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最优供给 政府经济学作业 如何实现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 1000字论文

作者&投稿:蹉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公共部门存在的必然性

  (一)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1.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从理论上讲,如果市场机制可以向社会高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那么公共经济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反过来说,如果市场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并且公共产品又不可或缺,那么公共部门的存在就具有了必要性。历史上有的经济学家就是从研究市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入手,然后通过说明这些条件的非现实性,揭示了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和途径,并进而论证了公共经济部门存在的必要性。比如,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指出,如果社会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表达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并且都愿意按照自己从公共产品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分担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那么市场就可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林达尔均衡”。然而,不难看出,“林达尔均衡”所要求的条件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公共产品天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那么每个消费者作为理性的经纪人,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都会寄希望于别人付费购买公共产品,而自己免费享用,作一个“免费搭车者”。这样,从单个消费者来看的确是理性选择的行为,从消费者整体的角度分析,则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因为如果每个消费者都想作一个“免费搭车者”的话,那么就没有人为公共产品的生产付费,于是也就不会有人来生产公共产品。那么,作为消费者也就不能消费到公共产品,从而出现所谓的“公共的悲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林达尔均衡”只是一种虚拟的均衡,它是依据不具现实性的假定条件所构建的纯理论的经济模型。然而,这种非现实的经济模型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的模型,恰恰说明了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所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不过,说“林达尔均衡”是一种绝对虚拟的均衡,也并不准确。因为在一个人数较少的社区,如果社区成员彼此之间都相互了解,并清楚彼此对公共产品的偏好,那么,每个社区成员就不存在隐瞒对公共产品偏好的可能,于是社区成员之间就完全有可能对本社区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达成成本分担协议。此时,“林达尔均衡”就得以实现。但是,对于一个人数众多的社区、甚至一个国家范围内公共产品的提供,这种自愿达成公共产品生产成本分担协议的可能性就几乎没有。

  需要指出,上述分析所采用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应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即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垄断和自然垄断,调节收入分配,纠正外部效应,稳定经济运行,以及纠正信息不充分等弥补市场失灵的行为都应理解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公共经济部门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与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就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手段。

  2.向社会提供混合产品的需要

  混合产品从性质上分析由于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因而从整体上讲,混合产品既可能通过私人部门向社会提供,也可能通过公共经济部门向社会提供,还可能通过公共经济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来向社会提供。但若具体分析,有些混合产品却只能通过公共经济部门向社会提供。这类混合产品就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同时具有非排他性的混合产品。因为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或者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过高以致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所以生产者或提供者就不能将拒绝付款者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因而其生产的成本将无法弥补,进而也就不可能提供这类混合产品。也就是说对于这一类混合产品,如果公共部门不担负起提供的职责,那么私人经济部门是不大可能向社会提供的。比如,一些公共的健身设施的提供等。一般来说,私人经济部门能不能向社会提供混合产品主要取决于其生产的成本能不能通过市场定价收费的办法来弥补,进而取得赢利。

  对于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混合产品,私人经济部门是可以向社会提供的。但如果由私人部门提供,私人部门的定价就不一定能做到使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的最佳提供量,比如在定价偏高的条件下,生产者或提供者可能实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但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消费量会偏少,出现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社会成本而导致效率损失的现象。

  (二)公共部门存在的可能性

  1.政府拥有政治权力

  从理论上讲,社会需要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而私人经济部门不能提供或不能有效率地提供,只能说明公共经济部门有存在的必要性,而公共经济部门之所以具有存在的可能性,首先是因为政府拥有政治权力。

  如前所述,私人经济部门之所以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与私人产品相反的特征而使私人经济部门的生产者或提供者无法通过市场定价的办法来弥补公共产品生产的成本,更无法实现赢利。那么,公共经济部门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显然就必然应具有一种完全不同于私人经济部门的成本弥补方式。这是因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虽然在属性上有显著差异,但在生产上都需要耗用社会资源则是相同的,它们的生产都涉及成本的弥补问题。如果政府公共经济部门不能拥有合适的成本弥补方式,那么它也将与私人经济部门一样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然而,在现实中,公共经济部门恰恰具有一种私人经济部门所不可能采用的特殊成本弥补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政府公共经济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来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强制地筹集资金,然后通过资金在公共经济部门的再分配,就可以向社会提供不同种类的公共产品。但是为什么公共经济部门可以通过税收筹资,而私人经济部门却不具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可能性呢?因为税收作为一种收入形式,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而政治权力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私人经济部门不掌握这种政治权力,所以其不可能采用税收形式来获取收入,进而也就不能像公共经济部门那样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也就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2.公共经济部门具有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公共产品的可能

  私人经济部门一般情况下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客观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公共经济部门不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则社会就没有公共产品可消费,这就必然导致社会福利损失。虽然我们不能准确地画出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但公共产品给社会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事实上是确定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共经济部门不提供公共产品,则社会所遭受的效用损失是巨大的(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以下的全部面积)。而如果要避免这种效用损失,则公共部门就应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当然其也就必须向社会成员收税,否则,公共经济部门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就意味着对社会成员来讲,消费公共产品也绝对不是“免费的午餐”,是要付出代价的,但代价的付出却可换来公共产品的消费,从而得到收益。从理论上讲,只要社会成员消费公共产品所得到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则公共部门通过收税来提供公共产品就肯定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因为相对于整个社会没有公共产品消费而导致净效率损失而言,提供公共产品能带来净收益显然是较好的选择。作为理性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自然会同意政府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退一步讲,即便社会成员消费公共产品所得到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但只要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小于没有公共产品提供所导致的效率损失,理性的社会成员也会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同意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成员的意志会通过公共选择过程,转化为政府的意志,进而产生政府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当然,社会成员同意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从整体的角度讲的,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因此而放弃税收这种筹资形式,进而放弃公共产品的特殊提供形式。

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关键是( )。~

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关键是(A.需求)和(D. 企业)。

从以往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共部门的主要产出为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等历来十分重视公共物品的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公共物品是应对市场机制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就是体现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而且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经济所涉及的诸多领域都与公共物品有关。正因为如此,政府或整个社会对公共物品提供的质量,效率的好坏,高低,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整个社会化过程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同时,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往往被视为是“善治”的表现。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其供给模式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强调公共服务建设的今天,强化公共物品的供给也是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是政府供给模式,社会供给模式还是私人供给模式,相对于私人物品日趋丰富甚至出现部分供给过剩的情况,我国的公共物品却在总体上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乃是由于我国的公共物品无论在政府供给的层面还是私人或社会供给层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1. 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方式有哪些? 2、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形成的原...
答:1、长期以政府作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导致政府预算外收入税基过大、供给与管护的效率低等政府失灵现象 。2、基于公正原则的超国家机制,已联合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公共经济问题的治理已是必然趋势。 政府不再是公共经济活动的唯一主体。5、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在公共...

经济学中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答:(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分析公共用品市场均衡为什么没有实际意义
答:林达尔均衡模型的理论意义林达尔均衡模型尽管没能给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优条件(萨缪尔森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给出证明,即∑MRSgx=MRTgx),但其通过局部均衡分析将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决策过程与公共物品成本的负担份额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个人偏好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备选方案的“投票”,确定出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以及个人对...

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何特点和分类?
答:1、公共物品是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劳务。2、 特点: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全社会的人可以共同享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消费的不排他性。即某个人、家庭...

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具体有哪些?
答:(二)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所有社会都面临着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公共产品的供给通常由政府负责。 我们已经知道,私人产品的最优供给量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所决定,同样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由也该物品的需求与供给所决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制造一辆坦克与制造一辆汽车一样并无多大区别,因而,决定公共产品的最优...

中级经济基础考试考点:市场失灵的原因真题及答案
答:B.在纯公共物品领域,应当而且能够实行市场机制弓|导资源的配置 C.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D.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在生产上并无任何区别 答案:D 解析:1、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可能准确说明他对公共物品...

《昆曼经济学原理》
答: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16.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市场的总剩余是用买者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物品的总评价减去卖者生产这些物品...

急急急!高人请进,有关经济学的问题!
答:公共产品: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关键,也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在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领先于市场的集体决策,通过一定条件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再根据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得出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以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还可以利用公共决策...

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要纵向加总才能得到社会需求曲线?_百度...
答:消费相同数量的公共产品每个人愿意花费的不同,因为具有非排他性,所以社会总价格就等于每个人愿意花费的之和,即竖向加总。可以和私有品市场个人对私有品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得到社会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来理解:在个人需求曲线中,对于私有品而言,每个人面临的价格相同,人们决定他们需要多少数量的商品;...

请结合举例说明,公共物品会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答: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非排他,市场无法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所以导致市场失灵,所以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非竞争性对物品的使用不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比如高速公路、有线电视,非排他性对物品的使用不阻碍其他人的使用,比如国道、免费公园。正是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