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危险源的控制可从()方面进行

作者&投稿:芝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针对危险源的控制可从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管理控制方面进行。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危险源引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

原冶金部(1993)冶安环第264号文颁布的《冶金企业危险源(点)分级、控制和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了危险源(点)划分的等级。根据发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程度,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危险源(A级):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地方。二级危险源(B级):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较大,并较难控制,容易发生伤亡或多人伤害的地方。

三级危险源(C级):虽然导致重大事故风险较小,但事故经常发生或潜伏有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大的地方。四级危险源(D级):具有一定的危险陛,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地方。

国标GB33608—1983按坠落高度(即与基准面的高差)把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四级:一级:2~5m;二级:5~15m;三级:15~30m;四级:30m以上。



~

什么是危险源?
答:较容易发生、不 容易发生、难以发生、极难发生。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临界的、 危险的、破坏性等级别。也可按单项指标来划分等级,从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据危险源 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综合分级,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场所、设备、设施等的不同分类。

如何控制好班组管理中的危险点
答:其次,从管理方面入手对危险源进行控制。⑴建立并实施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危险源重点控制细则、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等。⑵明确班组成员责任,定期检查。根据危险源的等级,确定各级责任人及其具体职责,并明确各级危险源点的定期检查...

施工中第一类危险源是什么?第二类危险源是什么?
答: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3、管理缺陷。

危险源辨识方法
答: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如下: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管理?
答:危险源识别方面,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开展:第一,确定辨识系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具有较多的单项工程,且不同工程都具有属于自身的特点,根据其用途的不同也将具有不同的设计等级,并因此在具体施工方式、过程以及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工程布置设计方面,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考虑,在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基础上保障工程安全...

下列属于对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的是()。
答:【答案】:C 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有: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

危险源与隐患的区别
答: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三、特性不同 1、危险源不会直接导致事故且不能彻底消除危险性,可从技术、人行为、管理三方面进行控制。2、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具有隐蔽性、突发性、连续性、危险性、意外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故隐患 ...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包括:①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 其原因与机制;②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源事故发生的概率;③ 评价事故发生的后果;④进行风 险评价,即评价危险源发生事故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⑤风险控制,对评价结果与安全目 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3....

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这个原则还真的不好回答,嗯,遵循减少和消除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原则?这个回答感到有些似是而非啊,要组织有经验的人员组成风险评价小组,对企业的危险源从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两方面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价。。。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能够将事故限制到最低程度,或者说能够控制到人们可接受的程度。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害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复杂性,特别是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