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怎么来的?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端午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作者&投稿:里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端午节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的来历有四种说法: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简介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由来: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著名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最终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后来世人在江中投放饭团希望江中的鱼类不要馋食屈原的身体,以此来纪念屈原。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要其他版本,但小编认为纪念屈原的版本最为可信。通过计算,小编惊讶的发现,从端午节开始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8] 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科学的。中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从发掘的原始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结合起来看,中国长江以南曾居住着一个龙的图腾族群,即古百越族。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龙祖的节日。
端午龙舟竞渡之俗起源于南方,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以纪念屈原跳江自尽而最后形成端午节传统风俗。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5AvtcW3qSfSHDuCiXlg8tT6J5chNMP5bM0kQkGFr92Khu2lTQmKwEIMmuJblBUb5-uNJaJcXvQXRHvx1ZLBOsNI84eN7XOtY4sgTnimWwb74gQJFqHty0X0TZ2Fg0n6weishi://feed?feed_id=7p70TIjd11LtkivKx&atype=1&logsour=2020020072&allow_interest=0&ext_da=%7B%22position%22%3A%22fullscreen_videoplay_video%22%2C%22test_id%22%3A%22100000_106686_107348_109575_117084_119414_123620_127798_134906_141135_141624_1477219_1487718_1487820_1501737_150972_1584608_159825_173892_1750408_184134_1890386_1894782_201943_262220_309995_316417_365484_407922_671165_748728_759022_869232%22%2C%22qimei%22%3A%22cda8881de9659ff7%22%2C%22qq%22%3A%223372813313%22%2C%22push_id%22%3A%22pushid%3A467112_videoid%3A7kZNElm4W1LpfH9kG_roma%3A200000_B%3A0_date%3A20210417_batchid%3A3_tabid%3A1477219%2C100000_pushtype%3A0_dramaid%3A_traceid%3A%22%2C%22video_type%22%3A0%2C%22sop_name%22%3A%22feeds%22%7D&idx=O5Tzocuf9mXwprZRYw8umdfMscLR5zJthttps://m.baidu.com/baidu.php?url=Ks00000EAMrnlPLIyCAnW5fi7SIjPiliL4i4_F26jEseWrP98pOWPA86tGCh4Hr1Ay7rwygHCU5D5JI3WUF47DnGZM59FY_GruL_oFD5O3qSOiHuW8dxvLiskgFN90FyOjpEO6eHp_8AAe5yWyHqqk-cUTOB7b3WVcIne7HxZiKFVpSy47R1HZr2sRSIewp88t_lBVJw-nqi5l5ZBLfQ3XWKzrZn.Db_NR2Ar5Od66uxAS6M6zt5-X1Bsc6WxfHKCWYumVac5ZxbtX1ga1MovNLuSzZ__1eeQrrIhS8EkuLqnrexoeltHDgetglO1NlSvQQuvxhzvwkxVOQO_HxEsOwSU5f3u_8xCBdqmphrkmhZq_H8KmuCyrMFb3e-0.U1Yk0ZDqV_Er4eLpYqav3nMukro0S_JLsT_0IjvvzteMEIoYdIxHkxJLC6KGUHYzrjb0Iybq0ZKGujYkP6KWpyfqn1Tk0AFG5HnsnfKhIjYz0ZKC5H00ULnqn6KBI1YY0A4Y5HD0TLCq0ZFMIA7M5H00UMus5H08nj0snj0snj00ugFM5H00IZF9uARqP16snH0k0AFbpyfqnjcLnYf3rDf4PRParjFAfHR1n10vnbmvrDDYnRnYwHc0uAPWujY0mgPxpywW5gK1QyPV0ZGsUWYV0ZFY5HcLPsKkTA-b5H00TyPGujYs0A7B5HKxn0KsTjYdn1cvPjmkPjf40AdYTjYs0AwbUL0qnfKzpWYs0ZwdT1Y4nWbsnj0Yn161P1mYnW0sPWDk0A7W5HD0TA3qn0Ksmgwxuhk9u1Ys0ANYpyfqQHD0mgPsmvnqn0KdTA-8mvnqn0KhmLNY5H00mywhUA7M5HD0IvuzUvYq0AFY5HD0XZPYIHYkrjnvrHfvrfKWIjYvnjRsPBnsg1msnW0zc100ThNkIjYkPWD3P1DsPW0snH0k0ZPGujYkn17brAczuyn1njbkP1bz0AqY5H00ULFsIjYsc10WwDuRc10Wnansc108nanscYwANanscYwAN0KopHYs0AdY5HcYnj9xnWfkP6KVm1Ysg100UyPxuMFEUHYsg100uA78IyF-gLK_my4GuZnqn7ts0A7bTgbqV_Er4sK9uZ7Y5H00pgPWUjYs0Z7VIjYs0A7bgLPEIgFWuHY4nzPLpgP-gLwET7qWmyPCuiPxgdqxUMnWIA-YUARWugF8pyNxuvN8gv410APzm1Y1nWnkPs&us=newvui&xst=TjYdn1cvPjmkPjf40ynq0ycqnjcLnYf3rDf4PRParjFAfHR1n10vnbmvrDDYnRnYwHcKT1Ykn1TLPjDsnjbYnj0znHf4nWmvg1c3rNts0gTqV_Er4eLpqPggYtglVlcKTHvvzteMEIoHYQU6zIMDl_jlzoxKzs7d5HD3n1m4Pjm40gfqnHmkrjTknjmsn07VTHYk0W0aV_Er4s7WpjdhmsDYnWTYPj6zn1ck&word=&&ck=0.0.0.0.0.0.0.0.0.0.0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有2000多年了LOL考虑考虑兔兔题她妈了着

端午节怎么来的?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节日了,确切地说到今年有2278年历史了,真正的传统节日界的活化石!要比春节历史悠久的多。
端午节的起源最开始是人们往汨罗江撒米豆粮食为屈原投食,后来因为怕被河里的鱼虾吃掉,就用叶子把米豆包起来形成了粽子。

屈原是楚国伟大词人大夫,在被楚王流放汨罗江一带后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传颂久远的楚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惜楚国被灭,屈原的路断了,公园前278年他怀抱石头投了汨罗江。
但是楚国的民众不会忘记他,他们每年划着小舟到河面祭祀屈原为他投放粽子贡品。
后来,大家去祭祀他的时候划着小舟争先恐后,都不愿落人后,慢慢的龙舟赛出现了。

由于祭祀活动很热闹,屈原的辞章优美传颂很广,所以祭祀活动慢慢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端午祭祀。
在传播过程中,各地又慢慢加入自己的传统习惯,像是喝雄黄酒,挂艾蒲等等。
由于这些活动都能增加祭祀的兴致,渐渐被大家都接受,慢慢的一个完整的端午节形成了,并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后来也变成了一个比较喜庆的节日,在全国广为传播,甚至在1500面前传入朝鲜形成了当地的江陵端午祭。
研究中国的传统节日你会发现,大都跟祭祀有关,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祖先祭祀的民族。
祖先流传给我们无穷的智慧和文化财富,历史需要铭记和传承。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屈原是楚国的大夫,由于楚王昏庸...

端午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具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

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
答: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纪念楚庄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说法有以下四种:1、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屈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

端午节有多少年历史
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至今,它依然是一个广泛庆祝的重要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五月初五被称为“端阳节”,是因为这一天是仲夏时节,阳光明媚,适宜登高远足。

关于端午节的来厉,传说,习俗.
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

端午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节日了,确切地说到今年有2278年历史了,真正的传统节日界的活化石!要比春节历史悠久的多。端午节的起源最开始是人们往汨罗江撒米豆粮食为屈原投食,后来因为怕被河里的鱼虾吃掉,就用叶子把米豆包起来形成了粽子。屈原是楚国伟大词人大夫,在被楚王流放汨罗江一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