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不在身边成长的孩子内心是怎样的? 什么样的家长会导致孩子小时候没尊严长大后没出息?

作者&投稿:象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小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爸爸是科研人员,妈妈是三班倒的护士,所以理所当然的,我经常是在外公外婆家待半年,爷爷奶奶家待半年,一年里见到自己爸妈的日子扳着手指头数都能数出来。那时候我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1、自卑:觉得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而我却一天到晚的跟着老人,觉得自己和其他的小孩不一样,特别羡慕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孩子,尤其羡慕被爸爸妈妈带着玩的孩子。每当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被人问起“你的爸爸妈妈怎么老不来接你啊”之类的问题的时候,就想找个地方躲起来。那时候也会在内心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所以爸爸妈妈不愿意带我。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表现的特别的乖巧懂事,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超过爸爸妈妈的预期,以能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和认可。

后来读了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一书,觉得自己就是典型的超越自卑的行为,我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自卑和克服自卑、力争优秀的过程

2、幸运:同时我也觉得我非常幸运,在外公外婆家有对我非常疼爱的外婆,外婆对我的关心真的是无微不至,我也把她当作是最亲的人。长大后学习心理学,了解依恋关系,我想我应该是把安全依恋从母亲身上移到外婆身上了。

在爷爷奶奶家有对我要求非常严格的爷爷,他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爱惜粮食,比如重要的事情先做,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也教了我很多本事,比如打太极拳,比如写毛笔字,最重要的是他教会我和书做朋友。同时爷爷也讲了很多爸爸小时候的故事给我听,让我觉得爸爸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而不是记忆中的一个影子。从心理上说,爷爷就像爸爸一样。

另外家里的其他亲人,比如姑姑、叔叔还有舅舅都对我很好,所以说虽然我没有跟着爸爸妈妈生活,但是我在我周围的人中找到了爱我的并且我爱的人,所以我并没有缺爱,这真的是我的幸运。

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没有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小朋友非常重要,自己要善于调节和发现身边真心关爱自己的人,要对这个世界心怀善意和感恩,这样自己以后也不会因为爱的缺乏而变得不懂爱、不会爱。

3、独立:爸妈不在身边,虽然有疼爱自己的亲人,但是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自己面对,自己处理,所以我觉得我比大多数的独生子女要独立很多。这种独立在生活上表现在我会自己照顾自己;在思想上表现在很多时候我都能自己拿主意,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也算是爸妈不在身边给自己一个成长历练的机会吧。

总之,不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的小孩,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憾。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陪伴和疼爱,所以,爸爸妈妈们,工作是忙不完的,生活还要继续。你们的孩子需要你们,每天还是抽一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宝贝吧。

这里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推荐一个高质量陪伴的小窍门:和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个特殊时光,每天5-15分钟,固定时间,比如晚上睡前,给这个时间起个名字,比如和宝宝的故事时光。

在这个时间段里,陪孩子做固定的事情,比如睡前亲子阅读,或者睡前歌谣等等,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光里,让孩子感受到你全身心的陪伴,感受到你满满的爱,这样即使平时你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不会有缺爱的感受了。



  大多数孩子的童年时光是在父母的身边度过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由于各种原因,不得已离开父母,放在别人家寄养,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出生在了计划生育最严的年代,我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又由于我的爸爸是公务人员,所以我的父母把我放在外婆家养。

  从我能记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生活在外婆家的,我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在我的外婆家我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的,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不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这个在我上学的时候更能体现的出来,每次放学的时候,看着别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来接,而我却要自己一个人走回外婆家。我就会在想我是不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为什么就我一个人是孤独的。

  特别是我受了委屈的时候,也找不到人倾诉,受到表扬的时候,也找不到人分享。虽然我所谓的爸爸妈妈会定期的来看我,他们会给我送点穿的衣服,送点吃的过来。但那些属于我自己的高兴和悲伤,在他们来之前,早都被我深深的压在了心底,再也不想和别人诉说。

  久而久之,我的性格变得非常的孤僻,内心想的非常多,对任何事情都变得很敏感,宁愿自己承受,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就这样我到了小学五年级,在爸爸妈妈的活动之下,我可以回到他们的身边上学了,但此时的我也没有觉得回到他们身边而感到丝毫的开心,因为我知道我要重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周边的一切都不熟悉,我甚至排斥他们给我的安排。

  回到爸爸妈妈身边过后,我依然是内向的,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小心,觉得这个家不是我的家,就连吃饭都不敢吃,只是吃我身边的菜,生怕做的不对,就会引起他们的不高兴。虽然我们爸爸妈妈在我回来之后,一直给我灌输这就是自己家的想法,但我就是接受不了,也改不了自己这种小心翼翼的性格。

  所以在接下来的生活当中,我依旧很敏感,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放开,也不敢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提出什么要求,更不会反驳他们,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直到我长这么大,我的内心一直是孤僻的,对很多事情都很敏感,很在乎别人的看法。

  



内心是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因为我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所以这件事情我感同身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想法。

因为我从三个月开始,就跟着一个保姆,这个保姆人很好,是一个东北人,听妈妈之前说,我以前换过很多个保姆,但是只遇见他的时候,我才不会哭闹。也许是从小就和他在一起吧,我在刚会喊妈妈的时候,先叫的她,所以我妈就感觉好难过,所以在我三岁的时候就把我带回家自己养。那个时候,我每天都个保姆在一起,没有了她,那些日子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听妈妈说,我是每天都在哭闹中度过的。后来,和她们呆了半年的时间,我就又被送到了舅妈家里。虽然说,这次是家里人,但是总是觉得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每次他们回来我都不是很爱亲近她们,甚至说,不愿意让他们抱我。后来大一点,就出去上学了。就有一种感觉,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人家其他同学相处。感觉,他们都是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然后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不自己做,只有我自己,需要做任何事情,而且只有我自己。所以,从那以后我就感觉很孤僻,愿意对我身边的人特别好,总是害怕他们离开我,一直都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现在虽然我已经上了大学,但总是感觉,和家里人没有那么亲近,没关系,我会努力让自己变的更强大起来,让自己多一些安全感,同时,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陪伴我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爱和足够的安全感。



向父母如果从小不在身边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一般都是比较孤僻的,像这种情况的话,一般孩子他都不能放开自己的内心,可能自己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从小不在身边,成长的孩子内心应该是比较孤独的,总是看着别人有家长,自己没有家长在身边,感觉比较凄凉

内心深处真的不想有孩子,是不是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尽管大了他们很爱我疼我,但是还是弥补不了。~

不想要孩子这个想法也属于正常的想法!现代社会一部分人要事业,要婚姻,要爱情,但就是不想要孩子,他们组成丁克家庭,虽然他们被自己的父辈们埋怨,但是还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着!也可以说是活的很随性自在!
但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这样的家庭是不正常的,两个在恩爱的人,每日对着彼此,总有一天爱情不在有激情,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缺少了调剂,也就会面临着婚姻危机。如果有一个宝宝的话,那么状况就会有所改变,虽然难免会有些争执和不开心,但儿女承欢膝下的幸福是什么也取代不了的?
你现在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儿时父母没能给你关爱这个阴影,不能让你释怀,所以随着时间的变迁,只要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一定会有所改变的!治愈心灵的伤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待你勇敢面对过往,直面崭新的人生!
希望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众所皆知,一个人的性格和他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在他的儿童时期形成的,而在这个重要的时期里,家庭是他的主要活动场地,这也就意味着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孩子。一旦外界对他造成了伤害,他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疗伤”,去抚平这些因为家庭,因为家长所带来的伤痛。


确实,每个家庭都存在不同性格的家长,我们不能去要求每个家长一模一样,但是,有三种家长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并且长大后也很难治愈,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小时候“没尊严”,长大后“没出息”,存在以下情况的家长就必须要重视起来,并且快速改正及时调整家庭状况。


存在“虐待”孩子
“虐待”这个词的定义很大,造成“虐待”的方法更是很多,言语辱骂、暴力、无视等等,不论是哪一种,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诚然,很多家庭都存在对孩子身体进行打骂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更是只是过于生气才会动手打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还是存在部分家长会因为情绪不定而拿孩子出气。
据调查,我国有69.8%的接受调查者,因为小时候被家长打过而在心里留下阴影,这更是这些孩子形成懦弱性格的主要原因。
家长会用比较犀利的言语去对孩子进行暴。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当时的玩笑话罢了。言语的“虐待”事实上比身体“虐待”更为可怕,身体上的暴力会让孩子由于疼痛害怕。但言语的暴力会直接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内心,长而久之,对于孩子而言,每一次和家长的交谈,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和煎熬。


父母某一方缺位
家长缺位就是指长时间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或者是对家长这个角色的代入感较差。有些人属于对于成为家长这件事毫无自觉,他们认为只是多了张嘴要吃饭,完全不会想到要去抚育孩子。还有些人即使有了孩子,自己的心理、行为还是像小朋友一样幼稚,根本不懂得照顾孩子。


控制欲极强
这种类型的家长表面上看上去特别地关心自己家的孩子,但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一种禁锢。这样的家长从小就插手孩子的每一件事,长大后更是过分,就像把孩子圈在自己画的圆里,不得出逃,这中伤害对孩子也是巨大的。

没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心理
答:缺少陪伴的孩子都有一种“死撑”的特质,因为缺少陪伴,她们习惯自己解决身边出现的一切问题。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害怕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和关爱。3、害怕和抵触与人交流。缺少陪伴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认知不够,会出现自卑的心理。这些孩子善于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善于和人分享自己的内心,长久地把...

若父母长期缺席孩子的人生,孩子会变成什么子呢?
答:但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看过不少留守儿童的视频,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就是胆怯,面对镜头说的最多的也是爸爸妈妈我想你。成长出现偏差。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父母的引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以溺爱为主,使得孩子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最后出现悲剧。

没妈的孩子心理问题
答:1、因为缺少母爱,他们在长大之后,内心都是比较自卑的。对于他们来说,因为没有母亲的陪伴,所以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做什么事情都会有着比较消极的心理,尤其在面对父母都齐全的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卑心理表现得更加突出。2、他们的心理都非常敏感,只要有人说到关于他的话题,他都会...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呢
答:安全感会低一点,不管和谁生活,都有寄人篱下之感,从小就会比较懂事,但也会因此习惯生活上各种委屈求全

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没有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会是怎样的性格以后...
答:2、性格有缺陷的人 感觉自己是在寄人篱下,生活会特别小心,有时候还会自卑、不积极。这是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很在意周围人的态度,所以总是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放在最后。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性格上很容易有缺陷。寄人篱下对孩子的影响:1、产生自卑的心理 长期得不到别人...

童年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于其他的孩子会有什么不同?
答:另外,这类孩子童年由于没有父母的关心,他们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不重要,甚至可能是自己不听话才会导致他们不爱自己。孩子把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导致他们内心非常缺爱,往往会对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那个特别关心他们的人产生依赖,因此也很容易上当受骗,往往是感性战胜理性,被自己的情感支配,失去了判断力...

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理上到底缺失什么?
答:如果没有孩子还好,但是如果有了孩子,离婚就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在父母离婚以后很多孩子被迫生长在了单亲家庭中。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或许会有一些问题,他们的心理上会缺失被爱和爱人的能力,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完整享受父母双方的爱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

没妈妈的孩子心理问题
答:没妈妈的孩子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绝对不能忽视,很多家长对这个都非常头疼,家长们应当尽量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成长。以下是没妈妈的孩子心理问题情况。 没妈妈的孩子心理问题 篇1 孩子长期没有妈妈陪伴,心里会有阴影。 一、幸福家庭的成长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在她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应该是五颜六色...

父母不经常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心理会有哪些变化?
答:自卑感也很好理解,其他的孩子都有父母带着玩,就自己没有父母带着,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其他的小朋友所嘲弄,从而形成了自卑感。父母应该及时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有诉求的,这个时候还是为了让父母陪伴,自己就会各种各样的退让,这样的孩子就会习惯于讨好别人。等到孩子长大...

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居多,父母不在身边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阴影?
答: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小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每个人都会害怕,小孩子更是,这个时候,本来需要父母在身边陪伴的却没有。他们自然会很恐惧不安。从小就缺少亲情的呵护,使得他们性格和很多变,甚至是有的时候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既然生了孩子 ,就要对他负责,缺席的父爱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