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缴纳政策

作者&投稿:泣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赡养老人等支出。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五险,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的缴纳情况如下:
一、养老保险
1、缴纳比例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
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部分省市略有调整),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2、缴纳基数
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为40%、60%、80%、100%。
二、医疗保险
1、缴费比例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9%,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2、缴费基数
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是用人单位以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以本人上年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三、失业保险
1、缴纳比例
用人单位按本单位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按月缴纳,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0。5%缴纳。
农民合同制工人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2、缴纳基数
用人单位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基数按比例缴纳,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基数按比例缴纳。
四、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职工不缴纳。各行业缴纳标准如下:
一类为风险较小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0。5%)例如: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等等。
二类为中等风险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1。0%)例如:房地产业,环境管理业,娱乐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等。
三类为风险较大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2。0%)例如:炼焦及核心燃料加工业,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等。
五、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
生育保险费的缴费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女职工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支出情况等确定,一般为工资总额的0。8%,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具体查看当地缴纳标准。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

小规模纳税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跟社保吗?
答:是的,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只要小规模纳税人雇佣员工,就要按个人所得税法计算员工工资薪金所得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金额,并于每月代扣代缴,申报。否则,要对企业处以少代扣代缴税款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社保是劳动法规定的,雇佣员工并签订正式合同,必须缴纳相关社会保险。尽管目前有些小企业尚未...

社保和个税必须一致吗
答:个人所得税与社保的关系是:1、缴纳社保的人也要进行个税的纳税申报;2、社保的缴纳依据和个税的缴纳依据相同,都是工资;3、五证合一后,社保与个税的相关信息会交叉稽核。综上所述,社保缴纳基数是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个税申报上的收入是月应发工资,这两个数字是不一致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

外地人怎么在北京缴纳社保和纳税?
答:“限购持续时间会根据效果决定”近日出台的“京十五条”调控细则中,限购政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北京规定,已经拥有2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将暂停向其售房。外地户籍的家庭,必须提供有效暂住证和连续五年含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且只能拥有一套住房。北京的限购政策被称为全国最...

关于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基数的计算
答:工资5500元若已是扣除社会保险费用后的所得额,应交个人所得税=(5500-3500)x10%-105=95元,5500元的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5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是3500元,社会保险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应纳税所得...

在北京买车买房,连续5年的社保和个税,个税连续5年,是每个月都要缴纳么...
答:个税只要连续5年,每年有一次缴纳就可以了。但社保必须是连续5年而且,每个月都要缴纳。连续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指的是申请年的上一年开始往前推算连续五年,每年都有缴税记录,可以断月,不能断年。如有断年,补缴无效。比如:2012年提出的指标申请,应从2007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在本...

没有交五险一金的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答:如在校大学生工资月收入6000,没有缴纳五险一金的,个人所得税=【6000-5000-400(专项附加扣除即继续教育)】*3%-0(速算扣除数)=18元。如果缴纳了社保和公积金的则在前面扣减的基础上扣减个人承担部分计算即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是可以签订就业协议的,该协议在...

年收入8万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答:第四、从上你可以看出:两个月合并申报工资,并不会造成多缴或者少缴。第五、税率表:第六、相关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2018.12.20发布《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对于工薪阶层最关注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税问题,未来仍将实施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预扣税款...

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的缴费基数
答:个人所得税是以本月实发工资数-扣除项目为标准 社保的缴费基数为本市职工和外来职工 本市职工是以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 外来职工可以是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回复补充:先别晕 要先弄清楚,个人所得税缴多少,跟你合同上的工资一点关系也没有,比如说,你合同的底薪为1500元,这样没有超过1600元,所以你不用缴...

个税和社保的关系
答: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与社保的关系是:1、缴纳社保的人也要进行个税的纳税申报;2、社保的缴纳依据和个税的缴纳依据相同,都是工资;3、五证合一后,社保与个税的相关信息会交叉稽核。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