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角度深入《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投稿:雷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完整本书后,有一种真的结束了,前后之呼应,结构之巧妙让我仍在回味,越是回忆越会发现前面的铺垫与伏笔,越能感受到整本书的结构之巧妙,不同于一般书籍的章节结构之规整,我从开始就想找寻其章节逻辑,但还是不能寻到,当整本书读完却有豁然开朗之感。余华老师在自序中写道:“这应该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我想记忆就是这本书的主要逻辑。以“记忆的逻辑”走进《在细雨中呼喊》,走进一个亲情友情爱情的孤独的世界。

  本书主要讲述以小男孩孙光林的视角为第一视角,他讲述出自己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忆,自己六岁时被收养,又返回自己的原生家庭,在两个家庭两个地方辗转发生的有关亲情友情的故事。

一.南门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这是本书的开始,故事从南门展开,以简单的笔触描述了“我”六岁以前的一些零碎记忆。“我”在南门的这个家中饱尝孤独,自己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经常冷眼旁观家庭的变故,以叙述者的身份讲述出来。之后父亲孙广才没有姓名的母亲,以及我的哥哥孙光平弟弟孙光明,出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父亲孙广才的确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赖,脾气暴躁,自私自利,占有绝对的家庭主导地位。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他随时准备踢开他们,他自己的好色破坏了大儿子的一门亲事,并骚扰儿媳妇,被大儿子割掉一只耳朵,他在妻子生前与寡妇厮混同居,在妻子死后,在死亡逐渐靠近他的时候,他不断被黑夜指引到了亡妻的坟前不断哭泣。而他的结局也是悲惨的,溺死在了粪池中。而“我”那可怜的隐忍了一生的甚至没有姓名的,只为维持这样的一个支离破碎家庭的柔弱母亲,能与父亲偷情的寡妇狠狠的撕打辱骂。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悲痛而响亮地大叫“不要把我的桶拿走,我还要用。”“脚盆还给我……”哥哥孙光平在岁月的磨砺中褪去了傲气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平庸,而弟弟孙光明第一个走向了死亡,这个家庭中最小的成员最先完成了人世间的使命被河水淹没。精明的祖父的一生过于漫长,他在儿子的喊骂恐吓中生存,受尽鄙夷,但他依然有那一份独特的矫捷,他能费劲心思去诬告,去利用诱导孙光明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我”也对这样一个精明的老人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可以说“我”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没有感受到任何的温暖,“我”甚至觉得“王立强和李秀英才是我的真正父母,而南门这个家对于我,只是一种施舍。”

二.孙荡

  孙荡是“我”和养父母生活的地方,也是我较为愉快的五年时光,“我”像普通的小孩子一样,有上学的权利和自由,享受父亲的关爱与母亲的信任,与同伴的玩耍,在学校与老师斗智斗勇。而这段美好的时光也随着养父王立强的去世和养母李秀英的回娘家而结束。在孙荡的这段经历值得“我”用一生去怀念回忆。因为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

三.伙伴

  相比于家庭的被孤立缺乏爱,对于友情的描述更加充满爱更热烈,有年纪较长的苏宇他也在我的成长路上起着明灯的作用,我对他的感情如此这纯洁,那是最纯粹的友谊,甚至产生了依赖。后来我结识了小孩子鲁鲁,鲁鲁坚韧自立倔强的性格吸引了我,也为我在南门的最后一段时光添了一点色彩。而在孙荡认识的小伙伴同龄的朋友同学国庆和刘小青,我们的相处方式更像狐朋狗友一起捣蛋玩乐,显露出一种更为纯粹的童真。这些伙伴的家庭也不尽完美,苏宇在临去世前也没得到父母的关爱,鲁鲁的母亲经常对他打骂他却从无抱怨,之后追随母亲去劳改地,国庆惨遭父亲的抛弃,每个人的亲情的缺失值得用一段珍贵的友谊来回味。

  在细雨中呼喊,是我从孙荡回到南门,在下着细雨的晚上大声呼叫孙广才的名字;是我对于家庭亲情的缺失在黑夜中的沉默反抗与呼喊;是我在面对人生的孤独做出思考的呼喊。一串串值得去描述的回忆,透露着生活的美好,但也显露出一种童年的孤独与长大成人的孤独。两种孤独并不相似,童年需要的是关爱陪伴与理解。而成年的孤独则是看遍世间百态对自我的过往的思考与探索,那份无人经历过的童年,只得自己孤独的品味。孙光林是孤独的,他的父母,兄弟,朋友都是孤独的,所有人都在难言的孤独中或沉沦或呐喊,但最终都淹没在毫无回音的连绵细雨中。

~

如何评价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男主角?
答:《在细雨中呼喊》是作家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出生在一个细雨飘扬、孤独无依、令人战栗的黑夜,紧接着是六岁时“我”第一次看到死人的场景。男主角的形象在小说中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挫折,他的家庭背景也相当复杂。从正面来看,男主角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在...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答: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没有太过激烈的情绪,却处处弥漫着哀伤。是那种冷彻心扉的悲怆,书中的人物像是浸在凄风苦雨中茕茕孑立的幼苗一般孤单而无助。来自朋友的冷漠、来自家庭的冷漠、甚至来自于自身的冷漠--对成长的迷茫如同一团湿冷的雾气一般徘徊在周身聚而不散如影随形。孙光林在遇到苏宇之前...

论友谊《在细雨中呼喊》
答:“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记忆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读余华的小说,像置身于急速行驶的列车上,所看到的景色、人物的画面却徐徐流动。等到故事结束,仍有种眩晕感。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中。“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

读《在细雨中呼喊》
答:《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一篇力作,是一本以孙光林的回忆为主线的小说,第一遍读得时候,对于时间点和人物,感到有点混乱,读第二遍才对人物和时间,有了清晰的认知。一、孙光林的父母 孙光林的祖父孙有元,他的前半生叱诧风云,后半生又滑稽可笑,是一个悲苦的人物,孙广林的父亲孙广才,是一个...

在细雨中呼喊想表达什么
答: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一部重要小说。这部小说以一种细腻而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余华通过对主人公孙光林的个人成长和家庭、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世界。小说中的场景、人物心理和情感都写得极其真实,让人感同身受。余华在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叙事手法,比如倒叙...

碎片式的记忆凝结成《在细雨中呼喊》
答:碎片式的记忆凝结成《在细雨中呼喊》前段时间,阿耐的小说《都挺好》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个平台上热播,当时我恰巧在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明玉和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里的孙光林,两个同样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种种伤害的人,可能未来的一生都将活在沉重的自愈里,即使能够放...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答:他的作品总是让我震惊,震惊之余意蕴犹存,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那般生动、形象、真实,特别是贫苦的人,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看过《在细雨中呼喊》,阵阵悲伤震慑内心,何为不幸又何为有幸?我在孙光林的身上时时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过他比我幸运,幸运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年他遇到了他的养父王立强,...

《在细雨中呼喊》中哪个人物塑造的最好?为什么?
答:《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出生在一个细雨飘扬、孤独无依、令人战栗的黑夜,紧接着是六岁时“我”第一次看到死人的场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而且都非常真实。其中,“我”这个人物塑造得最好,他是一个孤独、沉默、反抗的人...

《在细雨中呼喊》
答:作者没有再进行时间的推移,无法得知孙光林如今的记忆,所以这本书只可以称为上半部,下半步却没有了结局,也无法预测,正如金庸小说中那些远遁海外的英雄,再也没有了消息,不知是否得到生活的全部。在细雨中呼喊到底在呼喊着什么,是痛苦的呻吟还是对光明的召唤,如果是后者,那么召唤的又是什么。

《在细雨中呼喊》-解读余华
答:大家都读过《活着》和《兄弟》,笔者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余华的作品。没有这本书垫底,不会有后面的两部长篇,换句话说,读懂了《在细雨中呼喊》,才能真正了解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开启了余华创作长篇的热情,在这部作品中,他采取了递进式手法推动人物的命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