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em5一代 二代 三代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投稿:后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探索奥林巴斯EM5系列的变迁:三代相机的不同之处


让我们通过规格对比,深入了解奥林巴斯EM5系列的发展轨迹,从一代到三代,每一步都见证了相机技术的飞跃与定位的演变。


起始,E-M5是奥林巴斯无反相机历史上的里程碑,作为一款专业级相机,它融合了复古OM系列的美学与E系列的实用性。全金属机身赋予其耐用性,五轴防抖系统则在当时是业界突破,同时拥有无缩水的EVF,但在AFC追踪和快门共振问题上,它留下了遗憾。同年,E-M5还推出了17mm F1.8镜头,定价499.99刀,开启了系列的新篇章。


紧随其后,二代E-M1和E-P5的登场,标志着奥林巴斯在旗舰地位的巩固。E-M1搭载了1600万像素的相位对焦CMOS,配备了舒适的握持感和高级的电子取景器,而E-P5则通过去掉防护性能以实现轻量化和更高的机械快门速度。E-M1的单开电子前帘快门模式,更是在防震技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5年的E-M5 II,带来了五轴防抖传感器位移的机内高像素合成模式,预示着更高的像素时代。而E-M12和PEN-F的发布,标志着奥林巴斯在计算摄影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尽管对焦性能仍有提升空间。


进入三代,E-M5 III的策略有所转变,将旗舰功能下放至次旗舰,强化了旗舰机型的功能。它的塑料机身设计在追求轻便和成本控制的同时,保留了E-M1 II的相位对焦CMOS和EM1X的对焦算法。然而,PEN系列的E-P7配置骤降,价格却上涨,显示了奥林巴斯在产品线中的差异化定位。


至于未来,EM53的停产和OM5的猜测,预示着新一代入门机OM10可能采用EM53的技术。究竟是否会与G100M2竞争,还需拭目以待。


总的来说,奥林巴斯EM5系列的每一代都在技术与设计上不断迭代,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要深入了解OM5的更多特性,不妨参考捷里米的评测,或是直接提问,让我们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