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养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的起源: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同时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二)认知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仅仅是依靠感觉和动作去适应外界环境的。通过摸爬滚打的感觉和动作形式逐渐获得了低级的行为图式。该阶段的孩子具有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叫做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就是指儿童认为这个东西没有真正的消失。
2、前运算阶段(2~7岁);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认知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首先具有的一个特点叫做万物有灵论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此阶段孩子的特点都是与上一个阶段相反的。这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是孩子具有了守恒性,在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具有了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6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且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 (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0-2岁)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性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其基模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
2
前运算阶段 (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徵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
3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7-11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与守恒的道理。
4
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11-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思考解决问题。
这四个阶段有以下的特色:
1
发展顺序不变,但具有个别差异。
2
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别性)。
3
依赖认知发展,但可普遍化为其它功能。
4
各发展阶段都是在逻辑上有组织的整体。
5
各阶段的顺序是自然的阶层(所有成功发展的阶段都会有前面阶段的元素参与合作,但後一阶段比起前面的阶段,更加不同,而且更加统整)。
6
每个阶段,在思考模式上会表现出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
扩展资料:
皮亚杰采取系统的历史法,并吸收神经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逻辑学’数理逻辑、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础上,特别是把认识论和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将心理学成果引进认识论之中,提出活动中介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和认识活动中的双向建构论,这些都揭示了认知形成的辩证运动规律,丰富原有认识论的内容,改变整个认识论的结构和体系,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皮亚杰借助反省抽象和自我调节阐明认识无限发展的内在根据,这是关于认知微观运行机制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它突破近代认识论仅仅研究认识结构和认识内容的共时性转换的缺陷,把传统认识论对认识的静态分析拓深为动态研究。
使具体认识活动中认知结构-功能的共时性转换,被纳入到认知结构-功能演进的历时性建构框架,从而抓住系统思维的立体网络特征’实现对认识发展过程的多维度的审察”使认识发展规律获得更加全面的阐释。这些研究成果的意义是重大的。可以说,当今没有一个关于认知发展研究不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或参考框架的。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反应外界的刺激,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第四个因素平衡化促进了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和谐发展,并使得成熟、实际经验和社会环境之间处在协调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平扬的倾向作为一种过程,总是把儿童的认知水平推向更高阶段。当低层次的平衡被冲破以后,由于有了这种倾向,平衡才能在高一级的水平上得以恢复,从而导致了智力的发展,因此是最为根本的因素。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让·皮亚杰

如何评价皮亚杰的发展观
答:在进一步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各阶段的特征之前,尚需对他分期理论的要义补充三点:(1)各时期之间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呈现阶段现象。(2)对不同个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这表示有的认知发展较快,有的发展较慢。(3)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是不变的,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遵循四阶段的法则进行...

在心理学中论述题皮亚杰怎么回答??
答:再回答皮亚杰的两个主要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理论,如何理解和分析情绪困扰
答:8.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之上所例举的状况延迟时间在两个星期之上,比较严重的出_不断一周之上。

皮亚杰主要运用什么进行儿童心理研究
答:他提出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感觉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特征和能力,这些特征和能力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表现出不同的程度。2、行为主义理论。在行为主义理论方面,皮亚杰认为行为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他提出了“反射”和“习惯”两个概念,认为这两个...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答: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

前运算阶段是几岁到几岁
答:前阶段运算,对于认知的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们又是逻辑思维形成的障碍。这包括:自我中心化、集中化和缺乏可逆性与跟踪转换的能力等。前运算思维特征 1、自我中心化 皮亚杰用自我中心化开概括前运算时期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特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不能够理解他人的...

皮亚杰怎么理解智力的本质是适应
答:进入成年期后,智力变化仍具有适应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沙依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认为皮亚杰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只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成年期智力的性质和特征应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任务有所不同。简而言之,儿童时代智力...

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答: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1)探究学习。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2)支架式教学。这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

7周岁半了说话还没逻辑
答:1、了解顺序概念 从咿呀学语阶段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去训练孩子的顺序概念,比如从大到小,从远到近,先洗手后吃饭,先喝奶后睡觉,先穿衣服后起床。在小孩能够讲话之后,这些反复的训练就已经能够直接从语言中表达出来,形成认识世界的规则。2、帮助建立时间观念 儿童的时间观念还比较模糊,把时间的概念...

皮亚杰属于什么建构主义者
答:皮亚杰是属于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皮bai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