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关于文成公主既资料

作者&投稿:丙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成公主 - 唐「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夫人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 *** 间广为流传。 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为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 *** 自治区 *** ),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西元 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西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 *** 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 *** 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为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西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 *** 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著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 *** 流传。文成公主还对 *** 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 *** 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为。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 *** 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 *** 之室,四壁陈列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 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西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以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欣然接受了唐朝的官爵封号,并致书司徒长孙无忌等人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者,当发兵赴国征讨。」同时,还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求置于唐太宗灵柩之前,表示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唐高宗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唐太宗的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 *** ,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greatchinese/emperors/empress/wenchenggongzhu ==================================================== 文成公主为唐宗室之女,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应藏王松赞干布的请求,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松赞干布亲率禁卫军到黄河河源迎接文成公主,并护送公主进藏。公主沿途受到吐蕃人民的热烈欢迎,凡公主经过的地方,都流传着许多充满民族友爱的故事。 随着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牲畜和工匠等;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随着文成公主的出嫁,陆续传入藏区,对藏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文成公主也成为藏族人民所爱戴的人物。 景龙四年(710)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曾孙,当时的吐蕃赞普赤德珠丹,继续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参考: chiculture/17041704d33/1704d33
文成公主 [编辑首段] *** ,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可以透过免税的捐赠来支持 *** !• 双周提示:翻译要善始善终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文成公主(约623年—680年),吐蕃名甲木萨汉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日的尼泊尔)。本是中国唐朝皇室远枝,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藏干布派遣禄东赞以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向唐太宗请婚,娶了文成公主。传说布达拉宫即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贞观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释迦牟尼像、珍宝、经书、经典360卷等作为嫁妆。松赞干布从逻些(今 *** *** )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札陵湖)迎接。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公主不喜欢吐蕃人用红色颜料涂脸,松赞干布立刻废除这项习俗。松赞干布又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学习诗书。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1],吐蕃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祭奠。 基于文成公主的伟大贡献,西 *** 普遍认为,文成公主是绿度母的化身。
参考: zh. *** /w/index?title=%E6%96%87%E6%88%90%E5%85%AC%E4%B8%BB&variant=zh-

~

文成公主的资料。急啊!!!
答:第二场辞亲壮别第一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春。后宫。文成公主手捧母后赐给的日月宝镜,离开了唐宫。第二景:紧接前场。长安灞桥附近。唐太宗率领满朝文武至灞桥送别,对文成公主将百工六艺随身带往吐蕃深为赞赏,并折柳赐公主,愿她到吐蕃后生根开花。长安男女老少涌向灞桥,欢送为汉藏世代和好而...

文成公主的真名
答:电视剧《文成公主》所演,文成公主历史真名为李雪雁但不是真的。史书没有记载文成公主姓名,新旧唐书很少记载女子姓名。《新唐书》只留下5个女性的名字:徐惠,武则天,上官婉儿,杨玉环,王珠。这5个人的留名,都出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历史上都有相关故事可寻)。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20 10 其他回答...

文成公主的资料,急!!!
答: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唐高宗咸亨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吐蕃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域,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可惜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被吐蕃人亵渎,吐蕃人垂涎大唐的富饶,连年派兵...

文成公主简介
答:简介: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臣向唐朝皇帝求婚,使臣通过了皇帝的考验,皇帝允婚后文成公主踏上进藏之路。文成公主带着唐朝先进的技术出发了,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文成公主造桥,铺路,背山,还遇到了乌鸦和天鹅,最终来到了西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向西藏传播唐朝先进的技术,受到藏族人民的厚爱。

文成公主简介资料
答:文成公主:(625-680),名李雪雁,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

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
答: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

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资料
答:松赞干布的一生,功绩卓著。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将藏族人民引入了团结、繁荣、富强的时代;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

文成公主的资料
答: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文:རྒྱ་མོ་བཟའ་,威利:rGya Mo bZa'。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文成公主和什么有关
答:文成公主(?-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