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字 来历 “您”字的来历

作者&投稿:佐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语助词的“的”是在白话文普及以后才推广开来的,一开始也并不统一,的地得底,互相乱用,这几个字,有名词有动词,传统上都不做助词使用,而且现在写为“的”的,当时一般写作“底”,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的一些文章通篇充斥着底字的原因,从这几个字的发音来看,我本人倾向于这可能是一个外来语的借音,至于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

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不是来自法语

家字的来历~

家字的来历: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下面是“豕”中国书法,即野猪,野猪是比老虎、熊还危险的动物。野猪是非常难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猪祭祀。
本义:屋内,住所。
家是温暖的岸,人是漂泊的船。
家,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拓展资料家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读音:jiā jié gū。五笔:PE。“家”字的古文形体结构:上下。
部首:宀[1]
总笔画数:10。
英文:Home。
古英语:Oedel。
繁体字:亻家
简体字:家;
五笔输入法:PE
在方言中,江南一带里,宣城、芜湖、黄山地区内,“家”读作 gā。

您”字的敬称,绝非清末断然出现,它的意义是由金元时期之“滥”,逐渐演变为近世之“约”的。

元代以前的韵书,如《广韵》(宋人陈彭年等增订)中是没有“您”这个字的,它的异体字“恁”的字形虽在《广韵》和后来的《龙龛手鉴》(辽代行均撰)里收了,但所注却是“念也”,“信也”,就是说那时它只有“思念”或“诚信”的意思,不仅读音与“您”不同,其意义也与之毫不相干。

“您”、“恁”二字互为异体始见于元代,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没掂三”这样的句子。其后明代佚名所著《白兔记·看瓜分别》,以及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又分别有“未知何日得见恁,铁石心肠也泪零”和“爹休忧虑,恁儿一一依爹分付便了”的话出现,其中的“恁”,就是“您”。而且,至少冯梦龙书中的这个“恁”(即“您”),就已经有敬称的成分在里面了。我认为,这种敬称用法的出现,以至于最终的固定,是其在金元时期意义混用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与筛选。

元代的“您”、“恁”之用,或是单数的“你”,或指复数的“你们”,或用为敬称。

用为复数指“你们”时,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要在“您”之后将所指者点出。例如,董解元《西厢记》中的“不索打官防,教您夫妻尽百年欢偶”;再如,《刘知远传诸宫调》中的“恁子母说话整一日,直到了不辨尊卑”。这里“您夫妻”和“恁子母”,都在“您”或“恁”之后,同时将所指的“夫妻”或“子母”的复数体点出。这个语言结构的方法,在今天老北京人的嘴里依然存在,比如:“您几位聊着,我还有点儿事,先走一步了。”

二是“您”、“恁”之后虽未点出所指复数体,但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是可以判断为指复数的,例如《元秘史》中记载道:“帖木真说:‘我的马被人劫去了。’说了,别勒古台说:‘我赶去。’合撒儿说:‘你不能,我赶去。’帖木真又说:‘您都不能,我去。’”这里“您”之后,虽然没有点出所指是“二人”,但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具体语言环境的分析判断出所指的是复数,即,“您”的所指,包括“别勒古台”和“合撒儿”这两个人。

“您”用为单数的“你”时,往往是忽“您”忽“你”的,例如,《太平乐府》中的“你须身姓刘,您妻须姓吕”和《元曲选》里的“则被你抛闪杀您爷爷您奶奶”等。这样的使用,无论从语言环境,还是从对话双方的关系的角度,都不可能是敬称。

至于“您字之为敬辞”,大师吕叔湘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已撰文做过详尽的分析。他指出,金元时代的“您”作为敬称使用,有五种情况:

一是“父与子语”,如“知远闻言,只见眼泪汪汪向承义道:‘您不须去,您若去时,两个舅舅必用计谋陷害您’”(见《五代史平话》);二是“翁与媳语”,如“惹大个东大岳耶耶,它闲管您肚皮里娃娃”(见《元杂剧》);三是“夫与妻语”,如“喜色满腮,知远从头一一开解:‘您儿见在,三娘且请放怀’”(见《刘知远传诸宫调》);四是“与使女语”,如“张生闻语速开门,连问:‘管是恁姐姐使来唦’”(见董解元《西厢记》);五是“与敌人语”,如“指彦威:‘听吾语……存仁义交您归去’”(见《刘知远传诸宫调》)。

语言的发展演变,不仅表现在字词数量的增加上,还表现在意义的筛选和语言要素分工的不断细化上。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适”这个字,本来读“kuò”,共有两个义项:一是《玉篇》所注释的“疾也”,也就是“快”的意思;二是姓氏字,相传是周代“南宫适”的后裔。但是,随着语言的演变,以及汉字整理工作的开展,这两个意义除了在辞典中作为历史的遗迹还存在之外,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已没有了任何语用的价值,而且连读音也变成了“shì”。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字词意义和读音的演变与筛选,是一种进化。“您”字读音、意义的演变也是如此,“您”是蒙语“你们”(ta)的意思的汉译字,本来就只有“第二声复数”一种用法。融入汉语之后,它便经历了意义的从单一到复杂,又由复杂到单一的演变过程。金元时期“您”的语用意义如上述般的“滥”,甚至在今天看来不该用成敬辞的地方,也用成了敬辞,这是由语用需要与语言符号之间所存在的某种“供不应求”状况所决定的。但是,当语言符号不断丰富,达到了足以满足语用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意义分工,以至于读音的细化和筛选。“您”字的上述演变,它的意义从“滥”到“约”,恰恰反映了汉语在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语用质量的提高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