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误,可以适当的进行打击教育吗?

作者&投稿:兆昆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以进行适当的打击教育,但不能过头,适当的打击教育能够让孩子面对这种错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但也不能太过头了,如果过头的话,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罪感。讲究一定的适度原则

可以,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改进,如果不及时介入的话,孩子还会再次犯错。

孩子犯了错误,可以来一点狠点的打击教育,因为现在的孩子很难管,不能让孩子太矫情了。

人们常说:育人如育树。孩子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丢下一粒籽,然后就会发芽长成一棵树的自发过程,而是需要园丁的辛勤培育和认真栽培,还要给小树提供优质的、充足的养料。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师更多地会注重如何去教育孩子,而通常忽略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教育孩子更合适。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键点,孩子在这些成长关键点上一般有着比平常更强烈的认知欲望和情感体验。老师若能及时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引导,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犯错并已知错时,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再特别严厉地批评他了。相反,这恰恰是教育这个孩子的最佳契机。

一、用宽容唤醒良知

    我们说,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他。更何况是爱他的家长和老师。当孩子犯错时,他心里本来就难受,如果我们再来一顿暴风骤雨,岂不是雪上加霜,孩子本来向善的心灵,由于青春期的叛逆也会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更深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春风般的温暖来关爱孩子,让宽容地爱唤起他去改正自己的过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池塘底教养院一群封冻的心灵只因马修老师的爱而被解冻,孩子们倍受这份爱的关顾,幸福的享受着这迟来的春天般的温暖。

   在池塘底教养院的孩子们很顽劣,顽劣到教师上不了课。为此院长哈桑给予的判词是:“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而与之顽劣的代价是哈桑院长恶狠狠地施行着他的“教育良策”------“犯规惩罚”,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仇恨……而就在那个陡峭的的初春,马修老师却以一颗博大之怀,宽容之心,爱人之情,感化了一个个顽劣的孩子,教育了一个个被院长认为有“魔鬼的心肠”的孩子。就如同案例中的孩子,他也要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他也在寻求老师们对自己的关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斑斓的梦想,我们不要把孩子的梦想变成孩子对梦想的绝望。要让孩子的星星之火,越燃越旺。这一点马修老师做得特别好。记得当时班级中有一个敌视一切的皮埃尔。这孩子是单亲孩子,母亲管教不了,最后被送到了池塘底教养院。而马修老师的特殊信赖和爱的点拨,让这个孩子燃起了对音乐的崇拜。而随之变化的是:皮埃尔的学习进步了,他懂得了追求,懂得了感恩,最后走进了梦寐的里昂音乐殿堂。老师手里攥的是孩子的希望,不要用爱的名义去折伤孩子追逐梦想的翅膀。如果因为我们管理的失误,或者是语言的伤害,让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孩子漠然的绝望,那简直是一种罪过。给孩子一个希望,给他一个目标,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他有勇气面对今后的生活。

二、用智慧为孩子指路

    当孩子犯错时,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一味地批评孩子。殊不知,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只知道犯错的结果就是接受批评,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总结经验教训。

孩子的一次犯错就是一次教育机会。我们可以先听一下孩子的想法再来评价他是否犯了错误,然后和他一起细细地分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其犯错误的根源在哪里;犯了错误后,怎样处理最恰当。待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再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列宁为打碎花瓶撒谎,妈妈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华盛顿因为爱玩儿砍倒一棵樱桃树,爸爸教育他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这些智慧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帮助他们走向人生的正途。

     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不知道以后怎样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时,老师和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错误,让孩子能够客观、理智地面对错误,并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以后不会再犯。

三、用赏识激励孩子成长  

赏识是一种神奇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巨大性,能让枯木发芽,能让冰河解冻,能让忧郁扫去,能让笑颜绽放!赏识的奥秘在于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需要,促进生命力量的觉醒,把外在的激励内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并把这种感受进一步升华,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当孩子犯了错,我们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因为犯错是与成长相伴而生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谁能说自己小时候没有犯过一次错呢?所以,除了给予孩子爱和宽容以及智慧的引领外,更多的还要给予孩子以希望,让他看到美好的将来。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承认和赞许对他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后,立即得到认可,以后再次遇到相似情景,孩子就很容易做出同样的行为,以期再次得到认可。因此,表扬得当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正强化”。表扬时机不同,对儿童的行为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活中孩子“难表扬”的情况,常常在于家长和老师没有把握好对孩子奖励的恰当时机,反而导致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用不同的形式加以肯定。

     当孩子已经知错时,我们就应该马上表扬孩子的进步。用赞赏和肯定转化孩子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赏识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出孩子无穷的潜能。我们说,真正的教育在于激励和唤醒。就让我们用赏识激活孩子内心的兴奋点,激励他们快乐成长。



如果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教育?~


如何惩罚孩子,惩罚孩子的正确方式

孩子如果犯了错误,能不能适当的打一下呢?
答:可以让孩子面壁思过,或者罚站一小时,这个时候也要让孩子找到自己出现的问题。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该如何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做些处罚呢?
答:但是如果孩子是知错犯错,那么家长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2、家长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不可能孩子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家长就要狠狠的惩罚孩子,这是不合理的,如果孩子只是打碎了一个杯子,父母就要惩罚孩子站上几个小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家长如果想生孩子,一定要...

在家长管教无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孩子惩罚吗?惩罚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答:打孩子的时候要告诉他为什么要打他,让他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不能只打骂不讲道理。2.父母管教无果时,可以适当惩罚孩子,让孩子知道不能这样伤害别人,不能这样发泄情绪。可以用其他方法帮你打孩子。比如孩子不认真写作业,乱涂乱画,可以罚他重新写作业,直到达标。另外,惩罚一定要及时。不要隔了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你觉得适当的惩罚是否有必要?
答: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对,什么是错,什么是不能够做的事情;所以就可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进行适当惩罚,有助于孩子记住,因为孩子的忘性很大,仅仅是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是根本不会让孩子记住他曾犯过的错事;但是很多家长不会控制惩罚的力度,或者是过度惩罚,同样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让孩子...

孩子如果太过调皮,父母可以适当的进行处罚吗?
答:父母可以适当的进行处罚吗?也可以告诉孩子,再调皮的话不给他买玩具了,也不让他看电视了,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让父母很生气才会这样对待他。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语气也不可以太重,父母要适当的引导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及时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孩子要是...

屡教不改的孩子,可以不可以适当的体罚呢?
答:个人认为,适当的惩罚,包括体罚,或者打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尤其是在不改变教导或者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还是很可取的。有必要用一些严厉的手段让孩子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孩子会觉得就是这样。久而久之,也可能造成他认知上的错误。经历一些严厉的惩罚也是好的。只要是适度的,...

“熊孩子”犯了错不听话 老师“适当惩戒”合适吗?
答:观点一:无规矩不成方圆 有助孩子改正错误 王女士家住江北区,其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在王女士看来,对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孩子,学校采取适当惩戒是合适的。如果孩子犯了错而没有受到相应的批评教育,那就是溺爱和放纵。相反,在老师适当的惩戒教育下,有助于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无规矩不成方圆。”...

适当的惩罚是否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品性?
答: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但要就事论事,不能攻击孩子人格。比如,孩子不肯帮忙,还要捏方便面,你可以把孩子拉到面前,正经地说:“我不喜欢你这么做!让他一点点回忆;实在想不起来,就要在下次继续犯错误的时候接着让他想,实在想不起来,才告诉他,为什么,并且问他是否还会犯这...

适当的批评对孩子有好处吗?家长该如何进行批评式的教育呢?
答:适当的批评对孩子有好处,家长进行批评式的教育:爸爸妈妈只要看到孩子犯错误了,必须去了解小孩这样做的缘故,再对他们进行文化教育,孩子如果频繁害怕爸爸妈妈就需要批评孩子。爸爸妈妈指责孩子的时候,别把小孩之前犯的错事取出来,只会让孩子觉得很讨厌,不必选用提过去的方式。如果一个爸爸妈妈不可以用...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犯错了,你是否支持老师进行适当的体罚?为什么?_百度...
答:不提倡体罚学生。第一点,体罚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做出违法的事情。第二点,将心比心,你在小的时候因为做错事情被老师体罚,这个阴影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一辈子,成为你的包袱,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别给孩子的心灵留下这样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