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中的语言教育

作者&投稿:隆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片面地注重“模仿”教学,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生动的语言教学在教师的操作下成为一种幼儿机械的复述活动,表演活动中也要求幼儿按原文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个别幼儿表演的动作违反原文内容的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指正,这种被动授受式、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显然严重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二)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儿童诗歌、儿歌的教学中以“老和尚念经”为主,重认知方面的要求,体验和感知经验少,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忽略了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评价幼儿学习效果经常是检查幼儿的背诵能。

  (三)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教学形式上很少研究幼儿在什么形式下学的最愉快,说话的机会最多;教学中主要采用静态的挂图和幻灯,创编活动受到局限:一直沿袭着:教师示范(儿歌、故事)—幼儿听—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这样的教学限制了幼儿的再创造,忽视幼儿的需要。

   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丰富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创造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断的开阔幼儿的思路,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才可能产生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造的热情。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意识应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对事物有好奇心。

  第二,求知欲强。

  第三,有丰富的想象力。

  第四,不服输,不甘心落后,富有挑战性。

  因此,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必须要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入手,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抓起,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二)利用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巧妙的、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时时表现出求新、求异、求特的冲动,并以此作为最大的满足和快乐。这些满足和快乐又强化了他们的创新需要,从而诱发新的创造动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造活动。

  (三)注重语言教学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长期以来,上课和教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幼儿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渠道。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文学教育活动是非常正规、严谨的教育活动,幼儿只能整整齐齐的坐着、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这样做,压制了幼儿的个性,无法使幼儿的语言文学活动成为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活动。相对来说,幼儿自发的个别和小组活动更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教师应支持和引导幼儿这些活动。

  (四)注意激发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寻找到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选择适当的策略展开与他人交谈,根据不同的情景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获得语言交往中成功的体验。首先我们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为他们提供说话的内容和有话可说的条件,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其次,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以良好的态度平等介入,随时给予指导。

   三、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维创新训练

  (一)发散性思维创新训练。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发散思维训练,拓宽了幼儿的思路,增强了幼儿思维发展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开发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二)直觉思维创新训练。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很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也是发明创造的先导,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这种直觉性思维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总之,我们在语言教学的活动中应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教学形式,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答案】: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1)词汇。丰富幼儿的词汇,正确理解词义,并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能正确运用词。(2)口语表达。培养幼儿聆听和讲述的能力。(3)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学习艺术语言,会复述作品中的故事等。

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和方法
答:1、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语言教育的首要作用也就是使幼儿发音清晰,丰富词汇,学会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描述周围的事物。在语言教育中,家长或者教师会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范例,包括日常对话、故事、童话、诗歌等,让孩子去感知、体会、理解和...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答:二、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自身的幼师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水平呢?(1)明确教学目的。幼儿语言相比较中小学教学来讲,更具有实践性。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不一定用得到,其多数是靠考试成绩评定水平高低。而幼儿语言教学则是让幼儿学到在实践中与人交流的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浅析论文?
答: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性。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幼儿园语言教育可以提供固定的教学交流环境。其专业性是家庭无法相比的。三、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整体的发展。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问题主要体现...

幼儿园基本语言教育活动包括哪些
答:1. 故事活动。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类活动。它主要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故事活动一般以教师讲述为主,同时鼓励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组织能力。2. 诗歌朗诵活动。这类活动旨在通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

作为一名准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幼儿语言教育观,谈谈看法?
答:首先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与幼儿沟通的时候,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要把自己当成是大人,而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心态看世界,注意倾听孩子的语言和感受她的情绪,老师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要显得积极正面、其次,把幼儿的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老师是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要尊重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一...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们将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语言教育机
答:3、角色扮演:孩子们经常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模仿生活中的场景,这其中包括家庭、职业或社交场合等。这种活动鼓励孩子们运用语言来创造和表达角色的对话、情感和想法,更好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促进身心健康。4、学习歌曲和儿歌:幼儿园中常常通过歌曲和儿歌的方式进行语言教育。这些歌曲有助于孩子们学习基本的...

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答: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进行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1、教师和家长为幼儿创造轻松无压力...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和建议
答:在日常教学中,有一些幼儿语言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教学观念守旧,不能积极创设高效的语言教学情境,没有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热情。有的幼儿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语言教学内容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选择,对幼儿学习语言造成误导。同时,还有的幼儿教师忽视对幼儿学习语言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