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玩手机、厌学、抑郁,父母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困镜

作者&投稿:佟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花姐姐

前面二篇文章,我们分析了造成青春期孩子玩手机、厌学、抑郁的原因,以及孩子的心理特征,这篇文章我们再来分析下解决方案。

当然,这只能针对大家的共性的问题来解答,千人千面,每个人所处家庭环境又有所不同,所以,如果这些回答还是无法解答大家的困惑,大家可以私信给我。

好,回到正题,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关系:

1.和孩子站在一起;

2.接受孩子的变化;

3.转变我们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

4.建立规则,帮助孩子构建价值感。

一、和孩子站在一起;

青春期的孩子是孤独的,他们需要温暖,需要爱。

那我们父母是和父母站在一起呢,还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可以为孩子放弃一切,我当然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

但孩子需要的不是你放弃一切,而是你最深的理解。

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个男孩,自幼丧父,和奶奶住在一起,他很想念妈妈,于是暑假,决定离家出走去看望妈妈。

奶奶觉得孩子的妈妈从来不管他,不配当孩子的妈妈,所以阻止孩子去看望妈妈;

可是邻居的王阿姨想帮他完成心愿,拿出一笔钱作为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又好赌的老头子,陪他一起踏上寻找妈妈的旅途。

结果老头子第一天就把老婆给的钱输光了,两人只能步行前往。

一路上惹了很多麻烦,最后找到妈妈,才发现她早已生建了新组建的家庭,也有新了孩子。

小男孩子沮丧又难过,在归途中老头子一直逗他开心,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游戏陪他玩,最后,他告诉小男孩,自已的童年也有类似的被妈妈遗弃的经历。

好了,故事讲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如果这个男孩是我们的孩子,那我们父母扮演的是奶奶还是邻居王阿姨呢?

当我们扮演是奶奶的角色,那孩子想见妈妈的梦想永远不能实现,那么他心理就永远记住妈妈,而记恨奶奶,因为奶奶阻止了他。

而王阿姨呢,支持他,并且创造条件支持他,哪怕陪他一起找妈妈的人是一个在我们世俗意义上认为的坏人,但是,他一路是开心的幸福的,因为他在追梦。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父母有没有以孩子就是要好好学习为由,阻止孩子的其它一切兴趣爱好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打着以爱孩子的名义,却做了很多伤害他们的事情。

所以,要解决青春期孩子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尊重孩子的每一个小梦想,支持他, 就像邻居的王阿姨一样。

那如何才能像邻居的王阿姨一样呢?

答案是接受。

二、接受孩子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与童年期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开始找自己,并且会慢慢发展出独立的意志,他的心理状态、思维模式、与外界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 ,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我们家长就要接受这些事实。

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接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只是经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不能永远听我们的指挥,他需要独立的自我空间,我们要允许他们长大。

第二个接受, 青春期,我们将要和孩子分离;世音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别离,孩子最重要的是过他自己儿童的人生,我知道很难,但是我们必需要学会接受。

第三个接受 ,是接受内心的失落,孩子想独立,但是不是孩子不需要你了,而他对你的需求不一样了,以前我们是孩子的一切,但是到了青春期我们可能就只是孩子的一部分。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方,青春期以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像麻花一样,和我们拧在一起,但是进入青春期后,就像铁轨一样,并行前进,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我们要接受孩子的这些变化,虽然会有失落,彷徨,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孩子在成长,在慢慢变得独立,我们要相信他。

给予他们关怀和指导,与孩子多交流,少说教,转变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那如何转变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呢?

三、转变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1.沟通;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命令,说教的方式给与孩子沟通,但是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所以,我们就要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模式,由原来的讲道理说教转变为谈感受。

比如说:孩子爱玩游戏,小时候你可能是非常强硬的规定每天只能玩多长时间,例如,半小时;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我们就要转变方式,妈妈看你最近玩游戏的时间有点长,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记得跟妈妈说,不然妈妈会有点担心。

用这样一种交流的方式去谈,袒露自己的想法,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来说自尊心都特别的强,心理不舒服就不爱听,假如我们还采用强硬的方式要求他,认为你不信任他,就会激发他的对抗性,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信任他们。

2.倾听;

我们要注意倾听孩子,孩子跟我们说他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有特别大的反应。

现在,一代人与一代人的想法差别是非常大的,可能孩子的一些需求在我们看来那是大逆不道,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或许就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危害安全以及道德的问题我们尽量能做到认真倾听。

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能听得懂,并且能分享他的感受,进入他的内在世界,不要轻易评判或否定,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3.回应;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总是会强调,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禁止他做那些事情。但是回应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就要转变回应的方式了。

我们要首先认可他讲的话,然后共情。

从我们收集的一些问题来看,有部分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想上学了,家长非常焦急。

那么,当孩子提出不想上学这个请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回应呢?

你可以说,是不是学习好累呢?我有时候也不想上班,甚至我都想辞职了,但是一想,不上一班我干什么呢?还有我不上班怎么生活呢?

如果孩子上学抵触的情绪非常严重我们还可以加一句,我也有一段时间也不想上班,然后我就跟老板请了1个月的假或是辞职玩了一个月,一个月后上班人就变得活力满满了。

回应青春期孩子的请求一定要注意,先肯定,再共情,然后再试着带他们走出困镜。

相信孩子提出的每一个请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请求也是孩子的正当需求。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肯定孩子,这样才能引导孩子。

4.欣赏;

欣赏孩子,维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例如,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多跟孩子说,你在我眼里一直都是踏实的人,我相信你遇到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把我们对他的信任和欣赏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认同和肯定。

我们要学会无条件的爱孩子,不要以我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忽略孩子的感受,就像前面故事中的奶奶那样,了解孩子的需求。

很多的时候,其实孩子的一些反应是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但我们家长不知道,然后就开始焦虑,然后我们知道情绪是会传染的,然后就把自己的这种担忧的情绪传导给孩子,让孩子不知所措。

所以,只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转变了我们与孩子相处模式,孩子的青春期的问题才有可能缓解。

当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得到缓解后,我们就要试着帮助他们建立一些规则,构建价值感。

四、建立规则,帮助孩子构建价值感。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正在慢慢独立,但是毕竟他还是孩子,所以帮助他建立规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说自律才能更自由。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必需要做,但是动力不足,如写作业;

而另外有一些事情非常喜欢做,但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沉溺于游戏。

所以,建立规则,让孩子变得自律就非常重要了。

不过我要强调一点的是,对青春的孩子来说,家长的主旋律是做支持者,而建立规则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它不是主旋律,所以,我们做为家长切记不可像小时候那样严格。

那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呢?

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案例玩手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1. 沟通;

首先,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一定是要建立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的;

其次,要选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我们不能在孩子玩手机正高兴的时候,上去把手机拿过来,然后很粗暴的说,以后不许玩,这样孩子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这种交流方式他肯定是不愿意听了。

我们可以找一个大家都比较放松的时间,如饭后散步,跟孩子来聊,表达我们的心情。

例如,你可以说,关于你上网玩游戏的问题,我心情还是挺复杂的,首先呢,我很开心,因为你找到了一个正常的减压方式,但是呢,我又担心你玩的时间太长,会伤害眼睛等等之类表达你对他的关心的话。

2.询问;

然后给孩子提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即可以玩,又不影响学习呢?

让孩子自己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孩子就会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是被规定的那个人。

3.监督;

我们成年人制定规则有时也无法执行,对于孩子同样也是的,所以当规则制定后一定后我们家长一定要监督。

这里的监督一定不能是站在孩子的对应面,而是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孩子破坏规则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压力太大了,需要放松,还是因为有什么其它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等等。

我们要了解孩子,做他的支撑都帮助他解决问题,要温柔而坚定的执行规则。

最后,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青春期的孩子遇到问题都会跑到游戏里。

为什么要跑到游戏里呢?

答案是那里他们可以找到价值感,和伙伴们一起打败了怪兽,自已的经验值得到提升。

那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可以多培养孩子一些兴趣,让孩子在其它的一些活动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呢?

例如,放学回家后,不要一味的学习,打打羽毛球,踢足球呀等。

让孩子精神上不空虚,那么他就不会沉溺在网络里出不来。

以上是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战胜青春期遇到困难的一些共性的办法,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可以私信。

下期将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名人是如何处理青春期的问题,敬请关注。

最后是花姐姐的碎碎念,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导,但是孩子是主体,而父母的认知和孩子的认知是有巨大的差别的,是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还是让孩子掂起脚尖和父母说话,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您是哪种父母?

~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阶段性的厌学,作为家长应该指责还是理解?
答:父母一直批评孩子,孩子就想去逃避这种环境,并且也不想再继续学习了。家长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做一些基础的题目,让孩子对自己有想象力。学习当中有动力,孩子才会有激情,才不会有厌学的情绪。有的家长总给孩子挑选难题,孩子不会做也会打击孩子自信心。如果孩子本身就存在抑郁症或强迫症,这种焦虑...

孩子青春期厌学怎么办
答:青春期厌学家长必须高度重视。一、春期厌学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降低升学和就业机会,影响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甚至引发心理问题。二、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孩子情感、认知、社交等各方面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

孩子读高中,最近出现了焦虑抑郁和厌学的情绪,家长该怎么去引导?_百度...
答:面对孩子焦虑抑郁焦虑,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式,还要带孩子去野外玩耍,这样孩子的心情会格外开心,也会让他焦虑焦虑会慢慢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心态,孩子焦虑了,家长也不要跟着焦虑,进而恐慌。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焦虑是正常的,大人也有烦恼,为什么...

青春期孩子抑郁症厌学哪里调整比较好?
答:孩子厌学这问题很复杂,并且孩子的学习是里程碑,如果出现厌学是比较麻烦的。首先要注意两点:第一、态度上就是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不要以势压人、太强势,而要循序渐进,以理服人的态度和他交朋友,并且保持良好的情绪,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这样才能达到目的。第二、方法上就是不爱学习属于孩子的...

孩子青春期叛逆厌学,这是为什么?
答:在青春期,孩子身体发生大量变化,荷尔蒙水平波动,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同时,他们可能会面临家庭和社交压力,例如家庭期望、同伴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这也可能导致叛逆和厌学行为。最后,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建立过程,孩子可能会试图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学校和...

青春期孩子厌学心理原因有哪些
答:3、情感空缺。有些学生会由于家庭的变故缺乏温暖,于是常常会去寻求情感补偿,于是他会通过追求刺激的方式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残缺,从而忽略学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解决办法:1、家长必须多鼓励孩子,不要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尽力了就足够了,不要过多的苛责孩子的考试成绩。2、家长可以鼓励...

最近发现孩子总是躲在屋里玩手机,也不和我们交流,高二厌学怎么办?
答:自尊心受挫,对学习和生活失去自信心,导致心理问题(自卑、自闭、抑郁),影响身心健康。  5.坠入爱河的现象   很多高二的学生,没有了高三的压力,也没有了高中环境的陌生,开始放松自己。 再加上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恋爱现象增多,也影响孩子的厌学。 一个理由。

15岁女孩患中度抑郁症、厌学,该怎么办?
答:孩子出现抑郁,厌学,确实会让家长感到非常担心和焦急。尤其对一些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更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改变现状,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点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 青春期孩子出现抑郁和厌学的情况分析 14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情绪起伏比较大,而且多偏向于负面...

我家孩子读高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现在焦虑抑郁厌学,我该怎么办?
答:高三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叛逆的倾向,自负、自负、不听话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心理特征。 在最强点击败他,激发他的斗志,慢慢引导他走向正确的道路。 不要直接否认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尝试同时发展他们的爱好。 俗话说,以柔克刚,以刚克柔,阴阳相助。如果我的高三孩子焦虑、沮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