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作者&投稿:攸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学科建设较为全面、自成体系的国家之一;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形成了包括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科技力量布局;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科研条件和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目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形成了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0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近200 万人(居世界第二)。总体上,造就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丰厚的人才储备。

三、科学研究水平大幅度提升

我国在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哥德巴赫猜想、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信、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在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第三代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13 年我国的SCI 论文数量已达23.14 万篇,位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

四、突破了一批重大工程科技难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成就。进入21 世纪,我们又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中,攻克了一系列科技难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地迅速发展。2008 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0.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总额的29.1%。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6 个国家级高新区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其平均万元GDP 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一大批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

六、科技惠民成效显著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育成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00 多个,特别是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培育和大面积推广种植、粮食丰产等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实施,使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 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由此以不足世界10%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在重大疾病、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应对SARS、禽流感、甲型H1N1 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科技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日益广泛,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

八、国际科技合作呈现新的局面

我国已与世界上152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 97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04 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民间科技交流十分活跃。我国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近千个国际学术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等一批国际大科学工程,开展中医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创新园、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对外科技援助,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参考资料【科技与社会】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深圳新闻网



~

中国最近的科技发展成就有哪些?
答: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一些最近的亮点:1. 量子通信: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实现了与地面的量子通信,标志着人类在太空量子通信领域的突破。2. 超级计算机:2018年,中国继续领先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其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保持了世界上最快的...

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答:1、教育 中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国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的大学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2、科技 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中国的科技研究经费投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答: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

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A、科技战略的发展 1、建国初 ①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设立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②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2、文革期间:中国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3、文革后 ①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同时,中国在基因组学、干细胞研究等生命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未来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上所述,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深层次的,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涌现。

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

中国科技取得了哪些进步?
答:在生物技术方面,玉米和大豆的固氮、抗虫棉花、基因工程疫苗、试管婴儿和试管羊、人类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和高等动物克隆等生物技术成绩斐然。材料科学方面,高温超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料、非线性晶体和激光晶体等的研究都取得可喜成就。在技术科学方面还有复式燃烧理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具体包括
答:3、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拓展新增长点和动能。4、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科技创新对人民日常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助于提高...

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1. 教育事业成就: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之一,教育整体水平已达到世界中上水平。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均取得了显著进步。2. 科技成就: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我国科学家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研发大国之一,并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

请问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领域取得哪些辉煌成就?
答: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 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 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83年,研制成功“银河1号”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