷。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今天的想法是这样,过几年你的家庭、工作、职业、经济收入等都会发生变化,到那时计划和想法又会不一样。如果经济条件好了,肯定会不满足要改善居住条件;经济不好,而你的房子升值了,为什么不可以卖掉换取现金来发展个人事业?
解穴办法:一次到位只是你现在的"算命式"想法,中途任何可能都会出现。建议最多只做5~8年打算。5年以后会有什么变化,永远没人知道,好或坏一定会超出你现在的盲目想象。
七:迷信广告语
很多老百姓获取购买信息的渠道来源于楼盘广告。殊不知房地产广告是开发商雇佣写手炮制的"美好愿望",愿望能不能实现,主要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
解穴办法: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走访、分析,找可靠的专业人士请教,找老业主了解真实现状。
八:只买便宜不买贵的
便宜无好货,贵一定有贵的价值。房地产市场永远是:便宜的会越来越便宜,贵的永远更贵。即使是在深圳,很多原来便宜的房子就涨不了多少。
解穴办法:一定要买最好。无论是未来增值还是转手都容易。如果手头真的没资金,不好的买了也是负债资产。
九:租房不如买房
一直以来也有很多人在争执不已,打了很多口水战。在参照"死穴"八的情况下,如果你是买一个泡沫资产,买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我们来算一笔账:现在商品房的月供和租金差距很大。根据我们的调查,月供5000元的房子,租金最多2500~3000元。买房子首付加上装修、家具电器用品,至少前期要拿出一、二十万甚至几十万元,还要月供(一年也要好几万元)。但如果先租房住一年二年,最多也就几万元租金,把这几十万元去做投资,赚回来的钱一定会比支付的租金多。
解穴办法:在参照"死穴"之八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买或者租。
十:用现在的眼光看未来
很多老百姓连通胀是何物、何因都不知道就跟着恐慌,其实,就深圳而言,有的房子已提前完成了通胀。现在好的未来不一定好。深圳一些楼盘曾在1989年就卖6、7千元的所谓好房子,由于发展局限到2009年,20年后也只有这个价,但20年前的钱能和今天比吗?
解穴办法:要用未来的眼光来看现在。不要买已经透支未来很多年的房子。对于房子所处地段的规划非常重要。即使现在很差,只要清楚其规划,就不要担心。买房自住更是一种投资,要投资就一定有风险,如何把风险最小化,把价值最大化,这是每一个要买房的老百姓要静下来思考学习的。
最后,请每一个没买房的或已买房的您认真问自己:您现在就能看到,自己未来几十年都会在某一套房住一辈子吗?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2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一:买涨不买跌
房地产市场上,买了房的人无不盼望大涨,没买的无不盼望大跌。几乎很少看到有异常冷静的市民。2008年12月跌声一片时,有自住需求的市民买了房,最后很高兴。有的人却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等到2009年价格又上涨20%时急了,害怕再不买别人会买就没有了,会涨得更高,便不管多少价钱匆匆忙忙出手,凭空多支付了十多万甚至几十万元。在房市,永远没有顶和底,也没有哪个人会知道未来跌多少涨多少。涨就是跌的开始,而跌就是涨的先兆。
解穴办法:身边人都在入市买房时,不要去凑热闹。凑热闹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别人恐慌时,自己一定要贪婪,跌时买,涨时候卖。只有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血汗钱。
二:不研究国家政策,盲目入市
经历过2007年房市疯狂大起大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如果政府不出手,就深圳的房价而言完全可以炒到3万/平。而2009年当国家鼓励政策一出台,就应该意识到房价要开始涨是必然的。这说明房价完全在政府掌控之中。
解穴办法:每天一定要看新闻,看报纸的头版新闻。政策鼓励而且政策很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开始收严的时候密切观望。这些国家政策是最直接涉及到市场反应的。
三:攒够钱才买
绝对错误。没钱才更要买房,否则等攒到“足够”的钱时又不够了。很多老百姓每日精打细算,要攒到足够的钱才买房,有的甚至傻到去付全款。其实,购房一定程度要掌握窍门,首付越低越好,月供越长越好。
普通老百姓能够"套"到国家贷款的唯一机会就是房贷了,第一次购房利息又是如此优惠,不用是傻子。当然,我们既不能套用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也不能套用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而是要各取其一,手中留有足够的可以投资的现金。
解穴办法:用最少的钱去买房,即使手头有足够现金。有50万元现金,不要傻到用50万元去买50万元的房子,拿出10万就够了,剩下的40万用来做投资,一年如果赚不回还房贷利息,只能说明你连基本的理财能力都没有。无论是投到股市还是其他,40万元一年回报赚3、5万元远远比银行贷款利息高,最差你可以去借给朋友也比银行利息高。
四:被动炒房
很多老百姓看到房子涨了,觉得上班辛辛苦苦好多年还不如炒一套房,忍不住加入炒房队伍。殊不知炒房是个专业活,一不小心就被套。房子变现手续复杂、税费繁多、周期长,碰上调整或你眼光不准,很难脱手,最后只能被动的"炒房炒成房东"。压了资金,耗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最后心力交瘁,得不偿失。
解穴办法:不要有短炒心理,要有长期投资心态。可以选择参加房产理财俱乐部,让专业人士帮你赚钱,回报也比较稳定。如果自己做,一定要多方调查了解和研究,做足功课,对自己的资金要有至少2年以上的安排规划,2年之内不会担心断供问题。
五:迷信专家学者
所谓的专家学者满天飞,各领域专家都在"研究"房地产。但每一个所谓的专家,其所有的言论背后一定有其根源。认真看一下这些专家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他在为谁说话。
一些房产商赞助的研讨会论坛,由房产商支付报酬的专家学者嘉宾,讲话能为老百姓着想吗?房产商出钱请学者为老百姓说话,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好事?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连自己买房的过程都没经历过,根本不知道第一线的真实现状,可能住的是国家分的或房产商送的房子,哪知道老百姓的艰难!
解穴办法: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学者(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要实在效果的话,还不如去听一个可靠的经验丰富的一线房产中介人员的话),其言论只能作为宏观参考指标之一。
六:买房可以一次性到位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